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家長能養出抗挫力強悍的孩子?只需從小關注一點

心理,也有免疫力。

故事從一個周六的早上開始。2歲半的女兒一大早就悄無聲息地坐地板上玩積木,積木是拚接型的,需要較大的手指力度。家裡的積木平時都是哥哥在玩,前天晚上,哥哥突發奇想地把積木送給了妹妹。妹妹很珍惜,一睡醒就開始玩。可是因為手指力氣小,拚了半小時,才拚出了鬆散的兩塊,最後一刻因為想拿起來給我看而全部散架了。她吸著鼻子猛擦淚,小鼻子紅彤彤的,非常委屈。快到中午時,我們出門了,她找來她的小熊書包,把積木裝進了小書包。我有些困惑,她眼淚汪汪地說:「送給小旦,我不能玩了,我很傷心……」結果見到小旦時,她卻扭頭就回家了,雙手緊緊拽著小熊書包,裡面是沉甸甸的積木……我知道,她決定要做些什麼了。

最近有一位小朋友因為考試得了0分,因為害怕被爸媽指責,而獨自一個人徒步走了8公里,最後竟然迷路,被警察叔叔帶回,讓人心疼。這個出走娃也因為害怕被爸媽知道成績而上了熱搜。

?遇到挫折後,大部分年幼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因為即使是小嬰兒,也有自尊感。在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觀察中,有一個這樣的場景:一個小嬰兒躺在嬰兒床上,他伸出小手,想取不遠處的抓握玩具,他嘗試了幾次也沒成功,最後突然變得害羞,他用小手把臉蓋起來……這是一個小嬰兒挫折的表現。很多父母經常跟我說:「我家小孩輸不起,每次玩遊戲輸了就大哭。」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喬.托拉維拉曾經指出,孩子輸不起的比例達到了2/3

當小朋友遭遇挫折或失敗,經常性的類似表現有這些:


一個小男孩跟小同伴玩賽跑,當小同伴跑得比他快,他不高興地跑上前,把對方推倒在地;

一個小女孩和爸爸玩飛行棋,一次又一次地輸給了爸爸,最後她沮喪地把整個棋盤拍掉地上;

一個小男孩跟媽媽玩「石頭剪刀布」總是輸,他憤怒了,大喊著要求媽媽要故意輸;

一個小女孩想把鞋子穿到腳上,沒想到穿了很多次仍舊穿不進,她把鞋子狠狠地摔到地上;

……

孩子們這些行為背後,根本原因是他們內心很受傷,失敗和挫折讓他們感覺痛苦。

?孩子遭遇失敗和挫折,父母的態度,到底多重要?

當孩子遭遇失敗和挫折時,父母的態度能影響孩子未來的自信。在美國《心理科學》期刊,曾經有心理學家卡蘿?德威克說:當孩子失敗後,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繼而會影響他們的自信。當孩子失敗時,父母的指責如同「落井下石」,會讓孩子更受傷,他們也會自我懷疑;當孩子失敗時,父母鼓勵孩子,不僅能幫助孩子客觀地接受失敗的事實,當相似的情況降臨,孩子也能努力做得更好。

如果一個家庭的父母,總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失落的孩子,那麼當相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時,孩子可能會想辦法逃避面對父母,他們可能會掩蓋自己犯錯的事實,比如那些出走的孩子,或故意銷毀作業本的孩子。父母的消極態度,會讓孩子未來拒絕或逃避犯錯,而不是不害怕犯錯,繼而會帶來孩子更多消極的行為表現。


國外有一位知名的退休老師,名叫傑茜卡.萊茜,她曾經說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個5歲小男孩,由於貪玩走進了森林,不小心掉進了獵人的深坑裡,他大聲叫喊、跳、爬……無論怎樣折騰都無法爬出洞外。他越嘗試越絕望,越想越害怕,他覺得自己快死了。在腦袋一片空白中,他突然想起了爸爸的一句話:「失敗了勇敢地爬起來是勇夫,失敗了癱倒在地是懦夫,沒有誰能救懦夫……」接著,他突然想起家裡的狗狗愛刨土的場景。他爬起來,用手在深洞的泥壁挖出了一個個小坑,他一邊爬一邊挖,最後靠著腳踩一個個小坑爬出了洞口。這麼小的孩子能在荒野逃學生實在是奇蹟,因為那片森林很多巨蟒,過去數年,已經有十多個孩子因為貪玩丟了性命。因為爸爸的話,他成了一個「奇蹟」

?孩子的心理免疫力,是如何練就的?

幼兒說經常在文章提及,小嬰兒比成年人更容易生病,那是因為小嬰兒的身體免疫系統不夠成熟。當他們日漸成長,接觸的細菌和病毒越來越多,隨著生病康復的次數越來越多,孩子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越來越強壯。這是生理的健康,而在心理上,也有抗挫折和痛苦的免疫力,簡稱心理免疫力。當孩子遇到的挫折痛苦的次數越多,並且每一次都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的心理免疫力也會變得越來越好。正如兒童心理學家丹·肯德隆說,父母要讓孩子接觸失敗「病原體」,否則他們不知如何應對未來的失敗。


一個中年人在舞台上表演失誤而被篩掉,她憤怒地指責裁判,還躺在舞台上打滾,最後被工作人員抬著走,心理免疫力極差,她很可能從小到大,被父母保護太多了;

一個小嬰兒學步時,他的小腳丫被地上的石頭絆倒了,他有點沮喪,但他很快便爬起來繼續往前走,因為媽媽正在向他招手,媽媽沒有幫他屏蔽「失敗」,而是鼓勵他從失敗中爬起來。

這其實也是孩子未來抗挫力好壞的根源。

所以,把孩子養成「蛋殼」還是「沙漠玫瑰」,父母是造蛋者,也能是園丁。

關鍵字:抗挫力、心智成長、親子行為、幼兒心理、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