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拚多多26日納斯達克上市 “爆款”邏輯難變現

  拚多多26日納斯達克上市 “爆款”邏輯難變現

  楊礪 白金蕾

  7月17日,拚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新了招股書。拚多多計劃發行856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下同),承銷商的超額配售比例為1284萬股,發行價為每股16-19美元。以此計算,拚多多擬融資額度在15.75億美元至18.70億美元之間。

  與此同時,拚多多對應的估值最高為240億美元,而今年3月剛以125億美元估值完成一輪融資,短短四個月估值幾近翻倍。

  ▲拚多多將於7月26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從多個信源了解到,拚多多將於7月26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從成立到IPO,拚多多用了不到3年。就在市場驚呼拚多多火箭般成長的同時,疑惑與爭議也隨之而來:不到3年如何獲得近3億活躍用戶?它的商業模式是什麽?不缺錢的拚多多為什麽還要上市?

  上市前夜,拚多多迎來一場商家“圍城”風波。有商家認為拚多多“涉嫌放縱山寨產品、格式合約有悖公平原則”;還有的商家抱怨拚多多“懲罰”太重,平台規則嚴苛。對此,拚多多方面以公司處於緘默期為由,並未置評。

  “火箭”成長,拚多多成電商老三

  17日,美國IPO研究公司IPOBoutique網站的資訊顯示,拚多多將於7月26日在納斯達克掛牌。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從多個獨立信源處了解到,拚多多將於美東時間7月26日早9:30(北京時間當天21:30)掛牌交易。拚多多方面以處於緘默期為由,對此不予置評。

  創始人黃崢口中“3歲”的拚多多成立於2015年,定位是一家主打拚團的社交電商。2016年9月黃崢將拚多多與其創辦的另一家平台拚好貨合並,組建為目前的拚多多。

  這家通過微信發起砍價或拚團購物資訊而被多數用戶熟知的公司,創立之後成長極其迅速。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拚多多的年活躍用戶為2.45億,而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年活躍用戶達到2.95億,這意味著單季用戶增長5000萬。2018年6月的採訪中,董事長兼CEO黃崢稱,拚多多的月活躍用戶量近3億,月活躍商戶達到100萬。按照這一數字來看,拚多多已超過唯品會,成為僅次於淘寶和京東的第三大電商平台。

  拚多多的快速成長還體現在營收上。2016年平台營收為5.05億元(人民幣,下同),到了2017年收入已經達到17.44億元,增長2倍有余;2018年僅第一季度營收就達到了13.85億元,同比增長37倍。

  拚多多交易規模的增速同樣驚人。招股書顯示,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拚多多的總訂單量分別為43億單和17億單,2017年的GMV為1412億元。此前拚多多一高管在公開場合稱,2018年初的公司日訂單量已經超過京東。

  交易體量驚人,但拚多多還沒有實現盈利。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Q1分別虧損2.92億元、5.25億元和2.01億元。

  用戶的快速增長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拚多多用戶與巨頭的重疊。數據顯示,解除安裝淘寶的用戶有50.3%流向拚多多,解除安裝拚多多的用戶有78.3%流向淘寶,兩個平台中部分人群出現高度重合性。

  “對阿里來說,拚多多侵佔了原本屬於淘寶的大量低端消費市場。對京東來說,拚多多競爭的是騰訊的資源支持。”獨立IT分析師唐欣稱,拚多多的出現打破了看似鐵板一塊的電商市場,平台也獲得了可觀的流量。

  “爆款”商業模式的利與弊

  “拚多多流量大得有點嚇人,經常達到我們這邊快遞每天發貨的上限。”可心柔紙巾電商負責人吳立營告訴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

  “少品類、高單量”的爆款策略是拚多多的核心商業模式,聯合創始人達達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這樣描述拚多多的商業邏輯,將大量產能投入到2至3款產品上,更少的生產線和更大的生產規模能大大降低製造成本。

  像這樣的爆款產品,拚多多商家往往隻賺取極低的利潤。吳立營以在拚多多上銷量為116萬件的爆款紙巾為例,向記者介紹了成本結構,按28包規格來算,平均每件售價29.9元,其中,生產成本為25.5元,快遞物流費3.5元,淨利潤僅為0.9元。

  “那些被傳統電商所淘汰的低毛利商品,在這裡幾乎是如魚得水,”唐欣稱,傳統電商平台隨著商品品類的擴張,出現了流量擁擠的問題,而基於社交推薦的拚多多幾乎所有的商品曝光都發生在社交平台上。依靠微信的社交關係引流,是拚多多成功的核心因素,但也是其命門所在。

  拚多多的成長不靠大規模燒錢,而是一種結合了社交屬性的另類增長,“這種模式對傳統的燒錢式增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唐欣表示。

  “騰訊對其涉嫌誘導分享的拚團模式的寬容,是拚多多最大的壁壘,”有業內人士稱,拚多多與京東雖然都是騰訊尋求流量變現和抗衡阿里的重要武器,但當拚團模式對用戶體驗產生影響時,騰訊將面臨抉擇。

  3月9日晚,微博用戶“甜螺小菇涼”錄製影片顯示,當晚9點58分,拚多多微信服務號多個目錄點擊後出現“已停止訪問該網頁”,原因是“網頁包含誘導分享行為內容,被多人投訴”。約一個半小時後,拚多多微信服務號恢復正常。當晚,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第一時間聯繫拚多多,對方工作人員稱拚多多微信服務號一切正常。

