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準備登頂“688XXX”!科創板下的投行變革來了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薑鑫688XXX,順發發,且代碼逢4或13結尾可順延一位;甫一亮相的科創板證券代碼似乎在向市場傳遞其特殊寓意。

6月27日,科創板正式開板十餘天后,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688001)拉開了申購大幕。而緊接著,睿創微納(688002)、天準科技(688003)、杭可科技(688006)也將開啟申購。

衝刺攀登階段,市場各方參與者的熱情與日俱增。

“參加過很多次科創板相關主題的活動,公司內部也開過研討會,(科創板)比較熱,整個市場都在關注”,在一次與科創板相關論壇上,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行從業者吳宇(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儲備業務的同時,更多的是學習如何應對未來行業發生的變化。”

六月下旬,上交所發布了發行人、主承銷商、保薦機構適用的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與上市業務指南(以下簡稱:業務指南),從發行前準備、發行的具體流程到新股上市、甚至是掛牌儀式的舉辦均有涉及,大到具體時間表,細到公司信息錄入、證券代碼的申請都進行了詳細的規範。

科創板開板以來,無論是證監會、交易所、各地證監局就科創板業務的開展舉行了多場培訓。

然而,對於吳宇們來說,投行的變化不僅僅是發行上市流程變化那麽簡單。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身具注冊製基因的科創板將帶來整個投行業務生態圈的改變。有人說,或將倒逼投行業態的改革。

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不同時代的投行肩負著不一樣的使命,經歷了審批製、通道製、保薦製過後,注冊製時代來臨,券商又到了求變的時刻,投行業務格局也將被改寫。

準備好了嗎?對投行而言,要登頂這座蘊含富礦的688“大山”,機遇之外,不僅需要煉好內功轉型升級,還需要夯實資本,善於發現價值;這將是怎樣一個新投行變革時代?

688XXX新機遇

科創板和試點注冊製的提出引發資本市場一系列“化學反應”。這件“頭等大事”讓整個市場都忙碌了起來,監管層加快頒布各項相關政策與規則,地方政府著手遴選企業並明確獎勵政策,各路資金活躍尋找準標的,虧損型科技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估值……而最先行動的便是券商,不少公司更是全員出動尋找項目。“科創板注冊製開拓了投行客戶資源,尚未盈利、甚至虧損,但擁有核心技術且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可以發行上市,可上市的客戶範圍擴大了,投行增加了業務機會。”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除了給保薦業務帶來新客戶外,科創板也給券商創造了一些其他的業務機會,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稱,例如允許配售環節券商收取傭金,此外,投行業務還將為資本中介、經紀、做市、財富管理等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業務引流,並對上市公司、股東和員工提供全方位覆蓋服務,將為大投行生態圈創造多元收入增量。

進一步講,將帶動行業更為深刻的變化。“過去,券商更像一個股票發行通道,項目過會與否取決於監管審核,發行價格也由監管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什麽風險,項目承攬重資源,承做偏流程化,投行的專業能力並未得到體現”,在吳宇看來,注冊製試點下,投行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這也意味著企業更願意為投行的專業能力付費。

中信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06-2018年,A股新股發行上市的2279家公司平均承銷費率為3.85%,其中主機板的承銷費率僅為2.73%。對於募資額超過20億的IPO項目,過去3年金額加權後的平均承銷費率不到1%。去年底發行的上海農商行IPO,承銷費率甚至低至0.05%,全球資本市場歷史罕見。而在注冊製市場上,企業為投行專業服務付費,美股市場過去10年IPO平均承銷費率穩定在5%-7%。

收入增加的直接體現是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量。投行業務高階轉型,有望更好地發揮龍頭牽引功能,激活部門協同、實現業務引流,從而進一步提升全公司盈利能力。針對此,更是有券商預測投行收入有望實現五年4倍。

而與其他市場相比,我國券商投行業務收入著實有很大空間。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投行業務收入為370億元,相當於美國1995年前後水準,約佔美國當前投行業務收入20%左右。

業務挑戰

機遇的背面是挑戰。“最大挑戰在於投行能否適應新形勢,順利轉型,整合公司資源,提升自身實力”,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無論是做好盡職調查和信息披露工作、加強對相關行業的深入學習和理解,對企業的科創屬性做出合理判斷,還是加強與研究部門、經紀業務、另類投資、資管部門等業務部門的合作,都需要投行部門對自身業務進行提升。

