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體質差,是否需要補一補?

近日,廣東氣象在夏季和冬季之間來回穿梭,忽冷忽熱,考驗著大家的耐受力。有一些孩子一遇到降溫,碰到風吹草動,就感冒發燒、流涕咳嗽,家長總覺得是因為孩子體質差,需要強身健體,最好能夠給他補一補,增強抵抗力。

孩子到底該不該進補?又該如何進補調理體質?面對諸多家長的疑問,記者特別採訪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兒科主任余德釗,請他給家長們一些指導。

小兒急診科24小時都忙綠

體質差要找準原因

孩子經常感冒發燒,家長會覺得孩子體質差,需要補一補。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兒科主任余德釗指出,感受風寒的原因有多種,比如沒有經常洗手、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人群多的地方沒有戴口罩……當然,有一些孩子是因為脾虛,消化功能不好,飲食不佳,身體發育不良,自然抵抗力就會越來越差。一遇到降溫的時候,就會出現受涼感冒等。

所以,如果孩子經常感冒,要尋找原因,而不是一味想著進補。

山藥、扁豆、麥冬都是常給孩子調補脾胃的藥材

如果孩子真的是脾虛,出現舌質淡、舌苔白厚、口氣重等癥狀,給孩子補脾最簡單的方法,首先就是少吃多餐、飲食種類不要太複雜;其次還可以用太子參、白朮等給孩子補脾,在食物可以多選擇山藥、炒扁豆、茯苓、芡實等健脾。冬天可以給孩子多吃一些核桃、板栗、芝麻、黑豆、黑米、羊肉等補腎強身。

兒童進補把握三大原則

如果孩子經常生病,陽氣最容易為疾病和藥物所損,陽氣不足,本來稚嫩的脾腎就會更不足,就會出現虛寒之症。按照中醫理論,「虛則補之」,此時需要升扶陽氣,進行調補也是必須的。

與成人相比,小孩子是稚陰稚陽之體,五臟六腑功能尚未健全。余德釗強調,兒童進補需要辯證施補,不能亂補,進補時需要把握一下三大原則:

(1) 先去邪後補虛

在給孩子進行調補之前,父母應該先觀察孩子有沒有感冒、腹瀉等情況,如果感冒未清或者有腹脹、腹痛等不適,則不能貿然進補,需要等這些疾病都治好了,才可以進補。

因為人體無論患何種疾病,體內各個臟器的正常的生理功能都發生不同程度的紊亂,此時脾胃的受納、消化和吸收功能失調,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

一般具有補益作用的藥物和食物都有溫熱和高蛋白、高脂肪的屬性,這樣的營養品吃下去,勢必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使得原有的疾病病程延長。所以,在進補之前,必須先治好疾病,只有等到疾病康復,並且能夠正常飲食才可以進補。

(2) 補益輕靈,不要太緻密

余德釗認為,小兒調補應該本著輕靈的原則,不要補得太過。「一次吃太多,可能會導致脾胃失和,得不償失。」所以兒童進補,應該以啟動機體為度。因為兒童的機體就像初生的太陽,同時又像一台嶄新的機器,只要適當調補將機體調動起來,就達到目的了。因此不要補得太重,也不要補得太久。

陳皮理氣、消滯,可幫助孩子消化

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大便、口氣、舌苔、睡眠,如果有1-2樣不是很正常,那麼就要馬上給孩子助消化,每一餐少吃一點,減少肉類食物或者加一點陳皮、谷芽等以幫助孩子及時助消化。

(3)不可太滋膩

對體弱兒童進行調補,不可太過滋膩,否則會造成難分解、難消化、難吸收的狀況,而且如果用重葯滋補,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內臟功能。余德釗說,鑒於兒童的身體狀況,可用「肝長余而脾常不足、心火常亢腎氣不充」來形容,常有肝火但肺臟嬌嫩,心火偏盛而腎氣不足。

脾胃較差的孩子,可以常吃粥補脾胃

專家建議,進補的時候主要以補脾平肝、清心補肺腎為主。同時,建議平時不要給孩子吃生冷寒涼的東西,盡量吃些軟爛的食物。

食療方推薦

補脾、補肺、健脾養胃湯推薦食療方(3-10歲兒童)

1、補脾推薦用西洋參煲瘦肉。每次3-5克西洋參,加1-2兩瘦肉,煮湯1-3小時,喝湯。一般3-4次即可。

2、補肺則推薦用10-20克黃芪再加1-2兩瘦肉,煲1小時或喝湯,一般3-4次即可。

3、健脾養胃則可以用白朮15克、陳皮1克、山藥10克、太子參5克、谷芽5克煲湯。一周1-2次即可。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朝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編:余燕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