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秘色瓷考古揭秘:秘色瓷的裝燒工藝

秘色瓷的出現與瓷質匣缽的使用密切相關。瓷質匣缽的胎與瓷器基本一致,極細膩堅致,匣缽之間使用釉封口,使得在燒成冷卻過程中形成強還原氣氛而使瓷器呈現出天青色。

碗底殘片及瓷質墊餅

上林湖後司嶴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出土

圖中可見碗底圈足部泥點墊燒痕跡

在整個地層堆積中發現多個帶有年號的窯具。在出土帶有「大中」年號窯具的地層中,瓷質匣缽已經有一定的數量,但粗陶質的匣缽數量遠較瓷質匣缽為多。瓷質匣缽主要是較大型的缽型匣缽,胎質極細膩堅致,與瓷器的胎一致,亦有少量的喇叭型匣缽與匣缽蓋。

瓷枕底殘片及瓷質墊餅

上林湖後司嶴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出土

圖中可見枕底部泥點墊燒痕跡

喇叭型匣缽是裝燒淨瓶的專用窯具,匣缽蓋極淺,近M型,匣缽蓋中心均呈圓形,淺下凹,以放置器物,並有多個泥點。在疊燒方式上,以缽型匣缽對扣後多組疊燒為主,亦有缽型匣缽與匣缽蓋疊燒的組合。器物一般直接放置於匣缽內,兩者之間使用泥點間隔,少量器物使用墊具墊燒,以較寬的圓環狀帶圈足的墊餅為主,亦有少量的墊圈。器物與墊具之間及墊具與匣缽之間均使用松子狀的泥點間隔。支燒具均為粗陶質,束腰形,數量不多。而早於該地層的堆積大至可以分成兩個小階段,在第二小階段出現極少量的瓷質匣缽。

碗的裝燒方式

上林湖後司嶴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出土

在帶有「鹹通」年號匣缽的地層中,瓷質匣缽的數量明顯增多,粗陶質的匣缽與瓷質匣缽的比例基本相當,器型仍主要是缽型。

在帶有中和年款窯具的地層中,瓷質匣缽成了絕對的主流。器型上直筒型匣缽數量迅速增加,與缽型匣缽共同成為最主要的器型,此外亦有相當數量的匣缽蓋,少量筒型、喇叭型、M型匣缽,覆燒用匣缽圈偶見,墊具仍舊不多,以環形帶圈足的墊餅為主,墊圈極少。

瓷質匣缽的品質仍舊極高,均用釉封口,以直筒型直接疊燒和缽型與缽型對扣後再多組疊燒為主,亦有缽型與直筒型疊燒、缽型與匣缽蓋疊燒、缽型與喇叭形疊燒、M型匣缽與直筒型疊燒、M型與缽型疊燒、M型與M型直接疊燒等方式。一般為單件裝燒,器物與匣缽之間使用泥點間隔。

在中和年間以後,根據地層疊壓關係與出土器物類型學的對比,我們大致劃分成兩個大的階段。

小缽的裝燒方式

上林湖後司嶴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出土

第一階段秘色瓷的生產延續中和年間以來的興盛:瓷質匣缽是絕對主流,細瓷質,均用釉封口。在器型上,M型匣缽的數量迅速增加,直筒型、缽型匣缽構成主體。

第二階段匣缽發生重大變化:以一種夾雜有較多細砂粒的粗瓷質匣缽取代細瓷質匣缽成為主流,胎體上趨向更加輕薄。粗陶質匣缽的數量更少、比例更低。粗瓷質匣缽以M型佔絕大多數,其次是缽型,少量的匣缽蓋,偶見覆燒用的匣缽圈。墊具仍舊不多,但是墊圈的數量與比例上升。以M型匣缽直接疊燒及缽型與缽型對扣後再多組疊燒為主。器物與匣缽之間使用泥點間隔,泥點有加長而數量減少的趨勢。之前帶圈足的器物主要是墊燒於足端,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使用墊圈墊燒於圈足內的新墊燒方式,墊圈與器物之間及墊圈與匣缽之間均用泥點間隔,泥點少而較長。這一層位的年代大約在五代晚期。

匣缽疊燒狀態

上林湖後司嶴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出土

圖中可見匣缽疊燒並用釉封口

從以上多個帶有紀年款的出土器及地層疊壓關係來看,可以確定至少在大中年間前後秘色瓷開始生產,在鹹通年間前後秘色瓷的燒製佔相當比例,在中和年間前後則達到了興盛,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五代中期左右,在五代晚期品質有所下降。因此瓷質匣缽及由此帶來的秘色瓷生產,當是以後司嶴為代表的上林湖地區窯場的重大發明。

“官”字款瓷質匣缽殘片

上林湖後司嶴唐五代秘色瓷窯址出土

本窯址出土的秘色瓷產品,與唐代法門寺地宮中以及五代吳越國錢氏家族墓中出土的秘色瓷不僅在器型、胎釉特徵上十分接近,而且裝燒方法亦幾乎完全相同,其中八棱淨瓶目前僅見於後司嶴一帶窯址中。同時,本窯址中發現多個「官」字款的匣缽。一九七一年,在窯址北邊的吳家溪一帶出土有光啟三年墓志罐一件,罐上刻有「殯於當保貢窯之北山」等內容,與本窯址位置暗合。

光啟三年 墓志罐

上林湖後司嶴唐五代秘色瓷窯址以北吳家溪一代出土

據此,後司嶴窯址是晚唐五代時期燒造宮廷用瓷的主要窯場,代表了這一時期的最高製瓷水準,其開創的以天青色為特徵的秘色瓷產品,不僅是製瓷史上的一大飛躍,同時成了此後高等級青瓷的代名詞,影響到後代包括汝窯、南宋官窯、龍泉窯、高麗青瓷等一大批名窯生產與整個社會的審美取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