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半月談:入園難、入園貴!一紙文件難治入園頑疾

導讀

入園難、入園貴是群眾長期反映強烈的問題。2017年全國學前教育調研結果顯示,一些地方城鎮小區沒有按照相關標準和規範配建幼兒園,有的雖然建了但沒有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是造成城鎮“入公辦園難”“入普惠性民辦園難”“就近入園難”的重要原因。

針對這一問題,今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聚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辦園等環節的突出問題,提出小區配套幼兒園應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

此後,這一工作在全國各地推進並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伴隨城鎮小區建設加快、生育高峰到來,一紙文件能緩解幼兒入園的結構性矛盾嗎?

武漢一家幼兒園舉行運動會 饒饒 攝

部分小區入園難稍有緩解

“公辦園保教費每月240元,比民辦幼兒園便宜多了。”今年春節後,位於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萬科翡翠玖璽花園的紅升幼兒園正式啟用。這讓業主萬先生輕鬆不少,“幼兒園建在家門口,又便捷又實惠,還是公辦,師資力量也有保障”。

紅升幼兒園是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所住宅小區配套移交的公辦幼兒園。園長孫雙玲說,該園由小區開發商負責建設,後期裝修、設施安裝等由區教育局承擔。“首批入園的有60名幼兒,優先解決萬科翡翠玖璽花園業主子女入園,如果學位有余,還將招收附近小區的業主子女。”

數據顯示,武漢2018年在園幼兒總人數為32.2萬,比上一年淨增2萬。面對日益增長的幼兒人數,武漢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公辦在園幼兒比例不足50%的區,住宅區配建幼兒園移交後,將由教育部門辦成公辦園,以確保今年武漢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以上。

廣州市不少區也優先將小區配套幼兒園辦成公辦園。例如,南沙區自2018年起將接收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全部辦成公辦幼兒園。白雲區堅持“當年接收、次年開辦”的原則,將新接收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優先開辦成公辦幼兒園,2017~2018年共增加公辦學位2430個。

安徽省發布《安徽省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方案》,明確教育行政部門要參與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驗收、移交等各個環節工作。

深入推進仍面臨多重難題

那麽一紙文件能否破解多年的入園頑疾呢?恐怕沒那麽簡單。

2018年3月,安徽合肥包河區廣視花園小區居民開始在網上投訴,小區已經交付使用3年,可配套幼兒園遲遲不開園,2000多戶居民的孩子無園可入。直到最近多方反映引起安徽省主要領導關注,該小區的孩子才能入園。

已經配套的小區幼兒園也存在高收費低質量的情況。4歲的彤彤在武漢一家美語國際幼兒園上學,該園是小區配套的幼兒園,每個學期的收費在3萬元左右。儘管收費不便宜,但彤彤奶奶對這家幼兒園依舊很不滿意。

“班上3個老師都不負責,有時孩子秋褲兩個褲腿穿在一條腿上,還經常生病。”

一些小區的配套幼兒園從規劃之初走的就是“高收費”路線。廣東東莞有的小區幼兒園收費每月每人達到4000元,保教費2000多元的幼兒園更普遍。即便如此,這些幼兒園也經常“一位難求”。

業內人士告訴半月談記者,有的地產開發商為了利益最大化,不願意把土地規劃出來建幼兒園和學校,就改以交納教育附加費等方式代替。還有不少房地產商把教育作為新的營利點,興辦容易賺錢的高收費幼兒園,其中很多是小區配套幼兒園。現在國家要求把這些幼兒園移交給政府辦成非營利性的普惠幼兒園,與地產商初衷相左,地產商比較抵觸。

東莞教育部門有關人員坦言,東莞部分小區配套幼兒園都已經辦了比較長時間,這些幼兒園當時定位為高端園,因此在裝修、師資方面都投入較大,轉型為普惠園有難度。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建得比較早的小區整體規劃時就沒有考慮建設幼兒園。後來雖然文件提出要求,但是各地執行起來沒有標準依據,比如多大規模的小區應該配建幼兒園,居民人數和範圍距離都沒有比較規範的要求,落實參差不齊。

作為學前教育發展的短板,師資缺乏也是影響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廣州某小區配套幼兒園園長說,招不到合適的老師是目前所有幼兒園面臨的普遍性問題。不是所有本科師范院校都開設學前教育專業,即使有規模也很小,不少學生還是調劑過來的,畢業後不願從事幼師行業。

西南大學教育政策研究所曾經對幼師缺口做過估算,到2021年,學前教育階段在園幼兒數將達到5750.82萬,需要專任教師383.39萬,保育員191.69萬,教師總需求量575.08萬。從2016年到2021年,一共需補充超300萬名教師,包括近200萬名專任教師和130萬名保育員。

成效關鍵看政府擔當和智慧

無論是移交後辦成公辦園或轉型為民辦普惠園,政府的投入都至關重要。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教授管華說,有些小區配套幼兒園在土地取得上並非劃撥取得,而是通過招拍掛取得,其產權不屬於共有,政府接手,需要補償業主損失。

而正在使用、運營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園方,如果是合法租賃、經營,轉為普惠性幼兒園,也需要政府提供補貼。廣州市番禺區民辦教育協會學前教育專委會理事長黃藝說,作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運營者,只有在生均經費、設施設備、維修等方面都獲得政府補貼後,才能在收費上實施限價,體現公益性。

儲朝暉等專家認為,真正落實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的要求,將考驗政府的擔當和智慧。

首先是要做好城市規劃,在城市規劃中要確定多少人口、多大範圍的區域內應有幼兒園,明確合適的辦園地方,對原有的設施如何改建,也需要系統考慮。

其次,財政性投入要更多傾向學前教育。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幼兒教育經費在總的教育投入經費中佔7.6%,財政性投入中幼兒教育經費不到5%,如果按要求80%建成公辦園和普惠園,這個投入遠遠不夠。

“文件要落實在制度層面。”湖北大學教授、湖北陽光教育研究院院長葉顯發說,國家這樣的文件不是沒有,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建立一個考核機制,政策才能落實到位,否則可能變成一紙空文。

來源:《半月談》2019年第9期

半月談記者:廖君 鄭天虹 周暢 | 編輯:李力

主編:孫愛東

編輯:鄭雪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