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鐵:推動城鎮化,拉動內需、帶動鄉村振興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文多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

當國際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喚醒內需成為“一盤大棋”。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堅定地認為,城鎮化應該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手段之一。

回顧上世紀90年代,中國提出了城鎮化發展,當時一個重要的論調是——如果轉移3億人口變為城市人口,他們會購買住房及與住房相關的一系列產品。事實證明,隨著城鎮化進程,當時面臨的工業製成品過剩的問題被“消化”掉了。

8月1日,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暨首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博覽會在成都舉行。李鐵再次堅定地提出啟動城鎮化。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他表示,當更多人口將從臨時性的流動轉化為常住人口,就成為啟動內需的必要保障。

城鎮化為拉動內需重要手段之一

“僅僅30年,我們的很多城市進入了一個表象的現代化進程。”李鐵開門見山地敲響了城鎮化進程的警鍾。高樓平地起的表象之下,潛藏著諸多問題。

比如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房地產,一方面釋放了支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另一方面又成為目前城市運轉的依賴。比如政策供給偏重於行政措施“一刀切”,有時忽視了對城市問題的深刻分析。又比如,城市面貌已經極其現代化,但實際上我國城鎮戶籍人口隻完成了42.35%,還不到一半。

既然如此,為何還將城鎮化作為拉動內需的重要手段之一?李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之所以提出啟動城鎮化拉動內需,是因為目前中國還有8億多的農村戶籍人口,就算只有3億多人口在城市固定下來,只要城鎮戶籍人口佔比增加,隨之帶來的就是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增加、公共服務的完善,會再次啟動消費需求的變化,也能拉動投資,刺激整個經濟的增長。

至於通過城鎮化來拉動內需,如何避免在這個過程中再次產生、擴大城市病?李鐵認為,當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城市太空也應該作出調整。

李鐵以住房舉例。他說,新城鎮化人口不一定在城市中心買幾萬元一平方米的房子,可以到遠郊,在一小時圈甚至更遠的地方居住,城市需要軌道交通規劃實現人口流動的通勤需求,“不是靠所謂的行政,而是從太空上更好地規劃,分解和控制主城區的功能,讓周邊中小城市參與協同發展。”

打破僵化資源,帶動鄉村振興

過去城鎮化造成的另一個憂患,便是城鄉二元結構的固化。

李鐵提到,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國存在城鄉二元戶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政府對資源強調動能力的特點,一方面讓中國在這麽短時間內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繁華的城市景象,但也造成了區域間、城鄉間利益結構的固化,以及城市後續發展成本的增加。

對此,李鐵認為,固化的原因在於目前農村人均佔有資源是一種僵化的狀態,“不能實現現代化規模經營,鄉村怎麽能振興呢?”

在他看來,將大量的農村戶籍人口引入城市、城鎮,才能提高農業的人均資源增長,才有可能解決和實現農村農業發展和規模化的經營。

另一方面,城鄉之間的要素不流動,也成為一種傳統體制的僵化。

“城鄉之間的土地、戶籍不能流動,房子不能買賣、戶口不能遷徙,怎樣帶動發展呢?”李鐵提出,若是鄉村振興一味依靠政府補貼,將過多的資本投入到沒有效益的農村,不僅不能帶來鄉村振興,反而會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也不能吸引更多更有活力的社會資本進入鄉村,推動建設發展。

啟動城鎮化,一方面是拉動內需,另一方面也是助力鄉村振興。

李鐵表示:只有農村人口大量減少、進入城鎮,才使得城鎮和非農產業有能力對鄉村進行補充,這叫以工補農、以城補鄉。只有城鄉要素相互流通,才能帶動城市資本去尋求鄉村發展的機會,才有可能使農業收入增加,帶來未來潛在的發展機會,才能帶動鄉村的服務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