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了,亞馬遜!終究還是輸給了阿里、京東!

秘姐有話說:你如此有趣,讓我想再近你一點!!

互聯網魔咒,再一次應驗了。

4月18日凌晨消息,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亞馬遜計劃在7月中旬之前,關閉其在中國的國內市場業務,重點放在其在中國銷售海外商品和雲服務的業務上。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消費者不再能從中國本地第三方商家那裡購買商品,但他們仍然可以通過亞馬遜的全球商店從美國、英國、丹麥和日本訂購商品。

此外,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亞馬遜預計將在未來90天內關閉物流中心,並逐步減少對中國內銷商戶的支持。

不過,消息人士稱,亞馬遜在中國的客戶仍可購買其Kindle電子閱讀器和在線內容。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也將繼續運營。

4月18日上午,亞馬遜進行了回應。據最新消息,7月18日,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將不再運營。

1

退出早有跡象,戰線一直在收縮

2018年2月,據《財經》雜誌報導,網易考拉將合並亞馬遜中國海外購業務,雙方或采取換股方式。該交易由網易考拉主動發起並推進,於2018年年底簽約。

除了與網易考拉相互抱團之外,亞馬遜也在持續關閉國內運營中心。

據悉,亞馬遜最早在中國擁有15個運營中心,目前只剩下SHA2(上海運營中心)和寧波、中國香港等幾個保稅倉,去年年底,亞馬遜中國剛剛關閉了它的CAN4(廣州運營中心);且亞馬遜中國也不再為第三方國內賣家提供FBA服務(即亞馬遜物流賣家服務)。

去年,亞馬遜中國宣布,由於業務調整,自2018年8月30日起,亞馬遜中國將不再為第三方國內賣家提供亞馬遜物流賣家服務(FBA)。

有跡象表明,亞馬遜在中國的物流業務並沒能按照預期的那樣順風順水,而是逐漸開始走下坡路。

亞馬遜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亞馬遜在中國境內有13個運營中心(倉儲中心),全國1400多個城市區縣可實現當日或次日送達服務,全國設立5000多個自提點。

而根據媒體最新披露的數據,亞馬遜中國的庫存金額在2017年底比2016年同期下幅超過50%。亞馬遜中國的倉庫大面積壓縮,目前全國保留倉庫的還有5個城市:北京、成都、武漢、廣州、昆山。到2018年年底,隻保留北京、昆山和廣州。

這一切跡象均表明,這個國際電商巨頭正在不斷的收縮戰線。

其實,換個方向來看,投資君認為亞馬遜的退出是注定,這與他自身的發展模式有關。

2

為什麽說亞馬遜的退出時注定的?

對於亞馬遜退出的原因,就不得不從亞馬遜踏入中國的那一步說起了,我們先來看看亞馬遜在中國的發展史。

2000年5月,卓越網正式發布,最早是雷軍和陳年創辦。

2000年12月,上海站試運營,送貨上門服務範圍異塵餘生至華東地區。

2001年6月,卓越專賣店業務正式推出。

2002年3月,北京世紀卓越快遞服務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12月,正式開通電話訂購業務

2003年9月,美國老虎基金注資5200萬元。

2003年10月,卓越網京滬穗三地配送費降至一元,日訂單量突破12000單。

2004年8月,亞馬遜公司Amazon.com7500萬美元收購卓越網。

亞馬遜收購卓越,隨後並不是轟轟烈烈地變革,而是溫和地、按照其全球戰略改造卓越。

在收購完成一年多之後,開始啟用亞馬遜的數據庫系統替代卓越網以前的系統,這一替換過程歷經三年時間,使得亞馬遜中國的IT系統成為行業最為領先的系統。

2007年卓越才改名為“卓越亞馬遜”。

2011年,再次更名為“亞馬遜中國”,用了七年時間,才慢慢抹掉卓越的痕跡。

亞馬遜在中國一直不溫不火,不像其他電商那樣打價格戰,不瘋狂地投廣告,因此也沒能獲得京東、蘇寧那樣的快速增長。

亞馬遜中國秉承其全球戰略,不作為一家商務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發展理念,倉儲、物流所代表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才是電商長期競爭力。

