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民辦幼兒園市場遭“擠壓”?轉普惠園或直接影響教育質量

“民辦幼教投資者今年注定不好過……”2019年開年,就有從業者發出這樣的感歎。

《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乾意見》《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2018年11月以來,幼教方面的重磅政策頻頻“亮劍”。眾多幼教從業者考慮轉型普惠園的顧慮在哪?民辦營利性幼兒園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這個春節,民辦幼兒園從業者張正凱(化名)過得有點“鬧心”。

“我的園95%都是小區配套幼兒園。”張正凱是一位幼教領域投資人,還擔任西部地區兩家民辦幼兒園的法人和一家民辦幼兒園的園長。年前,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小區配套幼兒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雖然各地的實施細則還不明朗,但張正凱還是覺得不大樂觀。

有類似境遇的從業者不在少數。國務院2018年11月頒布的學前教育新規明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要達到80%,並禁止民辦幼兒園上市。加之2019年1月小區配套幼兒園不得辦成營利園政策的頒布,不少民辦幼兒園行業從業者在保持觀望的同時,帶有悲觀情緒。

部分從業者認為民辦園市場遭“擠壓”

在不少從業者眼裡,政策會導致幼兒園市場空間遭到擠壓。“在部分地區,如果政府指導價低,又沒有足夠的財政資金補貼,很多小區配套幼兒園面對前預售屋租、裝修等高運營成本,是難以繼續運營和生存的。”西南地區一位不願具名的幼教行業從業者表示。

記者在一個幼教相關微信群裡看到,從業者們聊起相關話題存在不少悲觀論調:“幼兒園關門應該是未來常見的現象。大家還是趕快止損,尋找新方向比較好……”

當代海嘉幼教集團副總裁宮照偉告訴記者,身邊已有同行做好“不玩了”的打算。

上述不願具名的幼教行業投資人判斷,最後生存下來的民辦幼兒園,可能是之前開辦時就做成了普惠園、部分房屋租金低、運營成本低的幼兒園,以及非小區配套的部分高端園和位置好、供需矛盾突出的民辦非小區配套園。

從政策本身來看,路並非是完全堵死的。教育部稱,不僅民辦園不會退出歷史舞台,相反,政府還會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辦園,積極引導和扶持更多的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

多名幼教行業從業者均認為,民辦幼兒園雖然生存空間變窄,但依然會存在。北京貞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張宇吉曾擔任北京一所民辦幼兒園園長。她告訴記者,去年政策頒布後,大量民辦幼兒園已經開始轉為普惠園,價格回歸到普惠園行列之中。

針對很多從業者擔心的轉型後會虧損的問題,北京卓華教育集團執行總裁卞月曾按照北京市當前的補貼標準算了一筆账,結論是,普惠園是可以達到微利的。“之前辦幼兒園可能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利潤,轉普惠後可能只有100萬的利潤。”此前一直投資並運營高端國際幼兒園的卞月告訴新京報記者,她打算接手一所普惠園來運營,“無非就是少賺點”。

轉普惠園或直接影響教育質量

“我園即將轉型為普惠園……”最近,家住北京豐台的王芸(化名)收到了孩子所在的小區幼兒園的通知。轉型後,王芸孩子每月的保教費用將大大降低。

民辦園轉型普惠園,就意味著收費極大降低,家長們對此是喜聞樂見的。不過,王芸也存在這樣的擔憂:轉普惠園後,教育質量是否會隨之失去保障呢?

多名幼教行業投資人和從業者均認為,營利園轉普惠園之後,盈利空間縮窄,經營成本降低,很有可能導致教育品質的下降。

“現在行業裡有不少是在炒概念。”宮照偉也認為,營利園轉普惠園可能會導致教育質量不同程度的下降,不過,具體要看不同幼兒園原本的教育質量是真高還是虛高。在張宇吉看來,當前有不少高端幼兒園主要把錢投在了硬體設施上,只是裝修漂亮,而在核心的課程和師資上與普通園的差異並不是特別顯著。

對行業內部分幼兒園品質的質疑似乎是業界共識。卞月稱,“現在很多園的關注點不在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和服務上,把國外的東西拿過來重新拚湊下,就變成自己的了,根本不清楚要把孩子們培養成什麽樣的人,只是關注一年能賺多少錢,這樣的教育企業必將被淘汰。”

民辦營利園轉普惠園後一定會導致教育質量的下降嗎?在卞月看來,這需要看國家補貼水準能達到什麽程度。

政府定價及補貼力度成關注重點

目前,張正凱還沒有想好是否把自己的幼兒園轉型成普惠園。“要看當地政府給普惠園定的收費標準以及補貼多少。如果會虧,就不打算做了。”

卞月也稱,普惠園達到微利的前提是政府的經費到位,如果補貼不到位,只靠學生家長繳納的學費,將很難覆蓋成本。

以上問題最終都指向一個關鍵性問題:政府定價和補貼到底有多少。

今年1月下發的《通知》明確要求,針對摸底排查出的問題,將按照“一事一議”“一園一案”的要求逐一進行整改。在這種情況下,“一事一議”“一園一案”過程中,政府給予多少補貼,成為不少從業者關注的重點。

在宮照偉看來,這是政策“留了個口子”。同時,各地具體的認定標準、補助標準和扶持政策還沒頒布,目前處於一個新老政策交替的不明朗階段,大多數同行都在觀望。

今年1月,北京市修訂了《市級財政支持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補助資金管理使用實施細則》,對普惠幼兒園不再分一二三級園差別補助,而是均按每人每月1000元給予生均定額補助。並明確提出對於非普惠園轉為普惠園的補貼標準:自2018年1月1日起,非普惠性幼兒園降低收費價格轉為普惠性幼兒園,按照3000元/生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用於彌補辦園成本支出。此外,非普惠園還可在正式轉為普惠園前向區教委申請一次性獎勵。

北京市是在教育部有關幼兒園的兩個重磅政策接連下發後,先行頒布具體補貼及認定細則的地區。根據教育部對進度的限定,“對於已經建成、需要辦理移交手續的,原則上於2019年6月底前完成;對於需要回收、置換、購置的,原則上於2019年9月底前完成……”其他省市距離靴子落地也不會遠了。

聲 音

未來,服務學前教育的周邊市場會很大,不止教材、軟硬體,還包括服務等“非直接保育行為的其他行為”,比如餐飲等。目前做這塊的較少,在大家都面臨轉型的情況下,轉得快將會佔領先機。

——上海行初教育服務機構創始人、律師 李春光

采寫/新京報記者 馮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