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市場流動性充裕 銀行理財收益持續下行

本報記者 辛繼召 深圳報導

持有現金的投資者,在2019年1月以來的股債投資機遇前面臨抉擇。

去年以來,由於股市下跌疊加債市爆雷,現金類產品備受追捧,包括貨幣基金、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等。

其背後主要是避險需求的投資。從2018年度的平均年化收益來看,銀行淨值型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絕對領先,公募基金次之,券商資管最低。

據普益標準統計,2018年銀行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78%,跑贏了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2018年公募基金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41%;券商資管型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02%。

而在當前市場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現金類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逐步下行。

例如,根據中金公司統計,2018年四季度,貨幣基金規模(按淨值)8.16兆元,減少7532億元,是2017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回落,導致去年四季度基金全行業淨值減少2905億元至12.93兆元。其背後原因是,貨幣基金區間收益率均值再度下行54BP,降至2.76%。

結構性存款雖然在春節前後收益率小幅上行,但去年8月開始規模下降。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的結構性存款餘額為9.62兆元,較2017年末增長了2.66兆元,增幅38.27%;不過,去年8月末,結構性存款規模曾一度達10.018兆元,隨後規模開始下行。

“流動性確實很松,但是嚴重缺資產。”一位券商資管人士感歎。

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繼續面臨下行壓力。根據普益標準數據,2019年1月,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31%,較上期下降0.05百分點。當月,總計有415家銀行發行了超1萬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產品發行量增加1809款。

對比理財和存款,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認為,從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水準來看,2019年繼續面臨流動性寬鬆和非標投資萎縮的局面。但由於存款利率最高都能達到年化4%以上,預計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低於4%的可能性不大。

流動性趨於寬鬆,固收產品收益率普遍下行。此前2018年,國內股債“蹺蹺板”效應顯現,風險資產表現普遍不佳。

但2019年以來,中美市場同時出現股債雙牛。截至2月14日,上證指數上漲9.05%,在岸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下行至2016年以來的新低。

“2005年以後,上證指數和GDP增速相關性最強。如果在2020年之前,GDP增速為6.1%-6.2%,那麽未來兩年的PE中樞為9.6-9.9之間。”一位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表示。

另一銀行業分析師表示,當前基本面沒有太多利好因素,巨集觀經濟走弱,去年的估值已經考慮了這些因素。市場賭的是進一步放水預期,如信貸加速、社會融資規模觸底反彈加速,甚至降息降準等。

一位資深債券投資人士表示:“一般來講,在股市有行情之前,有債券通常會有一個階段性的行情,邏輯是無風險利率的一個下行提升估值,當前也有可能是切換過程中,但具體怎麽投資就見仁見智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