2014年10月30日宣布,為迎接雙十一的到來,亞馬遜中國將主打國際品牌。從即日起,亞馬遜美國、德國、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開通直郵中國服務。此外,亞馬遜“海外購”服務開始試運行。

此後,一直不溫不火,被淘寶、京東等完全碾壓,沒有什麽聲音。

2019年,亞馬遜中國,選擇退出。

亞馬遜的退卻,在意料之中,但在退出的案例中卻不是唯一。

3

互聯網中國魔咒,國外巨頭無一幸免

從最早的1999-2000年,yahoo, aol, myspace, ebay進入中國並敗退,到最近的UBER匆匆到來又匆匆敗退。

YAHOO進入中國,先是收購3721,後是戰略入股阿里,最終,雅虎中國灰飛煙滅。

AOL進入中國,聯合聯想集團,推出FM365.COM,邀謝霆鋒代言,歷時兩年多,灰飛煙滅。

EBAY進入中國,收購易趣,主打C2C,後被淘寶完全趕超碾壓,敗退中國。

UBER進入中國,沒多久,中國區業務被滴滴收購,敗退中國。

GOOGLE於2010年退出中國市場,不再多說。

MSN, myspace等進來也是虛晃一槍,隨即敗退。

可以說,堅守15年的亞馬遜,已經是算是創下了一個存活的記錄。

4

亞馬遜,已失去話語權

易觀數據顯示,2018年2季度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佔比中,亞馬遜海外購佔比約為5.9%。天貓國際佔29.1%、網易考拉22.6%、京東全球購13.7%。

公開資料顯示,亞馬遜國內電商業務在輝煌時期曾達到20%,易觀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這一市場份額目前已跌到了0.6%。

在中國,電商越來越集中到幾家巨頭。2018 財年,阿里巴巴、京東成交額增長率分別為 28% 和 30%,均高於整個市場增長率。規模第三的拚多多增長 386%。

去年底,亞馬遜中國剛剛關閉了它的CAN4(廣州運營中心),目前只剩下SHA2(上海運營中心)和寧波、香港等幾個保稅倉,而對比亞馬遜最早在中國擁有15個運營中心而言,已經可有可無了。

亞馬遜在中國互聯網電商市場,僅剩0.6%的市場份額,已經完全沒有什麽存在感,這是其選擇放棄的重要原因之一。

5

亞馬遜敗在“不懂中國”!

中國區的失利,與亞馬遜僵硬的決策機制、或者說亞馬遜的傲慢不無相關。

當時雷軍跟陳年賣掉卓越之後,陳年留了下來,沒多久就離職了。

“我真正的失落來自收購結束後四五個月的時候,在做2005年新規劃時,我失落了。我發現要做一份符合你理解的中國市場的規劃太艱難了,因為美國人基本上不聽你的。”陳年跳出收購後至少繼續在卓越服務一年的合約,選擇提前離開。亞馬遜似乎也不太在乎創始團隊是否應當繼續留任,很快物色到了繼任者。

原摩托羅拉亞太區副總裁王漢華出任卓越總裁,之後成為亞馬遜中國區總裁。王漢華在這個位置待了七年,破了當時跨國公司中國區負責人任職時間紀錄,但過程更多的是苦澀。

貝佐斯曾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中談及自己如何避免其他國外互聯網企業在中國遇到的問題,他解釋說,這些公司之所以處境艱難,“是因為他們的中國管理團隊忙於取悅自己的美國老闆,而不是來自中國的顧客。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會犯錯。”

