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豐田比亞迪聯合開發,純電動汽車市場格局或將重新洗牌?

近日,比亞迪與豐田簽訂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車型以及所需的動力電池,這些車型將在2025年前投放中國市場。

相比於大眾在國內強勢導入MEB平台並新建相關工廠,原本在純電動領域不緊不慢的豐田最近加快了進軍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步伐。但與大眾不同的是,豐田選擇通過與比亞迪的合作,寄希望於更加深入的本土化策略,來贏得後發製人的優勢。

為何豐田之前不願意all-in純電動車?

作為全球盈利能力最強的跨國車企以及銷量冠軍寶座的有力競爭者,豐田在傳統節能車型、混合動力車型以及燃料電池領域,都具有較強的工程研發及實際運營經驗。唯獨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卻鮮有過人之處。豐田之所以不願意大力投入的原因在於:

一方面,純電動車受到電池技術能量密度不足的製約,使得電動車在續航裡程以及充電時間方面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如果一味提高能量密度,將導致車輛的安全性受到挑戰,之前屢屢發生的電動車自燃事故,正是電池能量密度過高惹的禍,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不足,也讓消費者需要對業已養成的駕駛習慣做出重大改變。

另外一方面,車載動力電池成本居高不下,這不僅對主機廠自身的盈利產生挑戰,也會影響到消費者在二手車置換時的保值率問題。因為二手車上的動力電池往往已經到了需要更換的時間點,而巨大的電池更換成本會極大地影響到電動車在二手車市場上的價值。

因此在政策沒有明朗之前,一貫謹慎的豐田是不會輕易投入到這樣一個風險較大的領域來。

豐田找到開拓國內電動車市場的捷徑了嗎?

如今豐田加速純電動領域布局,也是為了迎合國內大力推進純電動車發展的國家政策。選擇與比亞迪合作,豐田可謂走了一條捷徑。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其推出的數款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車型均有不錯的銷售成績。整車之外,比亞迪也是國內車載動力電池的重要供應商,具有完備的知識產權以及核心工程開發能力。

與比亞迪的聯合開發,其實倒並不是所豐田的純電動技術不如比亞迪,筆者倒是覺得,豐田此舉正是可以借鑒比亞迪在國內運營電動車方面的經驗,包括中國消費者的駕駛習慣、如何平衡續航裡程與能量密度之間的關係、電池的安全措施等。有了比亞迪這些寶貴教訓的加持,可以讓豐田自己的電動車產品在國內遇到的阻力最小。

比亞迪之外,豐田最近也和比亞迪在國內車載動力電池最大的競爭對手寧德時代簽訂了聯合開發的協議。一舉將兩家國內動力電磁巨頭攬入懷中,不僅是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商業思維的驅動,更是希望能夠深入了解國內純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的研發能力,為未來謀求在技術上的提前布局和車型投放的前瞻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比亞迪該如何借好豐田這場東風?

對比亞迪來說,和豐田聯合開發最大的一個收獲將在於,日後這些新車型將使用豐田的品牌。這從側面驗證了比亞迪在電動車領域的工程開發能力得到豐田的驗證,無形中為比亞迪打了一個大大的廣告。但比亞迪也要充分吸取之前與奔馳合作的經驗教訓。之前的騰勢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比亞迪不能奢望透過這樣的合作就能全盤學習到豐田的技術,進而反哺自身旗下品牌的銷售。相反,比亞迪是要在和豐田的聯合開發中,了解到豐田工程體系的領先之處,特別是用豐田整車的認證方法來捶打自己研發的產品。以更高標準開發的車型和電池,才能讓比亞迪成為中國自主品牌車企中,受人尊敬的車企。

豐田的野心,從打好“中國牌”開始?

純電動之外,豐田也向國內車企或者核心零組件公司轉讓了一部分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希望在國內謀求更大市場份額的野心昭然若揭。特別是隨著混動技術轉讓給科力遠之後,國家在新的雙積分政策修訂稿中就提出了“低油耗”車型的積分計算辦法,可見也是提前踏準了政策的步點。

當前全球較大的三個汽車市場,分別是中國、美國和歐洲。豐田如今在美國的地位不可撼動,在歐洲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的壓力較大,因為唯有在中國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市場份額,才能坐穩自己全球汽車霸主的地位。未來,我們期望看到豐田對於中國市場投入更多的重磅炸彈!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何曙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