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癡呆並非都不能治,這類「癡呆」易被誤診!

來源/視覺中國

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 通訊員 方旭昊)癡呆流行病學研究顯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癡呆的總患病率約在2-7%之間。保守估計,我國有超過千萬的癡呆患者。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華東醫院神經外科毛仁玲主任醫師指出,很多人對癡呆有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將癡獃等同於阿爾茨海默病或老年性癡呆。其實,癡呆還包括一種特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這種癡呆並非不可逆,經過精準診斷和規範治療,可明顯改善癥狀。遺憾的是,這類癡呆經常被忽視甚至誤診。

毛仁玲說,通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ICD-10)的診斷標準,將癡呆主要分為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最常見)、血管性癡呆(第二常見)及其他類型癡呆。醫學界對於90%的癡呆包括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血管性癡呆及部分其他類型癡呆並無特別有效治療方法,在某種程度上講這些癡呆被稱之為不可逆性癡呆;但大約有10%左右的癡呆為可逆性癡呆,這其中就包括了iNPH。

iNPH是指發生於老年人的原因不明的以步態障礙、癡呆和尿失禁(Hakim三聯征)為典型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影像上表現為腦室擴大,而腰穿測壓在正常範圍。在臨床工作中,經常可見患者被其家屬 「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或老年性癡呆」,或者拿著 「老年腦改變,腦萎縮,多發性腔梗,腦室擴大,腦室系統擴張」等常規頭顱影像檢查報告單來找醫生,醫生給的結果可能並無特殊診斷和治療。但若進一步詢問病史常可發現患者有逐漸走路不穩、反覆跌倒、癡呆或記憶力下降,甚至有尿失禁等情況,可多次就診於不同科室,常未得到明確疾病診斷及有效解決方案。但若醫務人員見患者具有較典型的Hakim三聯征,結合腦室擴大,需高度懷疑患者為iNPH可能性,簡單的腰穿放液試驗得到陽性結果可進一步臨床診斷,如患者癥狀得到改善,可考慮進一步接受微創的腦脊液分流手術治療,術後包括步態、認知、尿便控制能力等均可能得到較為明顯改善。

然而,多數醫務人員對此疾病也並不熟悉,更加缺乏公眾教育。毛仁玲介紹,華東醫院神經外科、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影像科等多學科聯合開展的針對65歲-84歲年齡段老年人群iNPH患病率的最新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其患病率約為1.8%,且隨著年齡增加,患病率亦逐步增加。根據推算,全國及上海至少分別有288萬、5.7萬iNPH患者,這類可逆性癡呆患者應當和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血管性癡獃等區別開來,他們亟需得到醫務人員的仔細篩查、正確診斷和及時有效的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