  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在微信對外部鏈接內容的規則中看到,“拚團”被定義為誘導分享內容並加以製止。隨著微信對於外部鏈接內容的管理日漸嚴格,拚團類鏈接時常因“誘導分享”被微信封殺。

  北京中清研資訊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趙振瑩稱,拚多多的商業模式是利用超低價格的商品加社交網絡換取流量,即用利潤換流量。而流量如何變現目前是短板,這就造成拚多多盈利十分困難。

  重金“懲罰”商家引發爭議

  “拚多多的增長有目共睹,但能否持續是個挑戰。”資深電商行業觀察人士李成東稱,在銷售額的快速增長下,平台對於商品品質、供應鏈管理的同步跟進至關重要。

  今年6月初,陸續有被拚多多“懲罰”的商家到金虹橋國際商務中心的拚多多總部交涉。

  “褲子不是純棉的,我寫棉的,就被罰了27萬元”,何先生的店鋪“水色江南”主要銷售女褲,他對3月9日拚多多的“處罰”很不服氣。

  “明明發貨了,但快遞公司的資訊更新慢,也被判了虛假發貨,”女士內衣店主李先生稱,4月23日發貨1500余件商品,有100件的攬件資訊上傳超時,全天1500余件商品按每件5元的標準,被罰近8000元。

  從事個人定製產品銷售的黃先生,因與客戶互加了微信,被指“存在導流行為”,不但被扣了2萬元保證金,還被強製清退了店鋪。

  有聲音調侃稱,對商家的“罰款”是拚多多的“主要收入來源”。

  商家口中的“罰款”,拚多多方面稱為“消費者賠付金”。在招股書中,拚多多稱平台自身收入與不良商家扣除的消費者賠付金無任何關聯,所有被扣的錢均以全平台可用的代金券形式發放給受害消費者。

  達達在接受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採訪時也表示,“罰款”是商家的表述,實際上賠付,“賠付的每一分錢都以優惠券的形式返給了消費者,拚多多沒有因此拿一分錢。”

  達達稱,拚多多之所以頒布這麽嚴格的規則是因為電商市場已經相對成熟,沒有給平台做品牌治理的時間視窗,“我們只能用一個相對比較激烈的方式”。他介紹,在品牌商獲得“爆款流量”前,需提交工廠資質、產品合格證書、質檢報告等資料,同時將“假一賠十”等約束條款寫入商家協定,以提高售假成本。

  據了解,商家在拚多多注冊必須同意平台的協定。多位商家表示,入駐時須勾選“我已閱讀並同意《拚多多平台合作協定》”,只有點擊鏈接,才會顯示協定內容。“我們直接就勾選了,沒有看內容。”

  也有商家表示,“其實拚多多盡到了告知義務”,當規則發生變化時,商家後台會彈出最新版規則,商家不點擊同意就不能進入後台。

  對此,世澤律師事務所(北京)律師表示,拚多多平台與入駐商家簽署的合作協定均為格式合約,大量條款加重了商家的責任,目前已出現了大量糾紛。

  而對於將賠付金以代金券的形式返還給消費者,一位用戶告訴記者,“因為通常還是會買東西的,優惠券也能接受,但返現金會更好一點。”

  手握86億現金,為何急於上市?

  拚多多成立不到3年,歷經4輪融資,總計17億美金,使拚多多的現金流量情況健康。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第一季度,拚多多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有86.34億元,經營性現金流為6.29億元。

  拚多多不缺錢,但自身“造血”不足。招股書披露,拚多多三年虧損總計13.12億元(含期權支出),2016年、2017年的虧損分別為2.92億元和5.251億元。2018年一季度淨虧損2.0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077億元。

  除了虧損在持續,拚多多的平均月活用戶數也被指“見頂”。招股書披露,截至2017年3月、6月、9月、12月以及2018年3月、6月,拚多多平均月活用戶數為1500萬、3280萬、7110萬、1.41億、1.66億和1.95億。從2017年6月起,環比增長連續放緩,分別為118.7%、116.8%、98.3%、17.7%和17.5%。

  與此同時,未來的用戶拓展也會越來越難,拚多多今年一季度的獲客成本已達49元,遠高於2017年的11元。同時,拚多多一季度的銷售費用率也已攀升至88%。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目前拚多多的核心競爭力仍在於用戶規模和商業模式,但護城河不夠寬不夠深,未來應在基礎設施方面(技術、物流等)加大投入,同時從中低端往中端擴展,提升用戶購買頻次和客單價。公司需要獲取充足的現金流來支持繼續挖深護城河,穩固自身競爭地位。

  “當盈利、月活用戶等數據背後的問題顯露出來之前,投資人急於推退出,這也是拚多多急於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位美股投資人稱。

  不過,一位參與拚多多A輪投資的投資人表示,“我沒聽說哪個投資人給了公司(拚多多)這個壓力”。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人對獨角鯨科技(ID:dujiaojingkeji)表示,拚多多赴美上市,也有基於資本環境不好的預判。儘管今年3月剛完成一輪融資,但隨著估值的提升,接下來更多的燒錢行為難以再融資。

責任編輯:高豔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