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睡眠障礙更青睞女性 專家支招找回「好夢」

如今,女性在承擔著家庭責任的同時,也承擔著社會、職業的責任,其辛苦不言而喻。我們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睡眠狀態,所以,睡眠質量也是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一環。「重慶2018年就診大數據」顯示,2018年裡,預約睡眠心理門診的人群中,女性佔比高達61%。如何幫女性朋友找回「好夢」?

指導專家:高東 中國解放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睡眠心理科主任、副教授、醫學博士心理治療師(門診時間:每周二至周四上午)

睡眠門診 接診女性多被「失眠」所困

隨著現代人的工作生活節奏變快、壓力增大,人們的睡眠質量正在逐漸下降,睡眠問題已經不是一張舒適的床或一個柔軟的枕頭能解決得了,安眠無夢的一夜好覺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成為奢侈。

中國解放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睡眠心理科主任、副教授高東表示,在門診中,最主要遇見兩大類睡眠障礙,即「睡不著」的失眠,還有「晚上睡覺整夜打鼾、次日老打瞌睡」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其中女性多為「失眠」所困,而男性則多是為「打鼾」就診。

接診女性與男性比例約為2:1,而其中又以45~55歲的圍絕經期前後的女性最多。這於圍絕經期前後女性的雌激素水準下降有關。另外,老年女性、孕產婦、生活不規律的大學生以及正值初三、高三的女生也較多。

失眠與焦慮、抑鬱間有著雙向聯繫

高東教授告訴記者,失眠障礙是指進入和保持睡眠狀態出現障礙,睡眠質量不能滿足個體需要的一種狀況。失眠有多種形式,包括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睡眠淺、多夢、早醒、醒後不適或疲倦感、總睡眠時間減少等。失眠反覆發作,甚至可以帶來強烈的軀體不適。

長期失眠將導致免疫力下降,加快衰老,記憶力減退等,還可能導致緊張易怒、焦慮煩躁、痛苦抑鬱等心理問題,嚴重甚至可能讓患者有自傷、自殺的傾向。

高東教授指出,有一個問題需要搞清楚,即失眠與焦慮和抑鬱之間有很強的聯繫,而且是雙向的。這意味著失眠會導致焦慮和抑鬱,反之亦然。失眠也是焦慮症、抑鬱症的常見表現與癥狀。

別硬抗或隨便吃安定 去看看睡眠門診

由於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因素,失眠現象早已司空見慣,但這並不表明失眠是一種正常現象。高東教授指出,當出現失眠時,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自行購買安定。殊不知,長期服用安眠藥物,不僅會使人對藥物產生依賴性,還會使記憶力減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昏迷、呼吸抑製,以及各種後遺症。另外,安眠藥停葯後的反彈性失眠,甚至比用藥前更為嚴重。

另一些患者在失眠時,會選擇中醫調理,高東教授說,可以向專業的中醫尋求幫助,辨證施治,但如果遲遲未有改善,應及時就醫。

當然更不主張出現嚴重失眠時硬抗。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就診,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明確病因及診斷,通過治療軀體疾病、改變生活作息等方法改善睡眠。

失眠到什麼程度需要看醫生呢?高東教授表示,如果只是偶爾一晚兩晚沒睡好,不必擔心。但如果自己無法調整,因為睡不著而影響第二天學習工作和生活,或者造成失眠的時間超過兩周,甚至長達一個月時,就應看醫生了。

專家支招找回健康的睡眠

在大部分人看來,睡覺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情。然而,對於有睡眠障礙的人而言,睡覺,又是最困難的事情。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高東教授總結了以下建議,幫助女性找回健康的睡眠:

1.對睡眠建立正確的認知:a.相信自己能睡;b.不必恐懼「睡不著」,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加重失眠;c.別過度放大失眠的後果,三五天睡不好,並不會對身體產生什麼嚴重的影響;d.不要對睡眠抱有太高的期待。

2.保持良好的睡眠規律,不要隨意打亂生物鐘:保證每晚睡眠時間維持在8小時左右,即使節假日也要保持正常的睡眠規律。

3.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其標準是適合自己的,讓自己更加舒服的,如舒緩的音樂,合適的溫度,調暗燈光等。

4.白天控制午睡時間:白天的午睡時間應控制在1小時以內,且不建議在下午3點後睡覺。

5.戒除不良的睡眠習慣:睡前不建議過多腦力工作或把煩惱帶到床上干擾入睡;睡前不宜飲酒飽食;不應看緊張刺激的電影、電視或一些使人興奮的節目;不要在床上「等覺」,一定要等有困意了再上床,別在床上乾與睡覺無關的事情,譬如玩手機、看電視。

6.適時鍛煉有助於健康睡眠:白天適度適時的運動有助睡眠,但睡前3小時不建議劇烈活動。

戳原文,訂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