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將人體分為九大體質,您屬於哪一種?

中醫養生講究分清體質來調理,按照身體寒熱虛實之分有9種體質,分別為1種平和,8種偏頗:有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特稟質、氣鬱質、血瘀質、痰濕質、濕熱質。

1、平和體質

表現為目光炯炯有神,聲音底氣足;脈象有力,節奏整齊;體重波動小,得病少;得病後,對治療的反應敏感,自我康復力強。

原則:不傷不擾,順其自然。

2、痰濕體質

表現為反應遲鈍,思維動作緩慢;容易發胖,身體怠惰沉重;上下樓梯腿如灌鉛,下肢經常腫脹伴噁心;常嘔吐黏液,胸悶;舌體胖大,舌苔偏厚等。

易感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營養過剩、飲食過鹹、不吃早餐、食速過快、多吃少運動等會促生痰濕體質 "

原則:健脾祛濕。

3、濕執體質

表現為口臭,汗臭,汗液發黃,面色發黃髮暗,油膩,容易感染性化膿,小便黃,經常大便乾結或黏膩、味道臭、牙齒比較黃,牙齦、口唇比較紅。女性則表現為帶下色黃,陰癢。

性情急躁易怒,也常見容易緊張、壓抑、焦慮;易感皮膚、泌尿生殖、肝膽系統疾病,營養過剩,辛辣飲食加重濕熱體質。

原則;疏肝利膽,清熱祛濕。

4、過敏體質

表現為鼻塞、流鼻涕、噴嚏不斷;渾身瘙癢、皮膚易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皮膚常用一抓就紅、無故痛癢等……

氣血不足,肌表不固,抵抗力不強;易患慢性鼻炎、鼻竇炎、咽炎、哮喘;或皮膚粗糙暗淡、疤痕體質、牛皮癬者。

原則:補氣益血,理通經脈。

5、陽虛體質

表現為形寒怕冷,精神不振,消沉,目光無神,沒有光澤;尿頻,夜尿多,經常腹瀉;容易筋骨關節疼痛僵硬,畏寒怕冷;面色白,頭髮稀疏不茂密,黑眼圈,口唇發暗等

畏寒怕冷地,耐夏不耐冬,身患每遇寒冷則發作或加劇的慢性病;易感悲傷,容易驚恐不安。

原則:不傷不損陽氣。

6、陰虛體質

多表現為「乾」「燥」,胃火旺,五心煩熱,常見眼睛、關節、皮膚乾燥澀滯,口唇又紅又乾,耳鳴,眼睛乾澀,咽喉乾燥;形體瘦削,身體靈活,精力好,眼睛比較有神,亢奮煩躁,入睡後盜汗。

脈象較快,情緒波動大,壓抑而又敏感;睡眠時間短,手腳心發熱並心燥不寧,營養過剩、服藥、常吃辛燥食物會促生陰虛體質。

原則:鎮靜安神

7、氣虛體質

表現為面色萎黃,口唇色淡,倦怠乏力,神疲氣短,少氣懶言,氣息輕淺,目光無神,形體消瘦,肌肉鬆弛,四肢乏力,慵懶疲勞,血壓偏低,頭暈,經常腹脹,排便無力等。

思慮過多,易感悲傷、易驚恐不安;不耐寒熱,對氣候的適應性差;營養不足,食速過快;身體過勞,用腦過度,大病、久病。

原則:補脾、健脾。

8、氣鬱體質

表現為情緒抑鬱,胸悶不暢,經常不由自主地嘆氣;面部表情多鬱悶、不開心、面色發黃,沒有光澤;女性月經前期會有比較明顯的乳房脹痛和小腹脹痛。

思慮過多,內向壓抑;情緒不穩定波動大。

原則:疏肝理氣,補益肝血。

9、淤血體質

表現為以疼痛為主的疾病,疼痛較為持久、位置固定;面色、口唇發暗,受寒、失眠時常出現黑眼圈;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眼睛鞏膜上常有脂肪沉澱,或常年有細小血絲,白晴渾濁

表情抑鬱、呆板、面部肌肉不靈活;容易健忘、記憶力下降。飲食過鹹、常食寒涼、七情不調、傷筋動骨、久病不愈會促生淤血體質

原則:疏肝活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