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腦梗「救命恩人」找到了,每天泡幾朵,清除血管垃圾,血管不堵了

隨著年齡的遞增,特別是45歲以後,身體的器官也在不斷的衰老,再加上平時不良習慣對血管的摧殘,更易患上腦梗。

腦梗是由於腦部血管出現閉塞或者堵塞,導致大腦缺血缺氧嚴重,誘發的腦細胞死亡。

因其有著發病率高、複發率高、殘疾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成為了威脅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4高殺手」之一。

醫生提醒:飯後常做3件事,堅持1月,勝吃「一把」溶栓葯

1、散步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99」。

人在剛吃過飯以後,血糖的含量會持續升高。所以,飯後適當的運動可以消耗體內的部分能量,有助於糖類的代謝,從而維持血糖正常,降低腦梗的病發率。

2、按摩腳底

腳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它含有大量的穴位。飯後按摩腳底,能夠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

按摩方法:把腳彎曲用大拇指按摩穴位,刺激腳部的反射區會加快新陳代謝,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全身各系統生理功能重新充滿活力。

3、揉揉脖子

吃完飯後,身體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此時,血液循環會加快。

雙手搓熱,按摩脖子兩側,可以緩解脖子處血管硬化的情況,增加大腦的供血量。

建議:每次按摩30次左右,速度可以稍快。

若出現4個癥狀,小心是腦梗上身,及早就醫

1、視物模糊

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

當患者發生腦梗死時往往會出現眼睛視物模糊,主要是頸內動脈系統的分支眼動脈受累時,可以有單眼一過性失明,偶爾成為永久性視力喪失。

2、偏側麻癱

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來說,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調查研究顯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的3-5年,約有半數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3、哈欠連綿

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

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到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4、一過性黑蒙

突然出現眼前一黑,看不見東西,數秒後或數分鐘後恢復,還伴有噁心、嘔吐、頭暈等意識障礙。

研究數據顯示,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有11例有頸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少吃3種食物,減少腦梗發作風險

1、鹹菜

鹹菜因其食用起來比較方便,且價格便宜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但是這些食物中的含鹽量比較多,經常食用會導致血壓升高,影響血液正常的循環誘發腦梗的病發。

2、蛋黃

蛋黃屬於高膽固醇食物,高血脂患者是萬萬不能碰的。

攝入過量的膽固醇,會導致體內膽固醇含量過多,過多的膽固醇吸附在血管降壁上會降低血管彈性,同時還會阻礙血液循環,腦梗病發的疾病率會大大增加。

3、高糖飲食

甜品可以稱之為"甜蜜的毒藥"。

過量的攝入會導致,會刺激大腦神經,從而導致腎上腺素分泌過多,血壓會隨之升高,高血壓是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之一。

預防腦梗,注意做好3件事

1、補充營養元素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重要因素。體內有機物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就好比機械加工過程產生的碎屑,對血管有很強的破壞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損傷,就更容易沉積膽固醇,就好比坑窪的路面容易積水一樣。抗氧化劑,說白了就是具有抑製體內氧化過程的物質。

抗氧化劑含量豐富的食物有:油脂類(橄欖油、向日葵油、油菜籽油)、綠葉蔬菜、西紅柿、柑橘類水果、堅果等。

除了吃以外,還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劑的食材,我們可以泡水喝,像各種綠茶、白茶、石斛、元芙菊等,堅持飲用,也能降低血脂、軟化血管。

其中元芙菊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硒元素,還含有三萜類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營養物質,曬乾後泡水喝,有助降低血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保持血管彈性。

在我國,元芙菊主要產自河南雲台山,有去雲台山旅遊的,不妨帶點兒回家。

2、戒煙限酒

吸煙和飲酒是導致腦梗的兩個主要因素。

吸煙讓人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感,戒掉雖然很難,但是不戒,對身體損傷很大。

吸煙會對血管造成很大的損傷,會降低血管內攜氧量,加速血管內組織老化,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促使血栓形成,從而誘發血管疾病。

喝酒,看似很健康的一件事,但對"三高"患者來說,盡量戒掉!

酒精會使血液循環加快,血壓升高,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臟輸出量增加,也會促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發。

3、不要「拖」

患腦梗塞以後,首先應該立刻去醫院治療,而不是因為有些人覺得癥狀比較輕,自己吃點葯就可以好了。

?

在治療腦梗塞裡面有一句話,叫做時間就是大腦,治療得越及時,能夠救活的腦細胞就越多,病人的恢復就越好。

到醫院去就診以後,醫生可以幫助病人發現一些引起腦梗塞的危險因素並進行控制,比如病人可能存在隱性的高血壓或者糖尿病,患者以前不知道,這次通過醫院的一些檢查和治療都可以了解,對於以後的預防是非常有幫助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