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抑鬱症——自殺背後被忽視的疾病


近日楊振寧的弟子--美籍華人張首晟自殺了,年僅55歲。報導稱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曾和抑鬱症作鬥爭了很多年。

眾多自殺者都曾患有抑鬱症,如張國榮、三毛、喬任梁、海子、海明威、翁美玲等等。但是,由於抑鬱症知識的普及率較低,加上大眾對抑鬱症認知的偏差,或者說是對患有抑鬱症的病恥感,導致抑鬱症患者被忽視且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最終導致自殺。

以下是兩種最為常見的誤解:

一、抑鬱症不是病

普通大眾認為抑鬱症不是病,出現抑鬱情緒就是想不通、無事生非;就是心胸狹窄、意志薄弱!

正解:抑鬱症是精神心理科常見的疾病,但並不是大眾所說的「精神病」即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抑鬱症絕不僅僅是想不通、心胸狹窄或意志薄弱,而是一種病;不能通過簡單地勸說、散心等方式解決,而是需要藥物治療和心理乾預。

二、不可能患有抑鬱症

現在經濟水準提高了,物質生活豐富了,家庭條件優越,不愁吃喝,絕不可能抑鬱!

正解:任何人都有可能抑鬱,這與物質條件好差、社會地位和文化水準高低沒有直接關係,但只要抑鬱時間超過2周就要診斷為抑鬱症,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是以心境顯著而持久的低落為基本臨床表現,並伴有相應思維和行為異常的一類精神心理障礙。即以情緒低落、做事沒有興趣、思維緩慢、記憶力下降、易怒、易哭泣、懶動,甚至出現厭世、自殺意念以及自殺行為為主要表現。

播放GIF

為何會患抑鬱?

生物學因素:腦內相關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減少

社會心理因素:與既往的心理創傷、現實工作與生活壓力大、當下人際關係緊張或負性生活事件密切相關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抑鬱症或精神疾病的遺傳史

其他:原因不明

如何識別抑鬱症?

抑鬱症以「三低」為主要表現即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低。包括以下癥狀群

情感癥狀:

自我感受或他人可觀察到的心情低落,高興不起來,興趣減退或喪失,無法體會到幸福感,甚至莫名其妙出現悲傷,且不會隨環境的變化而好轉。

軀體癥狀:

早醒、食慾下降或暴飲暴食、體重下降、性慾減退,部分患者可以出現疼痛、心慌以及便秘等

認知癥狀:

注意力不緊張、分心、對自我和周圍環境漠不關心。

抑鬱症的診斷

1.癥狀標準:具有「三低」癥狀

2.病程標準:持續時間為2周

3.嚴重程度標準: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

4.排除標準: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抑鬱

抑鬱症的治療

輕度到中度抑鬱症以心理治療為主,結合藥物治療。

重度抑鬱症,尤其是伴有自殺意念的患者,應以藥物治療為主,輔以心理治療。

治療誤區

1.服用抗抑鬱藥物會成癮:

正解:抗抑鬱的藥物雖需要每天服用,但不要持續加大劑量,而且停用抗抑鬱藥物不會引起戒斷癥狀,就如每天吃飯補充能量一樣,抑鬱症患者體內缺少某些神經遞質,需要不斷通過外源性的補充。因此,服用抗抑鬱藥物不會成癮。

2.服用西藥毒性比中藥較大

正解:抗抑鬱藥物都是通過大量藥物臨床試驗,並且已經證實嚴重的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發生的幾率非常小,安全性高於中藥製劑。

警惕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自殺

自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自殺不僅自己失去生命,還會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留下不可抹滅的心理創傷,相關研究發現1個人自殺至少會對6個人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WHO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 100 萬人死於自殺。我國每年約有 25 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未遂的人數約為 200 萬,相當於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自殺已經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歲到34歲的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控制抑鬱,便可大大降低自殺。

為你推薦:

  • 每個人都有一段需要被療愈的過往,這段過往並非無法觸碰的傷疤,而是需要被溫柔對待的時光。
  • 因為有傷,所以我們才體會了生命豐富的痊癒能力,我們不歌頌傷痛,但走過傷痛的你,卻值得被誇獎。接受過去的傷痛,也就是接納現在不太完美的自己,放下過去,也就是跟自己握手言和,同時,也不放棄改變明天的可能。
  • 療愈之後,就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文章圖片 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