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哪些抑鬱症患者容易自殺?

根據 WHO 官網自殺專題提示,每年約有80萬人死於自殺,大於每年死於他殺和戰爭的人數,大約每40秒,就有一個人,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選擇用自殺來結束自己的一生。自殺對於整個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極為嚴重的負擔,給自殺者身邊的親屬和朋友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

對於死於自殺的人,一項 Meta 分析提示,死於自殺的人約有90%曾患有某種精神障礙,其中抑鬱症所佔比例約為40%~70%。自殺也為抑鬱症的常見表現,根據最新的 Meta結果提示,抑鬱症患者終身自殺未遂的發生率為23.7%。也就是說,每5個抑鬱症患者中,就有一個可能會出現自殺未遂行為。

因此,了解抑鬱症自殺的高危因素,對於預防和乾預其自殺行為至關重要。對此,來自荷蘭NESDA(荷蘭抑鬱焦慮隊列研究)研究組的Eikelenboom博士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其結果發表於2018年6月的 Psychol Med 雜誌上。

研究納入的受試者來自於 NESDA,一共納入了1713名曾患抑鬱症的受試者,並有基線,以及隨訪2年、4年和6年的評估資料。納入的資料包括各個維度,如臨床特徵、社會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人格。並使用 Cox 回歸分析來分析結果,上述變數作為預測因素,來評估其是否能預測抑鬱症患者是否會出現自殺未遂。

研究結果發現,在6年隨訪期間,有3.4%的抑鬱症患者發生了自殺未遂。經過 Cox 回歸分析可知,抑鬱症患者自殺未遂的危險因素有7個:年齡小、受教育水準低、失業、失眠、抗抑鬱藥物的使用、曾自殺未遂和目前自殺意念。

存在危險因素越多,其自殺風險越大

此外,抑鬱症患者存在危險因素的個數與自殺未遂的風險呈現線性相關。若不存在上述7個危險因素,則自殺風險為0;若存在6個或7個危險因素,則發生自殺未遂的風險高達32.3%。

但這項研究結果,有兩處和既往研究證據不一致。

第一:6年隨訪期間,抑鬱症患者發生自殺未遂率僅為3.4%。

2010年發表於 Am J Psychiatry 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對249名抑鬱症患者進行了5年的隨訪。期間,抑鬱症患者發生自殺未遂的比例為14.5%。那為何在這項NESDA 自殺未遂的比例僅為3.4%呢?

其主要原因為 NESDA 研究納入的受試者大部分是來源於社區,也就是說抑鬱症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社會功能受損程度比入院或門診的患者要好很多,另外其社會支持系統也更好。所以,這一結果僅適用於社區抑鬱症患者。

第二:為何使用了抗抑鬱藥物,反倒是自殺的高危因素?

作者對此的解釋為,接受抗抑鬱藥物乾預的患者,可能其病情更加嚴重,所以才使用抗抑鬱藥物。因此,這類患者可能代表了一部分抑鬱自殺的高危人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