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五穀雜糧被打成粉,營養還在嗎?


近年來,不僅豆漿機、電壓力鍋日益普及,各種烘焙的五穀雜糧粉也走進了超市。過去人們認為粗糧雜豆雜糧烹調起來非常困難,因為嫌麻煩而不肯去吃,現在這種理由幾乎不存在——因為烹調起來非常容易。

用豆漿機打五穀糊,加些材料和水,只需等20多分鐘就好了;用電壓力鍋煮八寶粥,只需按下按鈕,過大約1小時,就能喝上香噴噴的粥。最簡單的就是糊粉了,烤熟打好之後,只需要用熱水一衝就能喝,沒有比這更簡單的事情了。

不過,最近也有很多朋友詢問有關豆漿和雜糧的事情,看來在享受五穀雜糧好處的時候,還有不少疑問在困擾著人們。


五穀粉糊當成營養早餐,好吃又方便。但是,把五穀雜豆打成糊粉,是不是會損失營養物質?沖糊之後,營養還在嗎?

生吃五穀雜豆是很難被消化吸收的,必須烹熟。糊粉的吃法,是先用烤箱來烤,然後磨成粉,再用沸水沖調。這種方法是否損失營養素,主要看烤製的工藝,和打粉、沖糊的過程倒是關係比較小。

因為打粉只是一個物理過程,短時間內並不損失營養素;而沖糊只是用開水,沖調之後,實際溫度不會超過80℃(我們做過測試,50克粉沖入400毫升的開水,或者先用少量溫水攪散,再加開水,完全攪勻成糊後進行中心溫度測定,溫度在70℃~80℃之間)。這個溫度並不會引起營養素的嚴重損失。

烤製過程中,由於長時間受熱,可能會降低蛋白質的利用率,並引起美拉德反應,損失賴氨酸等氨基酸。



不過,這種損失的具體大小,要看烤製的溫度和時間。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烤出來顏色越發褐,損失就越大。但烤的時間溫度不足,就無法充分烤熟,沖糊之後無法充分消化吸收。

所以,烤製工藝需要充分優化,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的研究報告,企業亦沒有給出實驗數據。

即便不用打糊粉的方法,用最傳統的煮粥方法,也要在100℃下長時間受熱。通常煮雜糧豆粥的時間都在40分鐘以上,很多家庭要煮1~2小時,甚至有的要在電燉鍋、燜燒鍋中煮過夜。這樣長時間加熱,其蛋白質倒是損失不大,但B族維生素的損失,不太可能比烤熟後打粉的方式小。



聽說喝八寶粥有利於瘦身和美容,用壓力鍋來煮八寶粥很方便,出門前把豆子、雜糧和紅棗、桂圓放鍋裡,加上水,預約時間,回家就能喝上粥。但預約煮粥會不會損失營養?


預約煮粥不會損失營養。

因為全穀類食物和豆類在浸泡幾小時之後,妨礙營養素吸收的物質會減少,更容易消化吸收。浸泡的溫度只有室溫,不會對營養素造成破壞。

用電壓力鍋煮八寶粥本身,也不會造成額外的營養素損失。因為電壓力鍋雖然會把烹調溫度提高一些,但也只是提高幾度到十幾度,並不超過120℃,不會產生任何致癌物質。雖然溫度略有提高,但因為烹調時間縮短了,總的營養素損失率基本上和常壓烹調一致。


中國烹飪協會曾經測定過普通鍋、電鍋、電壓力鍋的烹調效果,結果在營養素保存方面幾乎一樣。

同時,因為電壓力鍋是密閉烹調的,在烹調過程中接觸氧氣減少,對於抗氧化物質的保存是有利的,國外研究證明抗氧化活性反而能比常壓烹調保存得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天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浸泡幾個小時容易造成細菌繁殖過度,煮後雖然能把細菌殺死,但粥的風味會受到影響,有點發酵的味道,不好喝。

所以,在室溫25℃以上的情況下,浸泡時間不要超過3小時為好。食材浸泡後煮粥的確更好喝,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裡泡過夜,然後再用來煮粥,就沒問題了。



有專家認為,打磨豆漿裡最好不要添加澱粉類食物,如綠豆、大米,否則豆漿會變成糊糊,口感很差。除了口感上的考慮,將大豆與粗糧、澱粉類豆子的粉混合在一起,營養上會不會有什麼不妥之處?

純豆漿的確必須是用富含脂肪和蛋白質的黃豆、黑豆等製作,可以添加各種堅果,因為它們也都是富含脂肪和蛋白質的原料。澱粉類食物只能做成豆沙、糊糊,卻不能做成乳白色的、滑爽的豆漿。

不過,因為大豆和多種粗糧有蛋白質營養互補的作用,打在一起喝,做成大豆五穀糊,也是可以的。只是這樣的糊糊就不再是豆漿,而是雜糧粥的營養效果了。用它替代日常的粥,營養價值沒有什麼改變,因為打漿加熱只有20多分鐘,而日常煮雜糧豆粥亦要加熱煮沸。


文/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更多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營養,疾病防治,減肥保健,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受益,請動一動你美麗的小手給小編打賞哦

謝過啦麽麽噠(づ ̄ 3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