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又怪賈躍亭?“網約車鼻祖”易到臨近年關半價賣身

導讀:易到存在的問題,遠不止缺錢、站錯隊、錯過市場機遇這幾點,其複雜的管理層和團隊關係,也是影響具體戰略的要點,而這些都是影響“易到接盤俠”出現的因素。

作者:孫洪 | 文章來源:iFeng科技(ifeng_tech)

一個朋友圈、一封股權轉讓聲明,再一次讓易到回到輿論的風口。只不過,這次的消息,給早已脫離互聯網輿論場、積累了滿身傷痕的易到又添了一層悲涼。

從2017年年中接手易到後,韜蘊資本創始合夥人兼CEO溫曉東一直很低調, 除了之前承諾解決司機提現問題外,幾乎沒有過正式的對外發聲。然而,在一年半多之後,溫曉東發布了一條朋友圈,內容的主題卻是“甩掉”易到。

聲明稱,韜蘊資本正在向全社會公開出讓易到股權,其透露接手易到近2年時間為其解決了約60億元債務問題,公司已經很難再持續投入,於是決定以低於從樂視及賈躍亭處獲取成本全部或部分轉讓易到股權。

仔細一點可以看到,在聲明的字裡行間還掩藏了一句話,“現在我們願意以一半的價格出讓易到股份”。

可以看出,這份聲明暴露了易到存在的最大問題,仍然在於資金,接手的韜蘊資本在前期大量投入之後,已經很難再繼續投入資金。而易到此前的致命“伴侶”樂視給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仍在持續。

再爆致命痼疾

近一年多時間,易到出現在公眾眼前的多數原因都是因為司機提現難問題,偶爾會出現再次易主、裁員等消息爆出。引起吃瓜群眾廣泛圍觀的,便是2個月前的那一出高管內訌鬧劇,扯出了易到存在的資金難之外更多不為人知的劇情。

外界一直都知道易到存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但一直都是一知半解,直到1月21日這一直聲明,把易到的財務狀況徹底暴露在公眾面前。

聲明稱,2017年6月,韜蘊資本從樂視及賈躍亭處接手易到,賈躍亭承諾易到整體負債不超過23億人民幣,以及中泰創展通過易到提供給樂視的14億欠款無需韜蘊承擔。韜蘊在2017年6月30日,向易到提供首批6.3億款項,用於解決司機提現問題。

據韜蘊資本法務總監孫樹明透露,韜蘊接盤易到是一次承債式交易,承接23億元的債務,並且提供6-7億元的現金用於司機提現。也就是說,韜蘊接手易到的合計對價約是30億元。

但根據韜蘊給出的資訊,截止2018年12月,對比初始值韜蘊已經幫助易到降低負債近30億、降低用戶餘額近12億、提升淨資產26億。其中,易到現有34億負債中28億為韜蘊向易到的墊款。也就是說,韜蘊在接手易到不到兩年時間替其解決了近60億債務問題。

實際上,易到從2017年起,就頻繁爆出司機無法提現的消息,以2017年4月到2017年7月為例,幾乎每兩三個月就會曝出一次這樣的問題。根據公開資料及韜蘊官方的消息,韜蘊已經累計為其投入上億資金用於解決司機提現問題。

這位司機補充了一句,“其實我也挺擔心的,擔心提不出錢白跑。但在易到賺得相對多一點,再者我的車沒那麽新,在易到能算上專車,到滴滴就只能跑快車。”

此外,易到2018年又爆出拖欠供應商款項的問題,而此前以為債務並沒有那麽多的溫曉東也做出過承諾,會替供應商們結清款項。然而,後來韜蘊發現,易到好似一個無底洞,他們很難填平。

不難看出,易到的致命痼疾“錢荒”一直以來從未遠離。

如何走向墜落

很多人談到國內網約車,可能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滴滴。其實,易到才是國內網約車真正的鼻祖,比滴滴還早2年誕生。

易到在成立之初,便拿到了真格基金徐小平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帶著明星投資機構的光環,以及創新的商業模式,易到在一年後便順利拿到了A輪。這一輪參與進來的有晨興資本和美國高通,投資額為數千萬美元。這在當時的國內互聯網領域,也算得上比較大的融資額,足以證明易到在那時那刻的價值。

