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紅樓夢》裡賈雨村和林如海的官職,看清代的賦稅制度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中,平兒因賈璉被賈赦打了,到薛姨媽處討要傷藥,在寶釵面前大罵賈雨村,說出了一宗涉稅案件。說的是賈赦看中了石呆子的幾把舊扇子,想買下來,但石呆子就是不賣。賈雨村知道後,便以權謀私,誣陷石呆子拖欠了官銀,拿他到衙門裡去。所欠官銀,變賣家產賠補,把這扇子抄了來,送給了賈赦。

這裡所提到的“官銀”,即指清政府徵收的稅款。為方便入國庫管理,必須刻下官銀標誌的字樣或圖案。官銀在民間是不能使用的,如果使用是要處死刑的。官銀主要用於軍餉、官薪、宮用、各地建設、賑災等支出。必須溶化成銀錠或者銀塊,才能流入市場。

賈雨村為討好賈赦,竟借由欠稅名義弄得石呆子傾家蕩產,人也不知是死是活。

那麽,賈雨村時期清朝稅款的徵收管理是個什麽樣子呢?

看一下賈雨村,書中有詳盡文章說明,其人是胡州人氏,祖上也是仕宦之族,但到他這兒根基已盡,只剩一身一口。後得姑蘇甄士隱資助,考取進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貪酷徇私被革職,又經林如海舉薦,攀上賈政,官複原職。此後官運亨通,先後擔任過應天知府、禦史、吏部侍郎、大司馬、京兆府尹兼管稅務。

這裡的“京兆府尹兼管稅務”,就是說他是京都的行政長官,並掌管稅收工作。因此,賈雨村手中權力極大。而誣陷石呆子只是賈雨村掌管稅收工作中的一個小插曲,其主要工作還是以推行“攤丁入畝”為主。

清廷的稅收主要以土地稅為主,第103回,賈雨村“一日出都查勘開墾地畝”,就是出去實地考察,準確掌握土地的數量,為實行“攤丁入畝”做準備。為什麽要推行“攤丁入畝”,這要從清朝建立起說起。

自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到公元1911年宣統皇帝退位,清王朝統治中國268年,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能維持如此之久,成功的理由有很多,其中清朝統治者實行的賦稅制度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滿人入關後,儘管清朝統治者為了恢復社會生產,緩和階級矛盾,采取了一些措施減輕農民負擔,但由一個半奴隸半封建社會直接進入封建社會,其稅制遠遠不能適應中原的統治需要。

清朝統治者認識到“一條鞭法”的合理性,於是拋棄其在關外的賦稅制度轉而繼承了明朝的“一條鞭法”。規定“天下田賦,悉照萬歷年間則例徵收”。

但不久,因“一條鞭法”本身的缺陷和執行不到位所帶來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稅收大減。為改變局面,康熙首推了“攤丁入畝”。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2月下發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詔書。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和“攤丁入畝”這兩項制度實行之後的結果是,中國人口激增。中國的賦稅制度經過了將近4000年的蛻變,終於結束了“稅出人丁”的人頭稅歷史(最富裕的宋朝也有因逃避人頭稅而溺斃新生兒的慘事),進入了完全對資產征稅的階段。

清朝康、雍、乾三朝堅持推行“攤丁入畝”稅制改革,是中國歷史上公平稅負行為的實際效果最為顯著的標誌性舉措,在中國賦稅制度的發展上具有積極意義。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全國人口1913.7萬人,財政收入白銀2844萬兩,人均負擔1.48兩;到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0年),全國人口已超3億,財政收入白銀4359萬兩,人均負擔0.1兩左右。

資產稅的主要目的“經濟條件相同的納稅人負擔相同金額的稅收,經濟條件不同的納稅人負擔不同金額的稅收”得到了完全徹底的落實,公平了稅負。客觀上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有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生長。

由賈雨村說到林如海。林如海,姑蘇人氏,祖上襲過列侯,前科探花,官至蘭台寺大夫,欽點出為巡鹽禦史。

都察院監察禦史奉命出巡鹽務時即稱為巡鹽禦史,全權管理鹽稅徵收,監督鹽商的專賣。清朝首任兩淮巡鹽禦史李發元說過:兩淮歲課當天下租庸之半,損益盈虛,動關國計。

巡鹽禦史是管理鹽務的官員,鹽商能否賺到錢都得仰仗巡鹽禦史。林如海被欽點出任巡鹽禦史,是個既有實權又有財富的要職。

對於食鹽,清朝繼續沿襲明朝做法,實行鹽、茶、鐵等專賣制度。清代鹽稅實行從量定額徵收,並根據不同產地生產成本的差別規定不同的稅額。鹽稅徵收項目主要分場課和引課兩大類。

場課有灘課、灶課、鍋課、井課之分;引課有正課、包課、雜課三項。場課是以生產場地或製鹽鹽戶為對象來徵收的“實物稅”,引課是按鹽引以運營商為對象而徵收的“流轉稅”。而林如海在揚州就是以徵收引課為主。

清代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土地收入,其次便是鹽課和關稅。如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歲入銀4854萬兩,其中土地稅銀2991萬兩,鹽課574萬兩,關稅540萬兩。鹽稅佔了全年總收入的11.8%。

這麽重要的一個有實權的官職,皇帝會隨便任用嘛?康熙就曾因為江寧織造郎中曹寅虧空,讓他兼任兩淮鹽務。

書中雖未對林如海的實際工作做過交代,但從歷代專賣制度實行以來的情形來看,皇帝一般都是交給親近的人來負責,或者確實是清官的。林如海屬於那種呢?但無論哪一種,徵收上來的稅款確實真金白銀入庫的。

“攤丁入畝”的推行以及強化專賣制度,極大地增加了稅收收入,客觀上保證了“康乾盛世”的物質基礎,大清王朝的輝煌少不了賈雨村、林如海等這樣的官吏的付出。

作者:張寶永,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