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科醫生說:坐月子這8條禁忌不可觸犯,不然未老先衰遭罪是自己

夏日炎炎,在夏季生小寶、坐月子對於產婦和其家屬來說都是比較辛苦的事情。媽媽是最偉大的,因為在生孩子這件事上面媽媽付出得太多太多了!看著可愛的寶寶,之前的辛苦一下子煙消雲散。老一輩人常說,做好月子等於脫胎換骨,月子坐不好容易落病。別以為生完了就萬事大吉,如果處理不善不注重產後恢復,產婦會出現產後種種的後遺症,隨之而來的除了身體的不適感之外,還有身材的走樣。所以新媽媽在接下來坐月子的時候就要小心謹慎了。但是只要做好這幾點,也可以讓你度過一個舒舒服服的月子期從懷孕的那一刻,女人的子宮就在隨著孕期的增加而不斷增大。產後子宮就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那麼產後子宮如何快速恢復,把大肚子瘦回去呢?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下有助於產後子宮恢復的小妙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產後子宮恢復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一、第一小時餵養是關鍵

據世界衛生組織中國代表處消息,全世界每年有150萬嬰兒直接死於非母乳餵養。最新研究證明:如果所有的婦女能夠在產後一個小時開始餵養母乳,可以挽救上百萬新生兒生命。母乳不但提供給了寶寶最營養的食物,可增強嬰兒免疫力和抗感染,為寶寶安全健康提供抵抗疾病侵襲的盾牌,要早吸吮促進母乳餵養。

產後第一個小時內開始哺喂母乳可減少新生兒死亡的可能,同時新生兒隨著哺喂母乳的時間延遲,新生兒死亡的危險性明顯增高,據徐劍秋介紹這是因為嬰兒發育未成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差,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造成生命危險,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免疫細胞和其他免疫抗病物質,使新生兒不易出現肺炎、腹瀉等,尤其是初乳更能抑製細菌繁殖,使寶寶不易患過敏性疾病。

據研究顯示,在寶寶出生一個小時內,吸吮反射也較為強烈,此時儘快讓寶寶吸吮可以刺激乳汁分泌,保證足量乳汁分泌,早吸吮,這樣媽媽體溫適合嬰兒保溫,還可刺激母乳泌乳反射儘快形成,早早產乳及乳汁分泌,增強嬰兒抗病能力,讓寶寶更健康地生長髮育。

二、產後恢復,先把惡露排凈再說,以免要清宮!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許多產婦最煩惱的就是產後惡露的問題,「到底需要多久才能夠排乾淨」更是新媽媽急切想知道的問題。

「惡露」到底是什麼?

它是產婦分娩後隨子宮流出血液、分泌物、粘液等物質,主要是羊水、血液以及胎盤組織剝離物的混合體。正常的惡露有些血腥味,總量大約為500-1000毫升,但是不臭。惡露持續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惡露大約在產後三周左右就乾淨了,平均約為21天,短者可為14天,長者可達6周。

注意:要觀察惡露的情況,如果惡露有臭味,或紅色惡露、白色惡露過多及持續時間過長,反反覆復,量過多,有血塊,甚至是發燒、腹痛異常時就必須去醫院檢查。

從惡露顏色變化看恢復情況:

紅色惡露:一開始比較多,顏色鮮紅或者暗紅,含有大量血塊,略微有魚腥味,會持續3-4天,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液惡露。

漿性惡露:一般在產後一周以後至半個月內,血液量減少,較多的是壞死的蛻膜、宮頸黏液、陰道分泌物及細菌,顏色為淡紅色的漿液,味道比較重,並有細菌,屬正常現象。

白色惡露:一般在半個月以後,約持續3周,不再含有血液了,黏稠,色澤較白,有點像白帶,但比白帶量多。這時惡露就快排乾淨了,但具體情況還是因人而異。

造成惡露不凈的原因:

1.組織物殘留

可因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致使妊娠組織物未完全清除,導致部分組織物殘留於宮腔內,這時除了惡露不凈,還有出血量時多時少,內夾血塊,並伴有陣陣腹痛。

2.宮腔感染

可因產後洗盆浴,或衛生巾不潔,或產後未滿月即行房事,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消毒不嚴密等原因致使宮腔感染,此時惡露有臭味,腹部有壓痛,並伴有發熱,查血象可見白細胞總數升高。

3.宮縮乏力

可因產後媽媽們未能很好休息,或平素身體虛弱多病,或生產時間過長,耗傷氣血,致使宮縮乏力,惡露不絕。

那麼產後吃什麼幫助排惡露?

