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益生菌到底有沒有用?

播放GIF

隨著菌群及微生物組與人類健康及疾病的關係日益受到重視,益生菌越來越得到了廣大醫生的認可與使用,其效果也越來越得到肯定,可以說益生菌的研製和應用是微生態學理論在臨床實踐中的最直接體現,一方面提高了一些疾病的防治水準,另一方面又極大地推動了微生態學的發展。

益生菌作為一類新型藥物,已經用於腹瀉病、炎症性腸病、慢性腸炎、肝膽疾病、過敏性疾病等的防治,取得了確切的效果。由此而出現的微生態製藥業蒸蒸日上,新的益生菌藥物仍然在不斷地湧現。與此同時,益生菌的臨床應用日益規範,目前全世界已經制定了許多益生菌臨床應用指南或共識,如世界胃腸組織(WGO)全球性指南《益生菌與益生元》(2011年)、Yale/Harvard工作組《對益生菌的推薦共識》(2015年)、歐洲兒科胃腸肝與營養學委員會(ESPGHAN)《急性胃腸炎中益生菌應用立場性檔案》(2014年)、世界過敏組織(WAO)McMaster大學指南《過敏性疾病預防:益生菌》(2015年)等。

我國自2010年起在第9版國家藥典中,首次增加了「微生態活菌製品總論」一章,納入了國內批準上市的20餘種益生菌藥物。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兒科學組2010年制定的《微生態製劑兒科應用專家共識(2010 年10 月)》是國內首個益生菌臨床應用的共識,2016年對該共識進行了更新,制定了《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中華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分會也在2016年制定了《中國消化道微生態調節劑臨床應用共識(2016版)》。

益生菌的作用機制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大量的動物或人體實驗、體內或體外實驗表明,益生菌用於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機制包括:

1

(1) 調節腸道菌群的構成,通過佔位效應、營養競爭、分泌抑菌或殺菌物質、產生有機酸、刺激sIgA的分泌等,阻止致病菌黏附和抑製致病菌的生長。

(2) 通過增加腸緊密聯接蛋白的合成,刺激和促進黏蛋白的表達與分泌,增強腸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增強腸道的屏障功能,防止腸道細菌和內毒素的移位。

(3) 分解膳食物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特別是酪酸和乙酸。一方面發揮抗炎症反應,另一方面為腸上皮細胞提供能量,維護腸上皮細胞的功能。

(4)調節固有和適應性免疫,包括激活TLRs、調節DC向抗炎症反應方向發展、調節Th1/Th2免疫應答、增加分泌IL-10和TGF-β的調節性T細胞的數量和功能、降低過敏原特異性IgE的水準等。

(5) 參與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K、煙酸和葉酸等維生素的合成;參與蛋白質、膽汁酸和膽固醇等的代謝。

儘管益生菌有以上諸多作用,但是針對特定疾病的作用機制仍然不完全清楚,其機制可能是綜合的。

益生菌藥物的特點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益生菌作為一類特殊類型的藥物,其藥理學特點是具有菌株特異性。菌株(strain)是指由不同來源分離的同一種、同一亞種或同一型的細菌,也稱為該菌的不同菌株,如青春型雙歧桿菌DM8504株、鼠李糖乳桿菌LGG株等。也就是說, 某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具有的效果並不代表所有該種或該屬的益生菌均具有這一效果,由於各個益生菌所含菌株的不同其效果不同,可以解釋為什麼在臨床上有的益生菌藥物治療效果好,而另一些藥物效果不佳。因此在選擇和評價益生菌藥物時, 應該關注各種藥物所含的菌株以及該菌株的作用和上市後的臨床效果評價。

隨著益生菌的廣泛應用,其安全性也受到關注,理論上益生菌可能存在以下4方面潛在的毒副作用:

①致病性並且引起全身感染;

②產生有害的代謝產物;

③引起過度的免疫反應;

④傳遞耐藥性。

但是實際上僅有與乳桿菌相關聯的心內膜炎、肺炎和腦膜炎,布拉氏酵母菌或枯草桿菌菌血症的個別病例報導,並且幾乎均發生在免疫功能嚴重受損、病情危重或有嚴重基礎疾病的病人,因此在這些病人使用時需權衡風險與受益。總體上益生菌是一類比較安全的藥物,迄今為止,在全球範圍內沒有益生菌引起嚴重毒副反應的報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