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運河古鎮:民間藝術複興之路上的楊柳青

楊柳青,帶著一種風光靈秀,垂柳嫵媚的柔美, “二水中分雲窈窕,幾家楊柳木芙蓉”這裡自古而來由運河而興,成為一座運河上漂來的古鎮,文脈昌盛,民風淳樸,悠長的歲月裡,帶著詩情畫意的情懷。

名字由來:詩遊千年楊柳青

根據史料記載,楊柳青古時因為宋兵植柳繁茂曾被稱為“柳口”。而關於楊柳青古鎮名字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三個說法裡,其中兩個都跟詩有關,可見楊柳青古鎮的文人氣質也是源遠流長。

一是關於一個“柳樹成蔭”的傳說。宋代景德至元豐年間,黃河決口北流,在鎮北形成“三角澱”(東澱),境內河道湖泊再次回流東下,得名“流口”。宋兵沿今大清河建立“河濼防線”,遍栽蒔柳,因楊柳密布,又名“柳口”。經過歷時的滄桑變革,更名為“楊柳青”。二是說元代文人文人偈奚斯遊歷到此,見遍地楊柳青青,流水潺潺,景若蘇杭,賦詩《楊柳青謠》一首。其中有“楊柳青青河水黃,河流兩岸葦籬長”之句,後故得名“楊柳青”。三是關於網紅“乾隆”的傳說,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此地,見兩岸楊柳繁茂,婀娜多姿,遂問隨行大臣劉墉為何地,劉墉隨口答為“楊柳青”,乾隆亦頷首稱曰:“楊柳青!”被陪行的地方官傳揚開去,“楊柳青”鎮名遂被叫響。因有“禦賜欽定”一說。但是無論哪種說法,名流政客在楊柳青駐足,被河岸兩旁的柳樹吸引倒是篤定的事實,連四大名著的作者吳承恩來到楊柳青,也不免感慨一番“村旗誇酒蓮花白,津鼓開帆楊柳青。”

  楊柳青上千年的發展、變遷,這些傳說和詩文美句也為楊柳青鎮增加了無上的文化色彩,直到今日仍被後世引用。

民間藝術寶庫:年畫楊柳青

天津,有著全國新年裡最濃的年味,而過年來逛楊柳青能感受到最濃鬱的過年文化、人情的溫度。這裡具有楊柳青特色的年畫、剪紙、吊錢、福字、玩具、花燈等沿街展售,大家可以隨意的進行挑選,也吸引了周邊很多省市的人驅車前來。

而在楊柳青,最負盛名的應該是民間藝術的瑰寶——年畫。

“楊柳青木板年畫始於明,盛於清,可以說是呈波浪式發展。”鼎盛時期 “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的場面盛行一時。“年畫作品《連年有余》《五子奪蓮》就出自這一時期。”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到了新中國,楊柳青年畫才再次走上了複興之路。

楊柳青年畫的製作方法也頗為複雜,為“半印半畫”,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後用墨印在紙上,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勾、刻、刷、畫、裱等純手工製作而成。具有筆法細膩、人物秀麗、色彩明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氣氛祥和、情節幽默、題詞有趣等特色。

楊柳青年畫融合了工筆畫、版畫、國畫、寫意畫、宮廷畫於一身,稱得上是雅俗共賞的綜合藝術。“上至高官達貴,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喜歡年畫。主要是文化底蘊和內很深厚。”

一般年畫都是寓意著吉祥、如意、祥和,每個年畫也都有各自的故事,所以年畫也是“寓言文化”。中國很多漢子音同字不同,年畫也是多取諧音。“蝙蝠是家庭富貴的左右,桃子代表壽,石榴代表多子多福。”對於美好的寓意,符合了大眾的心理和老百姓的心理訴求,於是,年畫也久盛不衰。

如今,加上政府和社會的扶持和關注,楊柳青年畫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特色,融合現代時尚等潮流元素,也讓年畫這種民間藝術煥發了新的生機。

尋味百年楊柳青:舌尖上的古鎮

楊柳青古鎮歷史文化上的底蘊深厚,更被譽為北國的“小江南”在天津也有響當當的“沽上小揚州”之稱,因為漕運的發達,各色商品,各種小吃也是琳琅滿目,如今,這裡的如意大街成為集旅遊、古文化、商貿等等於一體的古街,也再現了當年這裡的繁榮盛景。

而在古鎮中,有這樣一種特色小吃經久不衰,就是有著百年歷史的楊柳青酥糖,別看僅僅是各地都有的酥糖,楊柳青的酥糖就是別具一格,形狀呈橢圓扁平,如同北方常見的長條糖燒餅大小,中間糖絲連綿,入口酥脆香甜,據說從前,氣象一轉涼,楊柳青如意大街上或有板兒車招牌或有幌子迎風飄揚,自是客來頻繁,將這“酥脆香甜”的酥糖買回家或捎給親友,甚至海外鄉梓歸來,帶著這一口家鄉味道遠行世界各地。據了解,楊柳青歷史上做酥糖的就不多,如今只有徐記、王記兩家酥糖製作世家,而且,從道光年間就只有一種味道,“桂花味”做酥糖的原料其實並不複雜,原料就是香油、芝麻、白砂糖和桂花,但是手藝人的技法經過家族的傳承,那就成為了“獨家秘方”了,據說,好的匠人熬糖拉絲的技藝,一塊酥糖,一拉一扯就有128層,能拉2000余絲,一塊酥糖,千絲萬縷一口即化,不可企及的技藝加上芝麻桂花特有的香甜,怪不得這種家鄉味道成為楊柳青在外遊子的“頭號想念”了。

除了酥糖,楊柳青的沙窩蘿卜、清脆可口,去熱生津,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