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漢市民捐贈湖北省圖書館道光七年《康熙字典》

8月6日,湖北省圖書館收到了武漢市民徐嘉女士送來的一套珍藏古籍——《康熙字典》。這套《康熙字典》是清朝道光七年版,至今已有191年,卻保存完好,幾乎不見破損。徐女士說,這古籍是家裡祖輩一代一代傳下來,是名副其實的“傳家寶”,現在她征求了86歲老父親以及全家人的意見,決定將它捐贈給湖北省圖書館,希望這套家傳古籍有最好的歸宿之地。

湖北省圖書館特藏部主任范志毅,代表館方接受了這套珍藏古籍,並向徐女士表達感謝和敬意。他說,近年來,不少湖北人將自己家傳古籍捐給圖書館等社會收藏機構,是值得提倡推廣的書香雅事。

此版《康熙字典》價值較高

《康熙字典》,是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多位清代學者奉康熙旨意編撰的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漢字辭書,共收錄漢字47035個,為漢字研究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

范志毅介紹,《康熙字典》的版本非常多,有康熙內府刻本、道光七年內府重刊本、其他木刻本,以及清末出現的石印本、鉛印本、影印本等。過去,《康熙字典》是人們常用的文字工具書,所以讀書人家幾乎都藏有一部。其中,《康熙字典》有比較高版本價值的,一個就是清康熙五十五年的內府初刻本,另外一個就是清道光七年重刊本。

“康熙字典,自康熙成書以來,只有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過一次,也是康熙字典最重大的一次重刊,世稱道光七年本。”范志毅說。他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徐嘉女士送來的這套《康熙字典》,紙質雖然泛黃,但頁面卻非常清晰,字體刻劃規整,筆劃精良,正是道光七年印刷的珍貴古籍。

家傳《康熙字典》6函40本

徐嘉女士說,她今年55歲,從小便知道家中收藏了這套字典。長輩們告訴她,家中祖輩們都是讀書人,歷代當官或教書,這套書是祖輩們當時買的。她從小就知道,無論環境如何艱苦,父親都會將這套書藏在最安全的地方。直到她上了初中,父親一天叫她到跟前,讓她先將手洗淨,才將這套書交給她翻了幾分鐘,又立即收到書架最高最深處。

這套家傳《康熙字典》,封面印有“道光七年重刊”字樣,六函藍布套,泛黃的40本書,保存完整完好。徐嘉說,小時外公曾經說過,這函套旁邊的鎖簽是象牙所製。

“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財富,我們全家人也討論很久,決定將這套古籍捐贈給圖書館,讓更多需要它的人能夠讀到它,這也是這套傳家寶最好的歸宿。”徐嘉說。 范志毅告訴她,可在這套古籍適當的地方,蓋上徐家藏書印,作為永久的紀念。徐嘉感動地說:“這個提議好,以後我孩子的孩子,也可以來圖書館,一看就知道,這是我家祖輩珍藏、捐贈至此的書。”

捐贈古籍正成為良好風氣

范志毅介紹,湖北省已知古籍收藏部門50個,收藏線裝書170萬冊,加上未知的公私收藏,預計全省古籍線裝書約200萬冊。按照古籍定義,剔除民國年間線裝書後,全省收藏古籍約150萬冊。

“近年來,來省圖書館捐贈古籍等圖書的個人,達到100人次左右。尤其是2016年,由台灣同胞范延中、范廻中、范鮫、范雷捐贈給湖北省圖書館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周易經傳》兩部稀世明代善本,極為精美,全國罕見,彌足珍貴。”范志毅說。

從古籍保護角度來說,隨著存世時間越來越久遠,普通家庭已經很難將古籍完善保存。徐家這套家傳《康熙字典》,雖然保存基本完好,也已開始出現紙張腐碎現象。范志毅表示,珍稀古籍必須常年被保護在恆溫恆濕的環境裡,目前只有類似圖書館等專業機構能夠做到。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