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娃哈哈造車傳言背後:多元化黯淡 宗慶後要交班了嗎?

  無冕財經

  從童裝、商業地產、奶粉、白酒、人工智能,到現在傳言的造車,娃哈哈的多元化不曾停步,但離宗慶後曾經喊出的千億營收目標越來越遠。娃哈哈的“中年危機”,能靠年逾70歲的宗慶後解決嗎?

  本文由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原創並首發,作者:王夏喜,編輯:陳澗,設計:甄開心,編輯助理:陳悅珊

  因為一則傳言,“沉寂”許久的飲料巨頭娃哈哈,再度成為焦點。

  8月底,浙江娃哈哈創業有限公司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而“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技術”赫然在其經營範圍之列,引發外界對娃哈哈可能要造車的猜想。

  不過,娃哈哈隨後在官微辟謠,稱公司並不會涉足汽車領域,新公司主要負責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孵化和轉讓,與造車無關。

  但外界真正關心的並非是娃哈哈是否要造車,而是近年來業績呈現滑坡之勢的娃哈哈,要如何面對自己的“中年危機”?73歲的宗慶後需要交班了嗎?

  多元化黯淡

  娃哈哈造車並無實錘,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酵,是因為娃哈哈一直在嘗試多元化布局,如果真要造車,也並非沒有可能。

  娃哈哈曾經涉足過商業地產、奶粉和白酒等多個領域,去年9月,娃哈哈還直接出資在以色列成立一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宣布進軍智能製造業。娃哈哈在跨界嘗試上向來大膽,可惜的是,總有些“雷聲大雨點小”的意味。

  2010年,娃哈哈與荷蘭皇家乳品公司合作推出愛迪生奶粉,高調進軍嬰兒奶粉領域。按照規劃,該奶粉企業要在創立兩年時間內達到10萬噸的銷量、100億-200億元的銷售額。

  但現實情況是,愛迪生奶粉多年來一直銷量不佳,2014年甚至被曝出強迫員工買奶粉的“攤派門”醜聞。

▲娃哈哈一直在進行多元化嘗試。

  在創立25周年的2012年,娃哈哈又宣布進軍商業零售領域,並在杭州錢江新城正式開出第一家歐洲精品商場WAOW PLAZA(娃歐商場)。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曾放出豪言,未來5年,娃哈哈要在全國開100家歐美精品商場。

  但娃歐商場同樣沒能逃脫經營慘淡的命運。僅僅三年過去,娃歐商場就被爆出虧損嚴重、拖欠租金等消息,關門歇業。

  2013年,娃哈哈再次嘗試跨界,宣布與茅台鎮酒企金醬酒業共同成立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領醬國酒業,推出領醬國酒,娃哈哈正式進入白酒業。但查詢工商資料發現,去年9月,宗慶後不再擔任“領醬國酒”的法人。

  今年9月9日,“領醬國酒”被河北華林集團收購。隨後有媒體報導稱,娃哈哈強調這只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娃哈哈與“領醬國酒”的關聯的確越來越少。

  縱觀娃哈哈近年來所做的跨界嘗試,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這可能與宗慶後的“專注主業,小步快跑”、“做了感覺做不好,馬上掉頭”的跨界戰略有關。

  不過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講,娃哈哈的跨界總展現出一種“跟風”的姿態,什麽有熱度就插一手,除了資金以外,其他的投入並沒有跟上。

  明星產品出自20年前

  頻頻嘗試跨界的娃哈哈,藏不住自己對“中年危機”的焦慮。

  創立於1987年的娃哈哈,在宗慶後的帶領下,逐步發展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飲料企業。2013年,娃哈哈的營業收入達到782.8億元,野心勃勃的宗慶後更是將2014年的目標定為1000億元。

  然而,2013年竟成為娃哈哈的巔峰。在那一年之後,娃哈哈業績逐漸下滑,從2014年的720.43億元,下滑至2017年的456億元,娃哈哈遭遇“中年危機”。

▲娃哈哈近年營收一路下滑。▲娃哈哈近年營收一路下滑。

  至於業績下滑的具體原因,宗慶後曾經在央視的一檔節目中列出“十宗罪”,包括成本上升、謠言影響、人口轉移、消費觀念轉變等。不過,更多的飲料行業人士認為,娃哈哈的最大問題還是出在產品創新上。或者可以說,娃哈哈成也模仿,敗也模仿。

  一直以來,娃哈哈采取的都是模仿戰略。只要市場上有什麽熱賣商品,娃哈哈馬上就能做出一款相似的產品,並通過強大的品牌效應和狂轟濫炸的廣告,再加上遍布全國各地的銷售管道,迅速搶佔市場,實現後發製人。

