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資訊量好大!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你讀懂了嗎?

面對五花八門的食品,如何挑選?

讀懂食品配料表,是一種重要方法。

在此,教大家如何讀懂食品配料表。

配料是在製造或加工食品時使用的,並存在於產品中的任何物質,包括食品添加劑。

配料表中的各種配料,應標示反映配料真實屬性的具體名稱,應以「配料」或「配料表」為引導詞。

當加工過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變為其他成分(如酒、醬油、食醋等發酵產品)時,可用「原料」或「原料與輔料」代替「配料」、「配料表」,並按相關標準的要求標示各種原料、輔料和食品添加劑,但加工助劑不需要標示。

配料的標註有三個主要原則

1、遞減的原則

各種配料應按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排列(加入量不超過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

2、標示所有原料的原則

複合配料要標示其原始配料,已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的配料,且加入量小於食品總量的25%時,則不需要標示其原始配料。

3、食品添加劑必須標示的原則

不管用了什麼添加劑,都必須明確標示出來;加入量小於食品總量25%的複合配料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劑,若符合規定的帶入原則且在最終產品中不起工藝作用的則不需要標示。

另外,在食品製造或加工過程中,加入的水應在配料表得標示;在加工過程中已揮發的水或其他揮發性配料不需要標示。

可食用的包裝物,也應該在配料表得標示原始配料,國家另有法律法規的食品除外。

以「咖啡」為例,進一步說明

第一個產品

食品名稱:××咖啡;

配料:咖啡豆。

第二個產品

食品名稱:××白咖啡;

配料:白砂糖、植脂末、脫脂奶粉、咖啡粉、焦糖色、可可粉、食用香精。

如果仔細查看配料,我們就能分辨,第一個是真正的咖啡,第二個則屬於混合後的產品,添加了白砂糖(排在第一位,說明其在配料中所佔比例最高)、植脂末、奶粉、添加劑(焦糖色)、香精等。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兩種產品的安全性都沒有問題,也合乎法規要求。也許有人會說,後者中加了白砂糖也沒什麼大問題,我們喝咖啡時也會加入糖和奶。沒錯,也正因如此,市場上才能看到豐富多樣的食品。

但這是一個消費提示,如果喜歡喝混合的咖啡,選後者當然沒問題,但如果想喝純正的咖啡,不看配料表而盲目選擇,可能就會得非所願。

科普支持:上海市嘉定區衛生計生委監督所 蔡明芬

來源:健康上海12320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