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想被時代拋棄的老師們,還能做些什麽?

作為一個英語老師,我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備課、磨課和上課。

備課和磨課這樣的教研活動一般會以每周一次或者每兩周一次的頻率,和年級組的其他英語老師一起進行討論和交流,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在“單打獨鬥”。

根據教學系統內的教學目標,獨自搜集教學素材,自行設計課堂流程,單獨完成從備課到授課的所有工作。當周圍所有老師都這麽做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

但學生們太多才多藝了,離開學校之後,他們每人平均還會再發展兩到三種長期的興趣愛好。一方面,我為他們的思維敏捷、學識豐富而感到驕傲;另一方面,我又有些焦慮,害怕自己追不上他們成長進步的腳步,在課堂上傳授的內容無法打動他們。

可更令我心憂的是,自己在固定的圈子呆得太久,鮮有成長,思維逐漸變得單一狹窄,不僅在教學上難有創新,還會被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拋棄。

阿曼達·溫克爾斯博士是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UB即University at Buffalo)實習教師培訓項目的主任,也是教育研究生學院的英語執教老師。她談到了自己在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和網頁設計師、開發人員、數據庫專家一起工作,設計用於製作網絡在線課程的應用工具的經歷。

同為英語教師,我們有著類似的工作路徑,因此她在這場跨學科式合作過程中的思考對解決我的困惑產生了有益的啟發作用。以下是她文章的自述。

當你走出舒適區時,才會發現原來所待的圈子是多麽渺小。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我工作的大部分時候都是單獨、孤立地進行,直到我進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參與研發一款製作在線課程的應用工具時,思維和工作方式才出現了新的拓展。

首先,我不再像曾經開設一個寫作輔導班那樣工作。而是站在白板前,試圖弄清楚挑戰和問題,並規劃出一個教師希望如何與在線課程製作工具進行互動的流程。

我盡最大努力地將老師想要用工具做的事情整理成需求說明書文檔,將web開發人員對某些功能更改而造成影響的說明,轉化成電子郵件,發給合作夥伴,解釋課程製作者需要如何使用這些工具。

在教室裡,我們談論文學、生活和變革。在白板前,我們討論用戶體驗和SQL。

雖然有固定的流程,但每當感覺混亂時,我們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處理模棱兩可的問題。我感到自己逐漸脫離了原來思考問題的框架。

其次,我不再獨自包攬所有工作。

此前,雖然我一年到頭都在和其他老師合作,但在課堂上我要對一切負責,一節課的成敗完全取決於我自己。備課、教學、評分、與學生家庭溝通……都是我。如果某件事沒有做,便是因為我沒有去做。

而忽然間,我進入了一個自身做不了什麽實質性工作的團隊。我不能寫代碼,無法創建實體模型,有時甚至無法有效地與開發人員溝通,說清楚教師需要一個在線課程的計劃工具來做什麽。

尤其到了面臨關鍵性問題的項目尾聲時,在邁向終點線的衝刺中,我基本上什麽也做不了(除了偶爾回答一個問題,或者帶點零食充當“後勤委員”)。這非常令人沮喪,可是我卻無能為力。

然而,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一個真正的團隊意味著什麽。

我學會了以一種從未有過的方式依賴團隊中其他成員的技能,也學到了團隊設計的真正價值。

我英語老師的大腦對應用的功能設計很有作用,但我的思維方式需要團隊中網絡開發人員對其進行補充和提高。

我可以列出一個目標,或者描述一個老師希望通過工具來解決的問題,我甚至可以提出一些關於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想法。但是,只有當我們是一個全面完整的團隊、從不同的角度來處理這個過程時,才能夠設計出更有用、更高效、更直觀的產品,這是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獨立想象出來的。

有時,最初的想法會被直接採用或是被完善得更精確。有時,某些想法最終可能會變得低效而被徹底淘汰。

我們會一起在白板前用幾個小時寫寫畫畫、梳理邏輯,輪流引導大家思考和討論各種“如果”的假設場景。事實證明,這種群策群力的方式頗有效果,每當有人提出一個“如果”的質疑時(比如:如果我不得不回去告訴合作夥伴,我們不能實現他們真正的需求,該怎麽辦?),其他人馬上就會提出各種解決方案和路徑,導致新增加的產品需求甚至多過合作夥伴的要求。

在教學中,我幾乎總是喜歡一個人工作,然後再把我的想法反饋給其他人,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調整性的建議,但我最初的計劃基本保持不變。

然而,現在我已經意識到獨立設計和規劃的局限性。“構思-頭腦風暴”或計劃階段,多數時候總是合作完成更好。而用實驗檢測這些想法時,總是用多樣化的方式會更好。

與技術團隊合作的經歷讓我了解到,設計思維對於構建用於課程設計和課程製作的技術工具,與課程設計和課程製作本身一樣有用。

設計思維是一種自信,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創造更美好未來的過程中來,它是面對困難挑戰時采取行動的過程。這種樂觀主義在教育中是非常必要的。

世界各地的教室和學校每天都面臨著設計挑戰,從教師反饋系統到日常教務安排。無論在哪個範圍,教育者所面臨的挑戰都是切實存在且複雜多樣的。因此,他們需要新的視角、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

哈佛大學教育學研究院的“教與學實驗室”(Teaching & Learning Lab)總結了設計過程的基本步驟:

發現 —— 我們定義挑戰/目標,考慮閱聽人,並尋找可能有用的資源。

解釋—— 理解我們收集的研究報告和資訊,定義關鍵的見解,尋找機會。

理想—— 產生和完善我們的想法。

原型—— 開始試驗和嘗試我們的計劃。

測試—— 觀察它是如何工作的,跟蹤學習並考慮我們如何改進、擴展或優化我們的工作。

老師們或許已經對這五個基本步驟耳熟能詳,但是花點時間完成一個詳細的課程設計,可以將你的思路擴展到每一步,並以更加條理分明的方式吸引其他人參與進來。因為這個過程可以提供更全面、更有目的性的思考,來打造你的課程,而不是在照搬照抄教案時,簡單詢問別人對你的新點子如何評價。

呼籲大環境應該給設計思維提供更多時間和支持的同時,也建議老師們在自己的團隊中經常使用這個設計思維模型,尋找更多的跨學科團隊,不斷探索新事物。

我們個人的思考和設計很容易有局限性,並可能妨礙我們廣泛地接觸自己的所有學生。雖然沒有萬能的課程設計,但我們可以努力去了解更多的學生,同時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長和拓展他們的思想,還要讓自身不斷學習和成長,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和創新。

讀完阿曼達的文章後,我意識到了自己焦慮的根源。

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幫助學生準備他們未來會面對的世界所需要的生存技能,還應該為自己未雨綢繆,創造性、跨學科思維、終身學習的韌性、擁抱未知的勇氣……一切需要他們培養的素質也是我們要掌握的。

誰說他們的未來就不是我們的呢?

就像《今日簡史》中提到的:

“如果還想死守著穩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觀,世界只會從你身邊嗖的一聲飛過,把你遠遠拋在後面。因為人類的預期壽命應該會更長,有可能你有幾十年的時間,只能活得像一個無知的化石。

想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點兒用(不只是在經濟上,更重要的是在社會上),就需要不斷學習、重塑自己,而且到時候,50歲可能還算年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