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百姓曾給狄仁傑建了一座生祠,為何後來又把生祠給砸了

狄仁傑在中國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武則天時期更是官至宰相。他為官清廉,一身正氣,上扶社稷,下安黎民,為武周和大唐李氏立下汗馬功勞,被後人稱作“唐室砥柱”。狄仁傑去世後,他忠君愛民的故事也被改編成各種文學和戲曲作品,歷經千年長盛不衰。

狄仁傑的仕途也並非一帆風順,他從一個小小的汴州判佐做起,歷任多個地方官。由於政績突出,百姓口碑很好,62歲時,才被武則天任命為宰相。但為相不足半年,他就被酷吏來俊臣誣告參與謀反而入獄,後得力於大臣們的全力斡旋,才平反昭雪被釋放。

出獄後的狄仁傑,被貶往偏遠的彭澤擔任縣令,四年後升為魏州刺史。

狄仁傑當魏州刺史僅僅一年的時間,就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擁護,為他建了一座生祠,以紀念他為當地做出的傑出貢獻。他是怎麽做到的呢?

公元696年,契丹叛亂,攻陷了冀州,朝廷震動。魏州與冀州相鄰,當時的魏州刺史自亂陣腳,采取了堅壁清野的措施,把老百姓全部趕到城裡。一來幫助官兵修建城牆,二來也為了保存實力,暫避契丹人的鋒芒。

此舉雖然在短時間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百姓不得不拋家舍業,舉家遷移,田地裡一片荒蕪,莊稼也無人打理了。百姓對此怨聲載道,民怨沸騰。

為了穩定局勢,安撫百姓,武則天決定將時任彭澤縣令的狄仁傑調任魏州,詔令其堅守魏州,發展生產,穩定軍心。

狄仁傑到任後,認為契丹人一時半會兒還攻不到魏州。遂將百姓“悉放歸農田”,號召他們放心種地,從事生產。同時,狄仁傑又加緊軍事訓練和戰備,決心和來犯之敵決一死戰。

契丹人聞聽狄仁傑擔任魏州刺史後,心生忌憚,放棄了對魏州的大舉進攻,主動退兵了。

在狄仁傑的悉心治理下,魏州社會穩定,百姓豐衣足食。不但避免了戰時饑荒的情況出現,還有力地支援了前線,源源不斷地往前線送兵送糧,百姓對他的功績銘記於心。

一年後,狄仁傑調任幽州都督。百姓們扶老攜幼,紛紛趕到官衙,聲淚俱下地請求他留下。在明白此乃朝廷詔命,不可違抗後,鄉民依依不捨地十裡相送。其後,當地百姓自發捐資,為狄仁傑建起了一座生祠,將他的塑像安放在祠堂中央,並立碑撰文,頌揚他為魏州百姓做出的貢獻。

但是,這座生祠卻在後來,被魏州當地的百姓親手給毀了,這又是為什麽呢?

這事得從狄仁傑的兒子說起。

狄仁傑一共有3個兒子,長子狄光嗣,次子狄光遠,小兒子狄景暉。

狄光嗣早年間在父親的蔭庇下,曾出任司府丞,協助司府卿掌管全國的賦稅錢糧和貢品。後來,在狄仁傑的推薦下,狄光嗣出任了戶部員外郎。因其政績突出,“已而稱職”,得到武則天的賞識,被朝廷外放到地方上任刺史。先後輾轉於淄州、許州、貝州等地。

狄光嗣頗有其父的為官作風,每到一處,都關心民眾,清廉正直,深得百姓愛戴,是狄仁傑最器重和驕傲的兒子。

狄光遠在史書上沒有留下多少痕跡,但他卻救了父親狄仁傑一命。

當初狄仁傑被來俊臣誣告下獄後,就是狄光遠帶著狄仁傑在獄中秘密寫下的血書,冒死進宮覲見武則天,從而幫助父親洗清冤屈,有驚無險地度過一劫。

但是狄仁傑的三兒子狄景暉,卻和兩個哥哥迥然不同。正是因為他的胡作非為,才導致狄仁傑在魏州的生祠被人搗毀,也糟蹋了狄仁傑的一世英名。

狄仁傑被調離魏州後不久,狄景暉來到了魏州。當地百姓聞聽他是狄仁傑之子時,欣喜若狂。心想,既然是勤政廉潔、愛民如子的狄大人的兒子,必定會善待百姓,剛正不阿,畢竟是“虎父無犬子”。

狄景暉在魏州任職司功入伍,主要負責當地官員的考核和選舉。但狄景暉卻利用手中的權力,為非作歹,橫征暴斂。《舊唐書》記載,狄景暉“頗貪暴,為人所惡,民苦之”。

百姓不堪忍受狄景暉的欺壓,將他的惡行上告官府。狄仁傑得知情況後,異常憤怒,將他削職罷官,趕回老家反省。狄景暉跪在父親的面前痛哭流涕,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加上一乾大臣的求情,狄仁傑還是在不久後,又讓他回到了任上。

可是,狄景暉惡行不改,依然貪婪殘暴。這下,可惹惱了魏州的老百姓,他們將怒火發泄到了狄仁傑的祠堂裡,憤而搗毀了狄仁傑的生祠,“乃毀仁傑之祠,遂毀其像焉”。

狄仁傑的一世英名,就這樣毀在了他這個“坑爹”的兒子手裡。

直到開元年間,魏州官員才重新修葺了狄仁傑的祠堂。至此,狄公祠得以留存下來,為後世之人瞻仰。

(參考資料:《舊唐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