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佳兆業美好詳解為何物業在管面積大幅增長

觀點地產網8月21日,佳兆業美好在香港召開了中期業績發布會。這一次,提到更多的,不再是佳兆業美好的多元化業務,而是關於物業在管面積增長問題。

據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在管面積增長了960萬平方米,在管項目由2018年末的132個增長到現在的218個,包括149個住宅社區及69項非住宅物業。

短短的半年之內增加86個在管項目,比起前幾年可謂是爆發式的增長。從數據可以窺見,2017年較之2016年93個項目的數量,增加的只有26個項目;2018年較之2017年119個項目的數量,一年內也僅增加了13個項目。

對於此次在管面積的大幅上漲,執行董事郭麗回應稱,主要是第三方物業項目的加速拓展帶動了積極增長。

從數據中也可窺探一二。截至2019年6月底,由獨立第三方物業開發商開發的物業面積從去年底430萬平方米增長到了1250萬平方米,較去年底大幅增長190.7%。另外,第三方項目數目亦由2018年12月31日的43個增加至2019年6月30日的124個,佔在管項目總數約56.9%。

其中,收並購標的是增長最為主要的原因。於2019年4月,集團以人民幣3658萬元收購嘉興大樹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60%股權,其中收購項目包括其子公司嘉興融樹酒店旗下合共管理的78個項目,約780萬平方米在管建築面積。完成收購後,集團的在管面積上升約35%。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集團於長三角地區的在管面積由2018年約400萬平方米增至1220萬平方米,漲幅約205%,項目個數由30個,增至110個。

對此,現場有媒體提出,長三角地區增長翻倍,未來發展重心是否會偏向長三角地區?

主席兼執行董事廖傳強表示,長三角的增幅主要是由於收購了嘉興大樹物業這個標的。他提及,收購嘉興大樹的同時,也與嘉興大樹的控股公司大樹置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所以說,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財務投資,更多的是一種戰略布局。“當然以後也不會脫離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因為母公司很多土儲都位於大灣區。”他強調。

很顯然,上市之後,佳兆業美好也開始跟上物業公司收並購的節奏。畢竟第三方的拓展,可以顯著減少依賴母公司的程度,增加抗風險的能力。

廖傳強從會議一開始就介紹了,“隨著物業管理板塊第三方市場面積的增長,以及各個模塊的帶動下,佳兆業美好對母公司的收入佔比由去年的50.9%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45.9%。”

而在收並購標的選擇上面,財務部總經理易學忠透露,上半年主要是落子長三角。在未來的區域落位上,“會聚焦大灣區,異塵餘生長三角,包括環渤海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要的城市帶。”

他進而表示,“收購標的公司發展的理念、企業的文化、財務的狀況,要和佳兆業美好相對匹配。”

一提起收並購,現場的媒體明顯十分感興趣,不斷追問:“剛剛有說到之後會重點做非住宅業務,在收購方面是不是也是重點會關注一些非住宅的標的?”

畢竟,相比較住宅業務和非住宅業務,非住宅的盈利能力是遠高於住宅的。易學忠解釋,“非住宅業務毛利水準可以做到30-40%往上走,尤其是商業辦公大樓這樣的一些業態,包括部分機構物業,盈利能力相對是比較強的。”

據此他透露,佳兆業美好未來主要是兩個並購方向,分別是高端住宅和非住宅。在住宅物業板塊之外,包括智能家居智慧社區,協同佳科智能的發展,也會考慮在這些產業鏈上並購。

目前,佳兆業美好正緊密跟蹤2-3個收並購項目。易學忠稱,“我們預期下半年要有實質性動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