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42天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這九禁忌不能碰,不然大肚腩伴一生

傳統坐月子中,有民俗鼓吹「坐月子不洗頭!」、「坐月子天天吃大補!」、「一定要坐滿30天月子!」等信條,坐月子似乎是人生的一個難關,讓許多正在懷孕或是剛分娩的女性不由得神經緊張。其實,這些坐月子的禁忌必須考慮到時空背景的因素,包括從前生活的環境、氣候、民情風俗。現代生活日用物品電器化、水源不同等條件的考量下,坐月子的禁忌不一定要全盤接受,現代坐月子要做得科學、健康褐舒適!應當用合乎科學的方式坐月子,推動產後養生新主張。

一,忌怕風,怕受涼,不可以開冷氣機

坐月子的傳統觀念很多,怕風怕涼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還是由於想當年老人們年輕時的經驗,經驗並不錯,但是時代不同了,當時的條件與現在相比,已經有了天壤之別,那時一位產婦得了病,傳下來就成了受風受涼的結果,目前家裡暖氣冷氣機俱全,無論什麼氣候都沒問題,只要避免對流風直接吹,就不會出現因為受風受涼造成的產後疾病。而且,產後家裡客人多,空氣流通不好,更應該及時通風換氣,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正確的做法:

1、坐月子期間要避免身體直接吹到電扇的風。

2、開冷氣時不要將風口對著產婦,並將室溫設定在攝氏25~28度左右是最適宜的。

3、坐月子期間衣服若因排汗量過多而濕了,一定要馬上換乾的衣服;冬天時床邊準備睡袍,半夜起來餵奶要立刻穿上,才不會受風寒。

二,忌不下床

我生完孩子第2天,就下床活動筋骨。3天后出了院回家,就開端簡略的拾掇房間。凡是有親戚朋友來竄門,我必定起床到客廳一同閑談,即是躺不住。

有位專家說,坐月子這上「坐」字是很有來歷的,以前的醫術落後,曩昔產婦出產後,也許形成會陰部撕裂傷,而最好的康復辦法即是兩腿併攏多多歇息。

現代醫師在出產時也會先幫產婦剪開會陰,往後再進行縫合處理,所以如今的產婦也應當「坐月子」,也即是盡也許的歇息、不要爬樓梯、不行過度勞動。但並不代表徹底躺在床上不動,仍是可以做此康復型運動,協助產後康復。

三,忌不能洗澡、不能洗頭、刷牙,只能用溫水擦擦

事實:產後一周內產婦會大量出汗,產褥期又是機體防禦系統較為脆弱的時期,在此期間不洗澡、不洗頭,只會增加感染機會!正常分娩的產婦只要體力允許,可以在任何時候洗澡。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加快新陳代謝,保持汗腺孔通暢,有利於體內代謝產物通過汗液排出。

要注意的是:在產後四周之內子宮頸尚未閉合,不要進行坐浴或盆浴,以免引起子宮或盆腔感染。但是應該每日沖洗外陰2~3次。有側切傷口的產婦,應該在每次便後均沖洗外陰。

剖宮產的產婦,要保持腹部傷口的乾燥、清潔,在傷口拆線前不能淋浴洗澡,可以用溫水擦洗局部。或是請醫生將腹部傷口做好防水保護後再進行淋浴。

產後刷牙會造成牙質損傷,這是「老理」裡面非常重要的一條。事實上正是不刷牙可以使大量細菌積存在牙垢裡,增加了牙齦感染的機會。大量的食物殘渣留在口腔內發酵變成酸性物質,也會腐蝕牙齒。

再有就是牙質損傷的根由也與孕期和產褥期的營養缺乏(缺乏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及缺鈣有關。

所以,在孕產期加強營養,均衡飲食,補充足夠的鈣質,及時刷牙清除積垢,正是保護牙齒的最基本的方法。

四,忌產後立即大補

寶寶出生後,產後媽媽身體是需要時間去調理整合,腸胃由本來被胎兒擠壓到無擠壓,而且產程中媽媽能量消耗非常大,甚至多數順產媽媽還會產生痔瘡。如果在這時候大補特補會讓身體消耗更大能量去消耗它們,而且引發痔瘡加深易導致盆底肌鬆弛,如這時想想身體都累啊。

