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 2015 版

自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研究 (DCCT) 和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UKPDS) 等糖尿病領域的裡程碑研究發表以來,大量循證醫學證據充分證明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風險。血糖監測已成為現代糖尿病治療" 五駕馬車" 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成為調整醫師治療策略的依據,也在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改變生活方式及降低低血糖和晚期併發症發生風險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被學術界譽為自胰島素髮現後糖尿病領域的主要成就之一。近 30 年來,血糖檢測技術和手段取得了飛速發展。毛細血管、組織間液甚至淚液葡萄糖都可成為檢測對象;監測時間可從時間點到連續 3 d 以及反映 2~ 3 周或 2~ 3 個月平均血糖水準;糖化血紅蛋白(HbA1c) 檢測實現了標準化。方便、快速、準確是血糖檢測技術永不停歇的追求。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準和糖尿病治療水準差別巨大,血糖監測的使用現狀也參差不齊。

一方面,對北京、汕頭兩地 1 型糖尿病患者的橫斷面研究––3C 研究發現,1 型糖尿病患者日平均血糖監測不足兩次。對此需要加強教育,告知醫師和患者有效的血糖監測和治療策略調整可降低低血糖和遠期併發症風險,降低糖尿病引發的致死致殘,大幅度降低醫療開支。

另一方面,在基層醫院也出現了不管患者血糖水準和用藥方案,一律採用連續血糖監測而血糖控制依舊無法改善的現象。須知血糖監測目的是改善臨床行為和結局,單純的記錄血糖數據本身並沒有意義。因此醫師應該明確了解不同方法監測的意義,針對需要解決的臨床問題採用合理的監測組合,製訂系統、規範的監測方案,並依據監測結果改進臨床決策。應避免盲目的、無計劃的血糖測定,避免一味追求新技術、新方法而給患者帶來的經濟負擔。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致力於推動我國糖尿病防治的標準化進程,將依據最新的循證醫學證據和我國糖尿病防治臨床實踐不斷更新完善本指南,加強指導性和實用性,從而提高我國整體糖尿病防治水準,造福廣大患者。

下載全文:

文章來源:中華糖尿病雜誌 2015 年 10 月第 7 卷第 10 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