道理都懂,然而計劃避開的坑,還是準確的一個一個栽了進去。

亞馬遜在中國幾乎經歷了所有外資公司都會經歷的困境,踩上了繞不過的雷。比如: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職業經理人狼性不足,組織創新效率低下等。

亞馬遜中國區首任總裁王漢華,曾任摩托羅拉手機部門負責人,他曾拍板在電影《手機》中置入MOTO廣告,這一創舉開業界風氣之先;但在2009年底,王漢華面對手下人遞來的置入電影廣告的創意,隻說了一句:“如果這是我的企業,我能拍板我一定會做,但在亞馬遜,我做不了。”亞馬遜對任何一個活動都要求事先預測出結果,但這樣一個廣告置入會有怎樣的結果,亞馬遜中國區無人可以預測。王漢華隻負責亞馬遜中國的銷售,不負責運營和物流,即使想改變一個產品包裝也做不到。

2012年815電商大促,當京東、蘇寧、國美在價格上激烈廝殺時,亞馬遜中國全程置身事外。這一仗,最終成為電商行業的分水嶺,京東由此逐步確立在家電領域的優勢地位,其他家都走向下坡。

王漢華也曾公開表示,從2005年到2010年,亞馬遜中國的主要任務是,在過渡期完成從卓越系統向亞馬遜系統的全面切換。而從2010年起,亞馬遜中國將更多扮演亞馬遜在全球市場當中的一個運營中心,而不是地域的決策中心。

劉強東曾直指要害:

王漢華離任後的亞馬遜中國乏善可陳。中國區負責人兩年一換,這個職位某種程度上成了亞馬遜西雅圖總部和其他海外市場負責人的輪崗過渡選擇。好在跨境電商於2015年前後在中國興起,總部對亞馬遜中國作了徹底的戰略調整,從B2C逐漸轉向“亞馬遜海外購”,甚至還在天貓開起了旗艦店,友好地將曾經的競爭對手升級成重要渠道……

“如果中國區負責人都不能決定一件事,談什麽執行?你可以問問漢華,他可以說他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嗎?我可以做到。”劉強東早在2011年接受採訪時就預判了亞馬遜的弱點,他認為核心在於對中國團隊沒有信任和授權。

劉強東還曾表示,自己早前也在亞馬遜上購買過商品,但是物流太慢了,足足要讓用戶等兩天。“結果他們還管這個叫兩日達服務。”

他談到,“這要是放在中國,就會是一場災難,每一位消費者都會不滿意,因為大家都想 6 小時就收到快遞,兩天對消費者來說太長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遭受本土電商激烈的阻擊之後,亞馬遜中國給人整體的感覺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亞馬遜中國賣圖書賣不過當當,而3C家電通訊要屬京東、蘇寧,服飾百貨乾不過天貓淘寶和新崛起的拚多多。如果是拚服務速度,京東物流的效率也確實更加優秀。

對比下來,亞馬遜優勢淨失!

後知後覺的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曾經談道,亞馬遜對於中國市場不夠激進、投資不足、本土化不充分,此外,對於中國區團隊並沒有放手去經營,也是重要的原因。

一名亞馬遜中國離職人士今年2月告訴21Tech記者,亞馬遜中國的主導權很小,基本都是美國總部說了算。“大到戰略方向,小到頁面設計的功能,都需要總部審批。”

有多位亞馬遜曾經的用戶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吐槽,“亞馬遜頁面設置得還是偏歐美風格,體驗也並不流暢,”一位用戶表示,“在最開始使用亞馬遜APP時,我選好商品之後,找了好久才找到在哪裡下單,下單按鈕特別不明顯。”

此外,有用戶稱,早年亞馬遜要求用戶使用信用卡綁定支付,體驗亦不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

文丨來源:21Tech(News-21)、米宅海外(mizhaihaiwai)、中國基金報(chinafundnews)、中國經營報(chinabusinessjournal)

版權歸原作,若有異議,煩聯繫後台~!

本文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