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此文物剛一出土,就驚豔世界,足以和“馬踏飛燕”齊名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雲南省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被發現,迅速引起了考古界的極大關注。在中國古代,雲南都是偏遠之地,被視作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的地方。然而,李家山古墓群的發現,至少部分改變了這個觀點。這是戰國時期的墓葬群,裡面出土的許多文物,令人歎為觀止,展現了古滇國極高的製造水準。比如今天要說的牛虎銅案,就是其中一件。

我們對於甘肅武威出土的重要文物“馬踏飛燕”非常熟悉,它以優美奇絕的造型,廣為人知。其實,在這件國寶文物發掘的同時,雲南,李家山古墓群出土的牛虎銅案也被寄予了重大意義,以至於獲得了“北有馬踏飛燕,南有牛虎銅案”的美譽。

當它剛一露面,立即就驚豔了世界,獲得廣泛的好評。它的造型非常獨特,一頭碩大的公牛是主體造型,四隻健壯的牛腿,就形成了案足,牛背呈反弓狀,剛好是作為幾案。公牛的前半身微微前傾,似乎在掙扎著什麽。

我們再看牛尾部分,就知道公牛為什麽有這種奇怪的舉動。原來是一隻猛虎撲在牛尾之上,它的四隻虎爪,僅僅爬在公牛的身上,嘴巴則死死咬住牛尾,擺出一副窮凶極惡的樣子,而兩隻怒目,則虎視眈眈地盯著幾案,露出貪婪的眼神。

在公牛背組成的幾案之下,又隱藏著一頭小牛,明顯就是公牛的犢子。在如此危險的氣氛下,小牛似乎並沒有絲毫緊張,反而是怡然自得的表情。就是這二牛一虎的造型,既符合力學原理,又給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間。

公牛因為危險而向前傾斜,重心都落在四肢之外,顯然是有傾倒的危險,這讓整個幾案並不穩定。但是,後面的猛虎,增加了後半部分的重量,從而達到了一個相對平衡點,讓整個器具的重心回到了公牛四肢之中。幾案下面的小牛,更是作為一個支點和重心,確保了幾案的不變形、不傾斜。

除此之外,這件文物的寓意,則有很多種解釋。第一種是舐犢情深,公牛在最為危險的時候,依然用身體保護著小牛,這是父愛親情的自然流露,也保證了下一代的繁衍生存,確保了物種的生生不息。在充滿著無盡風險的戰國時代,人們為了種族的延續,也同樣是做出過無數的犧牲,正是這種犧牲,才換來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繁榮。

第二種解釋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在封建社會,特別是戰國時期,奉行的就是叢林法則,只有能夠保護自己的人才能活下來,這可能也是古滇國先民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其實,這件文物,在當時是作為祭祀用品的。牛是古代生產力的代表,也是最重要的祭品,古滇國先民,正是以這種方式,向神明致敬。老虎則是當時人們所認知中最強大的野生動物之一,老虎的強大,讓先民又敬又畏。

這件文物,既展現出當時還屬於邊遠之地的古滇國極高的青銅製造水準,又蘊含著他們對於人生、社會的思考。在它的身上,閃耀著無窮的智慧,也閃耀著光彩的哲學思考,毫無疑問是一件舉世無雙的國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