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睡覺為何會「驚跳」?關於寶寶睡眠的那些事兒,你應該知道

兒科醫生鮑秀蘭
有愛就有一切寶寶的睡眠,一直是家長關心的。睡眠中也有很多問題一直困擾著父母,比如寶寶的睡姿問題,是趴著睡好呢?還是仰臥位睡好呢?寶寶睡眠中經常出現驚跳現象又是什麼原因呢?我們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

01

1歲前最佳睡眠姿勢為仰臥位

對於小寶寶的睡姿,家長們總是很糾結,到底是哪種姿勢好,作為權威機構美國兒科學會,給出了權威的答案:1歲前睡眠姿勢為仰臥位,不管是在白天還是夜間,無論足月兒還是早產兒。因為仰臥位可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征和其他睡眠相關的嬰兒死亡風險。外界一直流傳一種說法,認為嬰兒在仰臥時比其他姿勢更容易發生窒息,實際上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一觀點,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仰臥的姿勢入睡時對健康的嬰兒有害。患有胃食管返流的嬰兒也應該採用仰臥的姿勢。只有在特珠情況下,比如某些嬰兒做了背部的手術,還是應採用俯臥的姿勢。

白天清醒時多趴臥每次說到仰臥位睡眠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擔心扁頭的問題。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南裡也的確兼顧到了這個擔憂,依然建議在孩子清醒多伏趴,不僅可以幫助練習抬頭,增加頸肩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時也減少扁頭之類體位性頭型異常的擔心。

02

寶寶睡眠中大多數驚跳是正常現象

有些寶寶有驚跳現象,一出現驚跳就醒了,不了解的家長還以為是寶寶病了,其實這通常問題不大。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常在入睡後局部的肌肉會有抽動現象,尤其手指或腳趾頭會輕輕顫動,或是受到輕微刺激如強光、聲音或震動等,會表現出雙手向上張開,很快又收回,有時還會伴隨啼哭的「驚跳」反應。這是由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成熟所致。有驚跳和抖動是正常現象。

寶寶驚跳的應對方法

1、當寶寶出現驚跳時,只要家人用手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比如按住胳膊,就可以使他安靜下來,繼續入睡。

2、家長可以用小包被將寶寶包裹起來,上肢包在包被內,這樣可使寶寶睡得更安穩。即使是白天睡覺,最好也要拉上點窗簾,不要讓陽光直射到寶寶臉上。

3、寶寶出生後15天,應常規給寶寶服用維生素D,每天400部門,有利於神經系統穩定。母奶中缺乏維生素D,所以必須要另外補充。如果是配方奶餵養,可以計算進食配方奶量中維生素D的含量,如不足,應服用維生素D製劑補充。早產兒出生後就可補充,前3個月每天補充800-1000部門,3個月後常規補充每天400部門。

如果寶寶出現了頻繁而有規律的抖動或兩眼凝視、震顫,或不斷眨眼,呼吸不規則、皮膚青紫,面部肌肉抽動或全身抽動等癥狀時,應及時送醫診斷,排除神經發育的問題。

寶媽提示:

哄睡寶寶後,當把寶寶放在床上時,要呈仰臥位放下。有些運動發育先進的寶寶,在3個多月就會翻身了,寶寶可能出現側睡或者趴睡,家長不用刻意把孩子翻回來,但需要保證孩子身邊沒有毯子、枕頭、毛絨玩具、保護墊之類物品,以防堵住寶寶的鼻口影響寶寶的呼吸,增加孩子窒息風險。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往期精彩回顧▼

| | | | |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