產後調理三個階段一排二調三補

具體是將產後一個月按周劃分,每周根據需要,吃不同的食品:

第一周,主要是要把多餘的水分和毒素以及惡露排出體外,每天喝生化湯。注意不要多喝水(否則排水的效果就沒了)渴了就喝止渴飲料,如荔枝核、山楂片等,或煮開的米酒。少放鹽(鹽會使水分停留在身體裡)少放醋(醋會使骨質變軟),不能放醬油(道理同鹽)。

第二周,主要增強骨質和腰腎的功能,恢復骨盆。每天吃炒腰子和杜仲粉,有助於緩解尾椎骨等骨疼;(另:如果是剖腹產,還要再喝一周生化湯)。禁忌同上,也不要吃鹹菜,泡菜,味曾湯。

第三周到一個月,這時候,該排的已經排完,主要吃一些有營養的補身體。千萬記得,排完毒素後吃有營養的東西才能被身體吸收,否則堆積在身體裡,成為多餘的脂肪。 因為前期身體虛弱,中醫講虛不受補,吃了吸收不了,只會加重身體的負擔。

五,忌月子裡剪刀風

產婦在坐月子時是可以剪指甲的。按照傳統的說法,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可以剪指甲,是因為怕會招來「剪刀風」,導致產婦生病,這一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月子裡不剪指甲可能會引起一些麻煩,如指甲過長導致細菌殘留,還有可能在護理寶寶的時候不小心劃傷寶寶,導致寶寶的皮膚髮炎。因此,產婦需要勤剪指甲,以免導致不必要的健康隱患。

其實月子裡不僅僅可以剪指甲,就連洗澡、刷牙、洗頭都是可以的,只要在做這些的時候,注意好保暖,不要受涼就可以了。產婦在剪指甲的時候最好用專門的剪刀,這樣可以保證產婦的手指不被指甲刀弄破。

六,忌哭泣

傳統長輩總奉勸產婦坐月子時不能看電視、哭泣,乍聽之下雖有些匪夷所思,不過若以保護母體為出發點,或許就不難理解了。媽咪產後因荷爾蒙急遽下降,傷口還未復原、哺喂母乳遭遇挫折、身材改變,不知如何照顧新生兒等因素,容易感到憂鬱而哭泣,特別是新手媽咪反應會更明顯。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為精血所養,產後氣血耗損又再哭泣而更傷於精血,可能造成眼睛的傷害,而且哭泣代表心情不好,即有怒傷肝,怕會影響體內肝血,因此希望產婦盡量不要哭泣,好好地休養,而先生及其他家人也要多多給予支持,幫助她度過這個難關。

七,忌長時間玩手機、看書、看電視

產後新媽媽的每一個器官都可以說是處在脆弱的階段,老人常說,不可以玩手機,看電視、不要掉眼淚,其實是希望新媽媽讓眼睛多休息,以免造成眼睛過度疲累,影響以後的視力或使眼睛變得容易乾澀。但在資訊化社會的今天,讓新媽媽完全不看書、不看電視似乎不太可能,但新媽媽的確有必要注意用眼衛生,眼睛如果乾澀不舒服也可能牽連引起頭痛。平時如果眼睛不舒服或疲累時,可以用指腹按壓眼睛四周或是兩掌相互摩擦生熱,再輕敷眼睛。

八,忌不收肚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九,忌42天后不記得體檢

產婦應該在產後42天進行健康檢查,以便醫生了解產婦的恢復情況。了解全身和盆腔器官的恢復情況,及時發現異常,防止後遺症,對於產婦而言,抽出一點時間做做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產婦的產後檢查,主要是指產褥期檢查。產褥期為產婦各系統恢復時期,一些潛在的病變可在產褥期激變(如抑鬱症或感染等),同時,也可由產婦及其家人的習俗處理引起病變(如中暑)。因此,重視產後檢查,對預防和及早發現產褥期疾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