2013年4月,易到獲得寬頻資本、創新工場、晨興資本以及高通的1500萬美元B輪;同年12月,易到再次獲得攜程領投、DCM中國跟投的6000萬美元C輪;2014年9月,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參與了易到數億美元D輪的融資。從融資情況看起來,易到也算順風順水。

然而,問題卻在不知不覺間接踵而至。

一方面,資本逐漸向其他平台傾斜,易到拿到的錢越來越少,再加上引入了樂視這一股東。從上述的融資經歷來看,易到和滴滴在2014年年底之前的融資節奏和金額都比較類似,而2015年便成了二者的分水嶺。

據了解,2015年10月樂視向易到投入7億美元,樂視汽車獲得了易到70%股權,成為易到控股股東。據當時的消息稱,易到估值已經達到170億美元。然而樂視的進入卻成了易到夢魘的開端。

易到創始人周航也曾在自己的新書當中提到過,看到對手融資後,團隊很受傷,越來越沒有戰鬥力。而他所提到的創業時候犯過的一些錯誤,也可以跟在關鍵時刻引入不合適的投資者有關係。

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充足彈藥,溫吞的策略失去了搶佔市場的最佳時機。余目告訴鳳凰網科技:“易到在2014年到2016年的市場擴張期太過保守。”

無論是北方的滴滴,還是南方的快的,都用極其簡單粗暴的燒錢補貼方式大肆掠奪著國內剛開始增長的網約車市場份額。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告訴鳳凰網科技,當時滴滴和快的的比拚,動輒10億的補貼甚至讓馬雲和馬化騰都感到了焦慮,於是在2015年2月14日,雙方啟動了合並計劃。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滴滴和快的的比拚燒出了一個巨大的份額,易到則在後面小心跟隨。而滴滴快的合並之後,滴滴一家獨大,易到躺著拿到了2016年網約車行業第二名的排位,根據中國IT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中國專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易到當時的市場份額為3.6%。

但Uber在中國市場的進入和退出,再一次鞏固了滴滴的市場地位,拉開了與易到等平台的差距。易到由於對燒錢大戰判斷失誤、猶豫不決,導致錯失良機,一點點被其他平台蠶食份額,逐漸淪為行業的配角。

需要注意的是,易到存在的問題,遠不止缺錢、站錯隊、錯過市場機遇這幾點,其複雜的管理層和團隊關係,也是影響其一步一步具體戰略的重點。

等待接盤俠?

回過頭來看韜蘊想“甩掉”易到的想法,有多大實現的可能?

不止一位出行行業人士對鳳凰網科技表示了“並不樂觀”的看法。一位網約車平台市場總監告訴鳳凰網科技:“網約車行業就是個無底洞,需要不斷的投入,才能在市場上有一定存在感。”

然而,不斷投入能夠獲得的,也可能只是存在感,而不一定是可觀的市場份額。尤其是以易到目前的情況,很難做到持續不斷地投入。韜蘊方面也坦言:“在網約車這種講究布局的產業當中,韜蘊的能力猶如滄海一粟,尤其是在近期整體融資市場不甚景氣的情況下,韜蘊亦難以再向易到進行持續性投入。”

上述寶馬車主告訴鳳凰網科技:“最近易到的單子越來越少,以前一天20多單,現在一天就7、8單,下午四點多差不多就可以收車回家了。”這也可以從側面表明,易到的市場需求在不斷降低。

而且,需要強調的是,根據聲明資訊顯示,易到資產負債變動情況,其中總負債方面,2017年6月約為64億元,2018年12月約為34億元;淨資產方面,2017年6月約為負47億元,2018年12月約為負21億元。

也就是說,接盤者從韜蘊手裡接過來的,不僅是易到目前已經開通的100多個城市,60多個牌照,數千萬注冊用戶以及數百萬注冊司機,還有30多億的負債。看到這樣的情況,即使以15億元的價格接盤,“附送”的負債也足夠讓人望而生畏。

此外,目前國內網約車行業的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定,嘀嗒、神州、曹操、首汽甚至美團,都是滴滴90%以上份額之外的分食者,行業競爭仍在繼續,缺少彈藥補給的平台很難翻身。

巨額的負債,錯綜複雜的股權關係,以及殘酷的市場環境等等,這些都決定著易到難等接盤俠。(本文來源於iFeng科技,作者孫洪,IT大佬已獲得作者授權、經IT大佬編輯發布,文中觀點為作者觀點、不代表IT大佬觀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