新媽媽們想儘快排凈惡露,開始的時候可以喝紅糖水,適當加入生薑,連續食用5、6天就可以了,但不要超過10天,否則反而容易導致惡露斷斷續續哦。

也有不少民間總結的經驗食譜,例如鯽魚湯,對排惡露比較管用,另外煎煮中醫常用古方也能起到很好的排惡露作用,首推的就是生化湯,可以到藥店買葯自己按照需要進行煎煮服用。

為了讓產後惡露能很好地排出,新媽要堅持哺乳,有利於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還需適當活動,切忌臥床不起,長期臥床容易血液不循環導致血栓的可能,不利於子宮回縮,影響惡露排出。

平時飲食需營養且清淡,適量吃山楂、阿膠蓮藕等食物,切忌辛辣油膩、烏梅等酸澀類食物,保持陰道清潔,因有惡露排出,婦女應勤換衛生棉,保持清爽,最好暫時禁止行房,避免受感染。

三、飲食禁忌事項

?辛辣刺激,寒涼的食物。產後的媽媽多數身體較虛弱,多瘀,因此切忌吃一些寒涼的,生冷的食物。由於產婦產後失血傷津,較多的內熱陰虛,因此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大蒜,大蔥,辣椒,薑等也要忌口。吃了辛辣的食物,不但容易導致便秘、痔瘡等,而且還有可能會經由母乳汁影響新生兒的腸胃功能。

如果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則會傷害胃部,寒涼的食物容易導致血凝,惡露排不出體外,會導致產後媽媽身體疼痛,腹部疼痛等眾多的疾病。不適合大補。人和動物的生育有著眾多相似的地方,產婦在妊娠時期已經為後來的生產做出了充足的準備。倘若大量食用過於滋補的食物,不僅會使產婦患上肥胖症,而且可能會引起多種的疾病。如果產婦有肥胖症的話會致使乳汁中含有的脂肪量大大增多,甚至會導致新生兒的肥胖病或者腹瀉等。多食蔬菜類,水果類。蔬菜和水果中會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維生素。傳統觀念認為,蔬菜和水果「水氣大」,如果吃得過多會傷害了身體,但是食用新鮮乾淨的水果和蔬菜,不但能及時補充蛋類,肉類所不具備的纖維素和維生素C,而且還能夠激起食慾,增強產婦的消化功能以及排便,以防產婦便秘的威脅。

四、產後洗頭洗澡注意事項

產後多久可以洗頭洗澡 產後可以洗頭洗澡嗎 產後洗頭洗澡好處

1、洗澡時間:順產的新媽媽一般在產後2-5天就可以洗澡了,但是也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和氣溫進行適當的調適,如果身體恢復的比較好,可以下地走路、不出現頭暈虛脫等情況,就可以洗澡了。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來說,傷口是不可以沾水的,以免引起傷口的感染,所以一般在產後10天左右都不能淋浴洗澡,如果惡露沒有乾淨,也不能採取盆浴的方式洗澡,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濕毛巾擦身。需要注意的是,新媽媽外陰需要每天沖洗1-2次。

2、洗頭頻率:對於順產的新媽媽,產後洗頭可以在淋浴洗澡時進行,對於剖腹產的新媽媽,根據情況洗頭和洗澡單獨進行。洗頭的頻率可以根據頭髮長短、多少和出汗的程度來決定,但不宜過勤,洗澡的時間一般在5-10分鐘即可,時間不宜過長。

3、洗澡水溫:要注意洗澡的水溫,最好保持在35℃左右,不可用冷水冷澡,用冷水洗澡會導致惡露排出不暢,引起月經不調或腹痛的病症,也不可讓浴室的溫度過高,以防導致缺氧。

