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健鏞:他用身體告訴你,受限的生活如何展開

中國藝術現場 關注正在發生的藝術事件!▲

佩斯北京,李健鏞個展現場

“我想我不應該對藝術抱有過高的期待。藝術就像水面上的蒸汽,在陽光裡變成彩虹,消散在風中,穿過地鐵隧道,在月台上候車的人們中間稍事停留,在人們手握茶杯的指縫間閃爍,繼而消失無影蹤。”

——李健鏞《藝術家的筆記》

7月14日,李健鏞(Lee Kun-yong)在佩斯北京現場畫了一個彩色桃心。“桃心”是由他手臂“畫”出的:線條來自於手臂的滑動。

李健鏞在佩斯北京現場創作“身體描繪”系列

現年76歲的觀念藝術先鋒李健鏞(Lee Kun-yong)被譽為韓國的行為藝術之父。這個“桃心”屬於代表作“身體描繪”系列。

用身體繪畫,在李健鏞並不只是拿身體作為材料,如伊夫·克萊因那般。(注:克萊因用顏料塗滿身體,再將身體翻滾於畫布,留下印記。)李健鏞一直在探討的是“受限制的身體”。

創作於1976年的代表作《身體描繪76-1》中,他選取一塊等身長的木板,並從木板背後伸出手臂,將畫筆劃到木板的正面,像是一場“盲畫”:看不到,全憑感覺塗抹。等完成塗抹後,就這部分鋸掉,然後重複前述步驟。隨著木板被不斷地被鋸短,手臂能觸及到的區域越來越大,塗畫的行為也越來越自如,在整個木板均被塗滿後,這些被鋸掉的部分後被重新組裝,複原成原先的木板,於是呈現出一幅與藝術家等高的“畫作”。

Lee Kun-yong, Body Drawing 76-01, 1976 ? Lee Kun-yong, photo: Sung Neung-kyung

李健鏞曾在1975年到1980年這五年間創作了一系列以日常生活相關的作品。這些作品很自然地讓人聯想當時韓國的政治環境。在代表作《吃餅乾》中,李健鏞的造型猶如渾身打了石膏的傷者,手臂與木板捆綁著,無法自由活動。這場受限的吃餅乾是這樣演繹的:藝術家端坐桌前,將桌面上的餅乾放入口中,每吃下一塊,就在手臂上捆綁一節夾板,從手腕、手肘到肩膀等關節部位依次被夾板固定,由此吃餅乾這個簡單的日常動作變得越來越難。

Lee Kun-yong, Eating Biscuits, 1975 ? Lee Kun-yong, photo: Park Seobo

李健鏞作品《吃餅乾》(圖片來源於網絡)

看似晦澀的表演,並沒有影響到大眾層面的接受與傳播,相反在當時的韓國引發了巨大的共鳴。共鳴基於一種“苦澀的默契”:大家都在過著一種被限制的生活。

政治化的解讀容易將作品留在“此刻”,而藝術的魅力和價值當時突破“此刻”的。值得一提的是李健鏞從未強化被賦予的“社會活動家”的角色,也反對做過於政治化的解讀,以保護作品的開放性。

幾十年來,李健鏞創作一直圍繞著“身體”。以身體為中介,探討生命內部的體驗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以身體為工具,丈量這個世界。

“他嘗試通過物理身體來澄明自己的存在,對他來說,他的身體乃是更大世界的一部分。這是一種認為身體無法與心靈分離,因此也不能與宇宙分離的看法。……他的作品常常捕捉到“身體”和“場所”的本質。他以清晰而老練的方式提出內在自我的本質或“生命力”,幫助其追隨者理解他所身處的文化,並以此消除內在自我的困頓迷惑。”(約翰·蘇薩《李健鏞的手勢語言》)

在展覽現場,有一顆樹(作品《身體項》),樹根以及下方土層,如一個被透視的橫截面,藝術家將自然的一部分截取到美術館中,就像博物館中的文物也是對於歷史的一部分截取,將生命的表征展現出來。李健鏞來京布展時,看到計程車司機車內的盆景。李健鏞打趣道:這個盆景就像自己的作品,盆景在車內,車的太空體驗就被改變了,正如他將樹挪到美術館。

李健鏞

1942年出生於朝鮮黃海道,在朝鮮戰爭期間隨家人來到韓國。1969年,他與朋友創辦了藝術團體“太空與時間”(ST),並同時成為“韓國前衛藝術協會”(AG)的領軍藝術家之一。在創作了一系列事件性的特定場域裝置後,李健鏞以巴黎雙年展為契機,開始構思以自己的身體創作藝術作品,並於1979年聖保羅雙年展上贏得國際聲譽。他以一系列簡潔而引人深思的行為表演作品為韓國前衛藝術運動帶來了革新性的力量,奠定了他在韓國前衛藝術中的關鍵地位。

李健鏞個展

佩斯北京

2018年7月15日至9月01日

#素材致謝iWeekly周末畫報,中國藝術現場綜合整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