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汽車維權的死循環

(圖片來源:全景圖片)

經濟觀察報3.15報導組在所有類別的消費品中,汽車是被投訴最多的產品。這是因為汽車製造的複雜程度以及環節眾多。汽車有超過1萬個零組件,企業製造也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企業,即便是最優秀的企業也很難保證產品始終如一的同一性和穩定性。如果在上遊來看,汽車零組件的製造更是數量巨大,這注定了汽車的品控無法做到至善至美。此外,在汽車的銷售和保養環節,也是讓人無從分辨,防不勝防。因而,汽車類投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維權種類。

在近些年,我們見到過“牛拉車”式投訴,也見到過怒而砸車式投訴,這兩年車主堵門拉橫幅又成為常態,這反應了消費者維權的難度並未減小。在汽車上,個案和共性問題難以界定,成本紅線和質量管控成為難以平衡的天平兩端,這使得不論是企業還是零組件企業,又或者是處於中間的汽車經銷商,服務商等,都會陷入汽車質量問題或者其他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中,難以厘清真正的輕重。

在很多時候,企業更願意以掩耳盜鈴的方式對待消費者的維權,要麽是充耳不聞,要麽是打壓滅火,要麽是悄悄在下一代車型上改進,而真正坐下來對話並尋求解決辦法的很少。這種本末顛倒的做法,在企業中並不少見,這使得一些企業確實逃避了法律上的懲罰,但逃不掉市場的用腳投票。樹立一個好口碑需要長年累月的努力,而毀掉一個品牌僅僅需要一兩次公眾事件,甚至是一次點燃導火線的“稻草”。在這兩年的汽車市場中,這樣的案例不少。

2018年,多家依靠著山寨、複製等方式曾一度爆火的自主汽車開始偃旗息鼓,經營困難,比如北汽自主等;也有諸如上汽大眾這樣的老牌合資企業,在大量減配之後毀掉自己招牌的車型途觀,導致其銷量大幅下滑、差評不斷;也有小眾企業如東風雷諾等,對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除此之外,還有更惡劣的情形,比如沃爾沃對變速器問題始終不作回應,敷衍了事。另外,還有一些企業的問題正隱而未發,比如廣汽三菱等。

實際上,每年的消費者維權日,我們都能看到輿情的井噴。在這一段時間中,工商部門會緊鑼密鼓地籌劃一年一度的盛大宣傳活動,不僅有3·15晚會還有維權下鄉之類的“創新模式”。消費者組織也針對一些案例展開聲勢浩大的維權活動,商家則不失時機地打出“溫情牌”,含情脈脈地向消費者告白說自己是最誠實守信的企業。而在網上,一些網友們也開始曬自己在消費過程中遭遇的“維權難”、“消費品質量”等熱點問題,有些還希望能與人大代表交流這些問題。

然而,當這個時間節點過去了呢?應當解決的還是沒有得到解決,維權真的是“一直在路上”。每年我們都在解決著同樣的問題,但第二年又會重複,這成了一個無解的死循環。在國外,因為汽車產品質量而引發的消費者投訴往往影響巨大,由消費者發起的法律訴訟也往往賠付巨大,這導致了諸多車企在產品質量上慎之又慎。而在國內,這些慎之又慎的企業,卻無法保持同樣的產品質量,又是為何?

在中國市場,減配已經成為所有企業同行的做法。減配之嚴重,超出人們預期,這導致汽車安全性大大降低。對產品質量的過分寬容和維權的不重視不支持,使得中國存在著大量粗製濫造的汽車產品,這不僅對消費者而言是極大的危害,對整個國家汽車製造業的發展來說,也是極大的破壞。當我們在討論和反思維權死循環的時候,如果從這個高度出發,相信能夠想到和做到的會更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