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陰陽五行中醫養生 在對陰火的辨識中,獨具慧眼



網路配圖

【擇醫網 訊】在對陰火的辨識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鄭欽安對世稱所謂「溫病」的認識獨具慧眼,見解超群。他在《醫法圓通》「辨溫約言」中說:「予業斯道三十餘年,今始認得病情形狀與用藥治法,一併敘陳。「今分節摘錄並評論之:

「至於溫病,乃冬不藏精,根本先壞,這點元氣隨木氣發泄,病情近似外感。」「冬不藏精,根本先壞「一句,從病機上先指出有陽氣受損的前提。當然,導致「根本先壞」的原因並不限於「冬不藏精「一條,舉凡元氣受損種種原因皆可引起這種『溫病』」。

「病人初得病,便覺頭昏,周身無力,發熱而身不痛,口不渴,昏昏欲睡,舌上無苔,滿口津液,而舌上青光隱隱;即或口渴,而卻喜滾,即或飲冷,而竟壹二口;即或譫語,而人安靜閉目;即或欲行走如狂,其身輕飄無力;即或二便不利,倦臥,不言不語;即或汗出,而聲低息短;即或面紅,而口氣溫和,六脈洪大,究竟無力;即或目赤咽乾,全不飲冷,大便不實,小便自利。』』從癥狀上指明有陰象足征,如「口不渴』』,「即或口渴,而卻喜滾』』,「滿口津液「,「安靜閉目」,「昏昏欲睡」,「小便自利「,「倦臥「等等,俱是陰象陰色,為陽虛發熱的判斷提供實據。

「即服清涼,即服攻下,即服升解,熱總不退,神總不清。「「今人不分陰陽病情相似處理會,壹見發熱,便雲外感,便用升解;壹見發熱不退,便用清涼滋陰、攻下;壹見二便不利,便去通利。把人治死尚不覺悟,亦由其學識之未到也。」從用藥反應上亦證明此症並非外感、實熱。

治療此症,「隻宜回陽收納,方能有濟。「「予經驗多人,壹見便知。重者非十餘劑不效,輕者壹二劑可了。惜乎世多畏薑、附,而信任不篤。獨不思前賢雲甘溫能除大熱,即是為元氣外越立法。」最終肯定此症乃由「元氣外越』』引起,治以回陽收納之法。

按此症因其始病即呈發熱,而無惡寒身痛等表證,世多以為「溫病「,其實是因為「根本先壞」,陽氣已經不足,發熱乃是陰盛逼陽,元氣外越所致。李東垣所謂「內傷發熱「正指此症也,所倡「甘溫除大熱』』法亦正為此而設,不過東垣強調的是脾胃陽氣不足,鄭欽安重視的是腎陽元氣受損。所以此症不應該混稱「溫病「,而應稱之為「內傷發熱」或「虛陽外越發熱」,鄭欽安力糾此弊,確實獨具隻眼。後來他在《傷寒恆論》的附篇《辨認內外發熱證至要約言》中再次重申這壹點,以作「救世之意」,可謂用心良苦。他說:「發熱壹證,無論男婦老幼壹見發熱,鮮不以為外感也,不知大有分別。余閱曆數十年,方始識得,不敢自秘,以公諸世,亦救世之意也。』』由外感者,「邪從毛竅而人,閉其外出之氣機,人即沈迷倒臥不起,所現頭疼、身痛、惡風、畏寒等等情狀。「亦即有表證可資鑒定。若由內而出者,「人不睏倦,起居壹切如無病者,但發熱而已。其間有手心獨發熱者,有上半日發熱者,有下半日發熱者,有夜間發熱者,種種不壹。但其人面白、唇青,口不渴,滿口津液,飲食無味,大小便利,不思水飲為據。即有面赤如朱,口紅唇裂,皆在舌上津液滿口,小便清長,喜飲熱湯上辨之,萬無壹失。』』從「舌上津液滿口,小便清長,喜飲熱湯上辨之」,這就是鄭氏認識內傷發熱的「萬無壹失「的「真機」,足資我等借鑒。

歸納以上所論,可知許多看似陰虛,看似火熱的病症,鄭氏都能勘破陰霾,力排眾議,揭示出其陽虛陰盛的底蘊,陰火的本質,倡以辛熱藥物扶陽抑陰,像這樣壹些陰火之症,即或在今日醫界,識得真情者也為數寥寥。壹見出血、紅腫、發熱、痛癢等症,壹見炎症,即抱定火熱成見,不求陰陽至理,不辨陰火陽火,喜清惡溫,久治不愈甚至越治越差而不知覺,已成舉世通病。鄭氏之論,在今天尤具補偏救弊的現實意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