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正史記載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是誰?

文/趙心放

在中國歷史上,秦良玉是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獨個載入正史將相列傳(不是列女傳)的巾幗英雄。筆者認為她被譽為古代中國頭號女戰神當之無愧。

(一)秦良玉天資聰慧,加之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從小就出類拔萃,成年後按自己的心願選定夫婿

秦良玉(1573——1647年),苗族,字貞素,四川忠州人,出生於明末一個貢生家庭。父親很早就有天下不久要大亂的預感,因此從小就教她和兩個兄弟詩書字畫,演練陣法,訓練舞槍弄棒、騎馬射箭各種武藝。不知啥原因,一對夫妻生出來的三個娃娃,秦良玉稟賦超群,水準是“文翰得風流,兵劍諳神韻”,兄弟倆卻差了等級。

父親對秦良玉慨然歎道:你哥哥和弟弟都不及你喲,可惜你是女子,否則日後定能建功立業封侯。秦良玉慷慨而言:如果女兒今後能掌軍權,不遜色於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之女)和冼夫人(嶺南的少數民族首領)。

(重慶忠縣,秦良玉雕塑)

到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齡,父母尊重文武雙全的漂亮女兒意願,由她自個兒比武招親。那天來試一試的人不少,當然看熱鬧的人更多。有個早就把秦姑娘對上號,曾帶著厚禮來提親被拒絕了的土司,心不死喲早早趕來碰運氣。比武的過程就不贅述了。

秦良玉慧眼識珠,相中了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後裔、石柱宣撫使(土司)馬千乘。萬歷二十年,兩人大婚後,夫妻同心協力,僅用幾年時間就訓練出來了一支驍勇善戰的“白杆兵”。在此期間秦良玉生下一子。

(二)秦良玉有勇有謀,在平叛中立功,受到上級表彰和朝廷提拔

萬歷二十六年,播州宣撫使反叛,朝廷詔令李化龍總督四川、貴州、湖廣各路地方兵馬平叛,秦良玉夫妻率領3000名“白杆兵”應詔。由於“白杆兵”擁有特殊武器裝備,進行過系統的山地作戰訓練,加之戰術靈活多變,打得叛軍望風披靡,被迫設下五道關卡,退守播州城。

(以下為一組古代女將軍的影視形象)

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秦良玉率“白杆兵”輕鬆攻下第一關,並生擒了守將。總督李化龍十分驚奇,平叛後贈鐫有“女中丈夫”四個大字的一面銀牌給秦良玉,以示表彰。

萬歷四十一年,馬千乘因不願行賄得罪宦官,冤死獄中。朝廷查明真象後,鑒於秦良玉作戰有功,命她繼任丈夫的官職。秦良玉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就任後認真履行職責。

萬歷四十四年,永寧土司奢崇明叛亂,借奉詔援遼的名義率數萬人馬與其女婿樊龍裡應外合佔據了重慶,並發兵圍攻成都。由於同為相鄰地區的土司,奢崇明派人攜大量珍寶來石柱與秦良玉“通好”。

秦良玉立斬賊使,派遣秦邦屏及其二子率一支“白杆兵”溯流西上,忽然抵至重慶南坪關,扼製叛軍歸路,並趁叛軍天黑防守松懈,突襲叛軍駐於長江和嘉陵江上的水軍,盡焚其舟。與此同時,秦良玉另分兵守忠州,馳報夔州官軍密防瞿塘天險,阻擋叛軍沿江東下。

當時川東一帶諸土司皆收受了叛軍賄賂,處於觀望之中,秦良玉率“白杆兵”向叛軍主動進攻,連獲紅崖墩大捷、觀音寺大捷、青山墩大捷,不久就平叛成功。明廷敘功,授予秦良玉總兵一職,她的兄弟和子侄皆獲擢升。

《明史》讚她: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

(三)秦良玉率“百杆兵”兩次應詔衛邊勤王,奮勇殺敵,功勳卓著,崇禎皇帝賦詩嘉勉

滿人建立後金之後公開叛明。46歲的秦良玉與兄弟、兒子應詔率3000名“白杆兵”,日夜兼程北上衛邊。在萬歷四十八年的渾河血戰中,秦良玉的哥哥戰死,弟弟身陷重圍。

秦良玉聞訊親率百名“白杆兵”殺入重圍,拚死救出弟弟,奪回哥哥的屍體。嗣後朝廷任命秦良玉為守山海關的主將。山海關是通向內地的必經之路,後金屢次派兵攻擊。秦良玉有勇有謀,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不為所激,加固工事穩妥防守,敵軍始終無法得逞。

有一天秦良玉的兒子巡關時,被敵軍的流矢射中一目,他忍痛拔出箭鏃,向敵人射去,連發三箭射死三人。後金頭領大為震懼,從此不敢輕易再到山海關挑釁。明嘉宗深為感動,賜秦良玉二品官服,封為誥命夫人,重賞“白杆兵”全體將士。山海關戰事暫時平息後,秦良玉率部返回石柱。

崇禎三年(1630年),皇太極率十萬清軍繞道長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連克永平四城,進抵北京城外,明朝廷大震。秦良玉得到十萬火急的勤王詔書之後,拿出全部家產作為軍餉,即刻提兵星夜兼程赴難,直抵宣武門外屯兵。

當時,接詔先後而至的各路勤王官軍共二十餘萬,但都畏懼清軍的狠武,沒有那個將領敢帶頭出戰。秦良玉卻無所畏懼,親率僅數千人的“白杆兵”主動首先出擊。清軍在以前的渾河血戰中,領教過這些身體矮小手持超長銳矛士兵的厲害,因此內心先自膽怯,加上後來明軍中的孫承宗老將軍等率本部人馬配合出戰,最終迫使皇太極連棄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撤圍而去。

北京解圍之後,崇禎皇帝十分感慨,專門在皇宮召見秦良玉,誥封一品夫人,加封太子少保,掛鎮東將軍印,賞賜彩幣羊酒,並賦詩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其二:

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

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埸萬裡行!

其三: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其四:

憑將箕帚掃胡虜,一派歡聲動地呼。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崇禎皇帝在位時間不長,且內憂外患不斷,很少有閑情逸致吟詩作賦,僅有贈秦良玉七絕詩和贈楊嗣昌五絕詩傳世。如此殊榮,可見秦良玉的功績之巨!

(四)文末筆者補白

史載秦良玉率軍赴北京勤王,“馭軍嚴,秋毫無犯”,駐扎在如今北京宣武門一帶的四川營胡同。後人為緬懷她,曾在當地建了一座牌坊,上書“蜀女界偉人秦少保駐軍遺址”。四川營胡同附近的十幾條棉花胡同,就是她當年安排隨軍女眷紡棉織布的地方,清代曾有人到此尋蹤作詩追憶。

筆者深為感慨的是:秦良玉的戰力不屬於國家正式的軍隊編制,一應武器裝備和軍需供應,兵員招募和死亡傷殘人員的安埋救治均自理。竭盡一隅之地的人財物力,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全力救助國難,耿耿忠心彌足珍貴矣!

(傳說中的白杆兵)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曾從事多類工種和多種企業管理工作。近年來發表的小說、散文、詩詞、兒歌散布於網絡和本地的報刊。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