  在這樣的跟隨戰略下,AD鈣奶、營養快線等成為明星產品。也因為這個原因,娃哈哈一直被稱為“飲料界的騰訊”。

  習慣了模仿的娃哈哈,似乎失去了創新的能力。娃哈哈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推出過熱賣的大單品,現在最出名的產品,仍是1996年推出的AD鈣奶。而要采取模仿後發製人的戰略也已經行不通。

  隨著電商的崛起,曾經讓宗慶後引以為豪的“聯銷體”銷售體系失去了優勢,而採用重金在電視上打廣告的效益也大不如前,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大品牌相繼進入飲料行業,娃哈哈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如今的娃哈哈,既沒有推出暢銷單品的能力,以往的明星產品也面臨著老化的危機,更多是靠著消費者的情懷在支撐。近乎腰斬的業績下滑,讓娃哈哈不得不采取跨界的方法來嘗試突破困境,然而即使是跨界,娃哈哈似乎也走上了模仿的老路。

  “準接班人”的漫長考驗

  無論是娃哈哈的多元化布局還是跟隨戰略,實際上都是由宗慶後操刀,所以娃哈哈近幾年的業績滑落,也讓外界對年過古稀的宗慶後產生了“尚能飯否”的質疑。

  就目前來看,娃哈哈不能沒有宗慶後。

  一直以來,宗慶後扮演的都是一個“獨裁者”角色,公司事務無論大小,都由他一人獨攬。

  擔任過宗慶後四年貼身行銷秘書的羅建幸曾透露,“娃哈哈公司沒有戰略部,沒有副總經理等崗位的設定,所有的公司決定都是由宗慶後一個人拍板,他也不相信谘詢公司,僅僅靠對其言聽計從的部長和經歷。沒有人敢提建議,也沒人敢頂撞宗慶後,連他的女兒宗馥莉也不行。”

  可是,宗慶後今年已經73歲了,雖然他曾經放出豪言要“再乾二十年”,現在也依然保持著從早上7點上班到晚上11點下班的工作狀態,但你能想象90歲高齡的宗慶後仍舊長官著娃哈哈的場景嗎?宗慶後的退休不會太遙遠。

  如果宗慶後真的退休了,又有誰能夠長官娃哈哈?

  宗慶後並未對外宣布過任何繼承計劃,不過外界一直認為他的女兒宗馥莉將成為接班者。宗慶後也有讓宗馥莉接班的想法。

  公開資訊顯示,早在2004年,宗慶後就安排22歲的宗馥莉擔任杭州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副主任,2007年,宗慶後又把主營業務為食品飲料生產加工的杭州巨集勝飲料集團分拆出來,讓宗馥莉單獨經營,一直持續至今。

  但宗馥莉廣為人知的幾次行動,似乎讓她的接班之路變得漫長。

▲宗馥莉進入娃哈哈的一系列動向。

  2016年7月,宗馥莉推出過一款名為“KellyOne”的定製化果蔬汁,其中Kelly是宗馥莉的英文名,這款定製化果蔬汁與傳統的娃哈哈飲料相比十分“離經叛道”,宗馥莉卻對其寄予了代表巨集盛集團轉型的厚望。

  目前,巨集勝飲料集團的官網上,仍有針對KellyOne產品的專門介紹,有高端定製、高端專享、經典系列等。但關於其發展得如何,媒體上消息較少,最新的還是在去年10月份,KellyOne因為包裝獲得國際工業設計“奧斯卡”紅點獎。

▲KellyOne在包裝設計上頗下功夫。▲KellyOne在包裝設計上頗下功夫。

  也許是急於證明自己,宗馥莉還在去年導演了一出借殼上市。2017年3月末,由宗馥莉實際控股的恆楓資本,突然傳出要以預計5.73 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上市公司中國糖果(08182),如果此番操作成功,宗馥莉只需花費幾億港元就可實現借殼上市。可惜的是,當年7月,由於收購要約條件未達成,收購最終以失敗告終。

  而在收購消息傳出後,中國糖果股價出現暴漲暴跌,有市場分析人士據此認為,此次收購案是急於證明自己的宗馥莉被股市的莊家利用,而宗馥莉則回應稱“這是一次積極的、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探索”。

  不管此次收購案究竟有何內幕,很明顯的是,宗馥莉對資本市場持開放態度,與宗慶後追求腳踏實地的經營理念有著極大的差異。

  此外,宗馥莉曾經在外留學多年,接受過歐美管理教育熏陶,如果信奉現代化管理的宗馥莉真的掌管娃哈哈,勢必與原來的管理層形成激烈的碰撞,這顯然是崇尚“人治”的宗慶後不想看到的。

  宗慶後的交班時間表並不明朗,但逐年下滑的業績擺在眼前,一直很忌諱談論接班問題的宗慶後,也許該認真想一想,究竟應該放膽讓女兒一試,還是眼睜睜看著自己苦心經營飲料“帝國”繼續衰落?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