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實拍曾富可敵國的古村落:“黃金”築牆“饅頭”為窯

瓷窯古鎮南橫口,這裡隨處可見嵌滿黃金的牆壁、鋪滿卵石的庭院、磚雕裝飾的門樓,古鎮千年,熠熠生輝。(騰訊大燕網 侯羅鵬/圖 牛旖旎/文)

南橫口,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南部,處在綿河、甘陶河交匯處西南丘陵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橫口成為當年井陘窯的主要窯址,是井陘縣內井陘窯遺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瓷窯遺址。

南橫口古瓷窯遺址地層豐富,斷代連續完整,最早的古窯遺跡見於金元時期,現存窯場遺跡均為清朝或民國時期所建,在此發現的“饅頭窯”在河北省是保存較為完好並且絕無僅有的,在全國也可謂是獨此一份。

古鎮舊街道兩側保存有清代民居宅院數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道光至同治年間南橫口士紳馬席珍、馬貢珍兄弟之宅院,俗稱“馬家大院”。南院建築格局較具特色——大門朝北,磚砌門樓。

馬家大院外的拴馬石,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停車位。在古代,拴馬石的數量往往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財富實力。

在南橫口,籠盔是“出鏡率”最高的一種物品,可以說遍地皆是。籠盔的學名叫“匣缽”,是陶瓷生產中所用的一種窯具,用耐火材料製成,在燒製陶瓷過程中,為防止氣體及灰塵等物質對坯體、釉面的破壞、汙損,將陶瓷器具和坯體放置在其中。由於經過在窯火中的千錘百煉,籠盔的質地變得十分堅硬。

南橫口人將廢棄的匣缽用於建造房屋和院牆,可謂變廢為寶。對於這種院牆,村民極為珍愛,稱之為“黃金甲”,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經過高溫灼燒,色澤金黃亮麗。更重要的寓意是,院牆是用來保護自家財產的,如“盔”似“甲”,才能堅不可摧。

至今,當地一部分人還在以燒製瓷器為生。

圖為匠人師父在打磨器具

“饅頭窯”亦名“圓窯”,始於戰國,宋代以後開始燒煤,是最早以煤為爐料的陶瓷窯。由於火膛和窯室合為一個饅頭形,故名。南橫口窯址是全國唯一一處、也是省內絕無僅有的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饅頭窯遺址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