在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看來,科創板制度中要求履行保薦職責的券商參與跟投,跟投券商為更好地保證投資安全,需全流程把控項目質量,具備更精準的篩選能力和強大的研究、銷售、定價能力,以及一定的資金基礎,倒逼券商投行提升自身執業能力;其次,科創板規定中的詢價定價和配售模式將定價更市場化,意味著投行會逐步回歸定價和銷售本源。這也意味著,科創板業務中,保薦機構需要完成從通道型向綜合型的轉變。

誠然,過去節奏管控和價格管制下,投行靠牌照吃飯,靠資源吃飯,本質上是坐享通道紅利。未來,節奏和價格將更多地交予市場選擇、市場定價,投行必須真正發揮專業能力逐鹿資本市場。

“注冊製下,IPO業務的核心工作將從承做轉向承銷和定價等環節,這要求未來投行要構建如下幾方面核心競爭力:解決規範性問題的能力、篩選項目的能力、定價銷售能力、資金實力、券商內部跨部門協同能力”,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

“投行工作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吳宇坦言,感受到了壓力。有了定價權後,要做真正的承銷,向機構投資者去推薦、路演,銷售能力的背後需要專業能力來支撐。吳宇介紹,目前公司團隊建設開始按科創板六大行業來進行分工,這需要對行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供貫穿企業生命周期的全產品服務。“以前,可以橫跨行業做項目,現在很難了。與美國、香港市場相比,A股的信用體系仍需完善,當監管不再對公司質量進行背書,保薦機構的職責變尤為重要。”

當以應對審核為導向的業務機制不符合市場需要,“以價值發現型”為導向的投資銀行業務機制發展將成為未來的一個必然趨勢。“新型投資銀行需要深入行業上下遊,以獨特的眼光發現企業潛在投資價值,清晰勾勒出能夠吸引投資者眼球的‘投資故事’並給予合理的估值定價,再發揮較強的銷售能力將其推銷出去。因此,投行人才除了通曉法律、財務等基礎知識外,還要不斷打磨自己,提升自己對新經濟行業企業商業模式的認知水準,朝跨界及複合型人才的方向去努力”,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對於投行從業人員的發展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競爭業態

“綜合融資服務能力是未來投行業務的競爭核心”,安永審計服務合夥人湯哲輝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投行、並購、資管等部門要打通,圍繞客戶為中心,滿足客戶全方位服務需求。

投行的競爭業態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中國投行從牌照紅利下同質化競爭邁向更充分的市場化競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在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看來,業務機會將更多的向頭部綜合型券商傾斜,而從目前各家券商已經申報的項目數量上也可以看得出來。

根據上交所公布的最新科創板申報情況,中金、華泰、中信建投和中信申報項目數量及金額排名前四,申報金額佔比達51%。

但此前中國投行業務收入集中度波動並不小,行業格局尚未穩定。數據顯示,承銷保薦業務淨收入2015-2018年間前五家券商市佔率在30%-45%區間波動,財務顧問業務收入2015-2018年間前五家市佔率在25%-35%區間波動。

誠然,綜合實力較強的頭部券商,投行可充分協同投資、研究和銷售等部門資源,為項目發行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這些券商資金實力較強,跟投模式下具備天然的優勢;而擬IPO企業的生命周期跨度較大,即在比較前期(如B輪融資之後)的企業也可申報,因此,券商要在企業發展早期介入,與企業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並能在企業發展不同階段提供相應服務,而頭部券商在早期企業培育上的布局通常會優於中小券商。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中小券商沒有機會。

上述平安證券人士稱,在券商投行從通道業務向現代化投行轉型的過程中,中小券商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在把握住新股定價和配售制度環節的前提下,為輔導企業做好差異化服務、提升投行效能、增強客戶黏性,中小券商同樣能在科創板中佔據一席之地。

回顧歷史,投行競爭格局並非一成不變:中信、中金和銀河在曾2006-2007年國企大項目上崛起,2010-2012年國信、平安、廣發在中小項目上名列前茅。而對於中小券商來說,亦可實行差異化競爭策略,在某一業務領域形成競爭優勢,發展成為精品投行。

“各家國際投行往往都有自己特色,比如在某個行業,積累了很多知名機構投資人,這些都是吸引發行人的長處”,湯哲輝表示。

人才的專業能力外,資本實力亦是業務空間關鍵要素。科創板承銷商參與戰略跟投制度,承銷商將以自有資金參與新股認購,且全產業鏈業務運營也亟需資本支持。同時,資本實力是決定業務拓展以及拓展空間的關鍵要素。因此,有市場人士認為,未來行業和業務發展將邁入資本為王時代,資本金充足且資產盤活能力較強的券商,有望在市場博弈中獲取領先市場佔有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