4、浴室溫度:產後洗澡後要注意及時將水擦乾淨,洗澡時要保持浴室的溫度適宜,洗完後穿好衣服再出來,頭髮用毛巾包住,防止受風,出來後將頭髮用吹風機吹乾,防止受冷。

5、避免盆浴:新媽媽洗澡最好選擇淋浴,不適宜盆浴,因為髒水進入陰道可能會引起感染,如果不能站立淋浴,最好選擇擦浴。

五、剖腹產如何坐月子

剖腹產如何坐月子?坐月子期間一定要及時補充大量水分,注意護理傷口,還要細心觀察惡露情況,可以做適量運動,有助於傷口癒合。剖腹產月子注意事項有:

1、大量補充水份。剖腹產產婦應該在月子期間喝大量的水。這不僅是預防便秘也是有利於哺乳。

2、護理傷口。產後盡量不要有大動作,在咳嗽或大笑的時候可以用手撐住傷口或用枕頭頂住腹部以上,有助於減輕疼痛感。好好護理傷口,預防感染。如果出現傷口紅腫甚至發燒等跡象,應該馬上就診。

3、細心觀察惡露。產後產婦陰道分泌物大大增加,但是隨著身體逐漸康復,惡露的量會有所減少,惡露的顏色應該也會從鮮紅色逐漸變為粉紅色,最後變成黃白色。細查惡露是剖腹產產婦必做的功課,如果發現惡露有異常應該馬上就診。

4、可做適量的運動。術後6-8周的時候,可以開始做一些中度運動量的活動,但一定要得到醫生認可才可以進行。剖腹產產婦身體若要徹底恢復到孕前水準,視乎個人情況,可能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

六、陰道及盆底肌肉

順產會對陰道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壞,比如陰道鬆弛、性生活品質下降等。不過陰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功能,一般會在產後3個月後自然恢復。如果是陰道撕裂嚴重或者陰道周圍盆底肌受到損傷也很嚴重,恢復起來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這是因為在孕期及分娩中盆底肌都承受了過大的擴張壓力,容易失去彈性,發生肌纖維斷裂。在恢復期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和鍛煉。

七、腹部鬆弛,要管理

十月懷胎,寶寶的重量使得媽媽的骨盆變大,這就是從少女變成大媽的重要一步,進而分娩時恥骨分離,使得整個骨盆變形,髖關節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媽的形態顯露無遺。所以產後恢復要做的 就是配合適量的運動進行骨盆的恢復,把「大媽」的屁股給拉回來。

鬆弛的肌膚、堆積的脂肪和凸出的肚子!這情況對於剛生產完的媽媽而言,一定不陌生。甚至還有好多,寶寶都六七個月了,看上去仍舊像懷孕5個月的樣子。 曾經,我也跟許多媽媽一樣,天真的認為只要寶寶一出世,就會恢復到孕前的體形和尺寸。但實踐證明,實際上,這一過程遠比我想像的時間更長,而且更難[鬱悶] 後來產科上班的阿姨介紹我去購了一套,束縛的,試了試挺好的,餵奶很方便,看起來很小可是穿上舒服極了,不覺得勒,於是我就每天堅持穿了,大概倆月下來,我減了有25斤,大肚子完全緊緻

八、產後42天媽媽檢查項目

1、稱體重: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項目,但千萬不要忽視了。體重是最便於自測的健康標準,新媽媽不妨在家備一個方便秤,隨時關注自己的體重,均衡自己的膳食。

2、測血壓:成人的正常血壓應該是120/80mmHg。媽媽在懷孕後血壓是和以前不大一樣的。有些媽媽還伴有妊娠高血壓。產後,一般血壓都會恢復到孕前水準。如果血壓尚未恢復正常,應該及時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3、尿常規:患妊娠中毒與當時自我感覺小便不適的媽媽,需要做尿常規檢查。一方面看看妊娠中毒是否已經恢復正常,另一方面可檢查出小便不適的媽媽是否有尿路感染等。

4、血常規:妊娠合併貧血及產後出血的媽媽,要複查血常規,如有貧血,應及時治療。若出現高熱等癥狀的媽媽也需要進行血常規的檢查,便於確定身體是否有炎症。

5、盆腔器官檢查:盆腔器官檢查,是產後42天檢查中最為重要最能看出媽媽產後恢復情況的一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