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理財收益連跌五周 九成產品將轉型為淨值型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連跌五周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高改芳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7月23日-29日一周內,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309款,較前周增加58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2%,較前周下降0.03個百分點,連續五周下跌,為2017年11月份以來的最低收益水準;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發行量佔比為21.4%,較前周上升0.72個百分點;保證收益類產品152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9%。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保本理財發行量減少,但是保守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並未隨之下降,銀行理財產品仍以封閉式預期收益類產品為主。

  銀行理財九成將轉為淨值型

  資管新規落地之後,保本理財受到限制,結構性存款被許多銀行看作是保本理財的替代品,出現了快速增長。7月份銀行結構性存款增量較上月略有反彈,但中小行的增量則為年初以來首次轉負,並拉動整體結構性存款出現負增長,結構性存款跨過了存款貢獻率轉捩點。

  普益標準分析指出,從2017年淨值型產品的發行情況來看,全國性銀行(包含國有大型銀行及全國性股份製銀行)對行業發展方向更為敏銳,基本都對淨值化產品進行了提前布局。18家全國性銀行中,有17家已推出淨值型產品。相比之下,城市商業銀行由於發展方向的不同,推動產品淨值化的力度有明顯的差異,2017年全年,有淨值型理財產品在售的城市商業銀行數量為25家,相對於城商行總數量的佔比偏小。農村金融機構理財業務起步相對偏慢,大多數銀行的人才培養較難跟上行業發展步伐,發行淨值型產品的銀行數量僅為6家。隨著監管要求的明確,未來極大可能9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將轉型為淨值型產品。

  按照《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單隻公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將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單隻私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但互聯網、電子化代銷發行太空被約束,銀行理財只能通過本行管道(含營業網點和電子管道)銷售理財產品,且首次必須“雙錄”。

  資管產品發行有所回暖

  據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統計,7月23日—29日一周內,資管產品發行有所回暖,產品發行數量17款,較前周增加了11款,發行規模為5.93億元,較前周下降了3.47億元。產品發行數量大幅增長,但產品發行平均規模僅為3488萬元,導致總體發行規模較前周有所下降。

  從產品的收益情況來看,產品平均收益率為5.25%,仍處於較低水準。其中,披露收益情況的產品多為收益掛鉤型產品,收益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導致最高和最低平均收益率有較大的差距。7月23日-29日一周內產品預期收益率上升,主要是資管新規細則征求意見,資管產品投向非標的比例上升,該類產品收益率高於投向金融的產品。

  上周有5家券商共計發行集合資管產品6款,發行規模6.2億元,所有產品均投向金融市場。券商資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55%,較前周上升0.07個百分點。

  7月23日—29日一周內,基金子公司集合資管產品投向繼續集中在金融領域。原因主要是,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基礎產業和房地產領域的風險上升,企業違約率明顯上升,基金子公司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將資金投向風險相對較小的金融領域。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