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罵孩子,到底因為ta錯了,還是你心情差?

文|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01、

當媽媽的人,最怕見到孩子病痛、意外、被傷害,哪怕不是自己的,哪怕毫不相乾的。

今天,看到一段家長毆打虐待女孩的影片,真的揪心。

短短50秒,一家四口,媽媽、小男孩、爸爸三人輪番上陣,掃把、凳子、木棍,操起什麼就拿來打,耳光、掌摑、拳打、腳踢,統統對一個人——穿校服的小女孩。

不清楚到底什麼情況,不知道女孩到底犯了什麼錯,

只想說,這樣暴打,不但不會有什麼教育效果,還會引發極為嚴重、惡劣的影響。

02、

千萬別得意太早:你能打孩子的日子是有期限的

孩子被打後,表面看,好象聽話了、乖了,讓乾啥乾啥了。有的家長因此大談教育經:「孩子就得打,一打就好使」。

影片可見,女孩穿著校服,小學生的年紀,不過10歲:

小小年紀的她,被家人打,頭髮亂了,自己扎一下;推到地上,坐回凳子,不回嘴,不還手,逆來順受,毫不反抗。

打孩子,好象有效有用。

但先別高興,這種棍棒教育,頂多在小學階段,用不上中學,有的孩子剛五六年級,彷彿一夜之間,就不怕打,打不好使了。

請問,這時,你還能理直氣壯、肆無忌憚地打打打嗎?

真是這樣的話,我敬你是一條漢子!

家庭教育中,遇到太多這樣家長:

孩子到了青春期,別說打,連句重話都不敢說,百般討好孩子,看孩子臉色說話,底線一降再降:

只要上學,怎麼都行;只要不離家出走,不上學也行;只要不自殺,離家也可以。


為什麼父母這麼沒尊嚴?

教育是連續的,教育結果是緩慢呈現的,今天的」棍棒式教育「導致的結果,不是明天就能看出的,要幾年、十幾年後才能在孩子身上體現!

棍棒教育,傷了孩子的心。

親子感情如同堅冰,形同陌路,想挽回孩子的心,實在太難!

孩子犯錯,最重要的,是讓ta知道,錯在哪,不再犯

對孩子來說,每一次犯錯,就是一個成長的機會,家長要抓住這個機會,讓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如果非打即罵,孩子會覺得,雖然我錯了,」你打也打了,罵了也罵了,我們兩清了,我以挨打受罵來補償,咱倆互不相欠了「

孩子的情緒都用來對抗父母,沒有靜下來,對錯誤深入反思,白白浪費了改正成長的機會,於人於己都不利。


挨打的孩子容易性情暴躁、有暴力傾向

孩子犯錯,父母打孩子是最簡單、貌似最有效的,但從長遠看,貽害無窮。

孩子的模仿性很強,父母以武力解決,動手打他,孩子也會有樣學樣,遇到問題,不會控制情緒,只會宣洩打罵,慢慢地,性情暴躁,行為粗野,有暴力傾向。

而且,父母的打罵會造成了一生揮之不去的傷痛:

自卑、膽小、怕事、不開心,有的人格扭曲、脾氣暴躁、鬱鬱寡歡,更有的對抗、暴力、對自己的孩子也非打即罵。

父母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可是,這樣的心靈狀態,這樣的情緒認知,人生怎麼快樂?

那時,面對孩子的質疑,孩子的種種問題,生活會給你好看,你打孩子的巴掌,生活全都還給你。


03、

有的家長說,我也知道打孩子的壞處,也不想打,但是,孩子有時是真氣人,情緒上來,想控制也不控制不住,怎麼辦?

這樣的家長,不妨問自己這樣兩個問題:

1、總對孩子發火,到底因為ta做錯了,還是你心累?

其實,仔細想想,父母跟孩子發火,多半因為本來就有負面情緒,或者生活不如意,或者和同事有矛盾,或者婆媳有問題,和老公吵完架,把孩子當作垃圾筒,隨意發火。

這樣的父母,在長官同事,外人面前,為了形象、為了面子甚至為了利益,控制自己情緒,不隨便發火,而在孩子面前,以為是自己生、自己養的,跟孩子發火沒關係,發脾氣的成本最少,覺得孩子小,好欺負。

打著教育的旗號,肆意發泄情緒。

實際,大錯特錯!

像我上面說的,隨意對孩子發火,後患無窮,跟孩子隨意發火的家長是最傻的家長,將來是最後悔、自食其果、沒有智慧的家長。

你確定這樣做嗎?


2、除了打罵,有沒有其它方法?

孩子淘氣、犯錯,不打不罵,怎樣罰?這是最考驗父母的一個命題。

一個英國爸爸在孩子犯錯後的懲罰,就很有智慧:

他10歲的兒子在學校欺負同學,爸爸覺得這絕對不能忍,很生氣。

但對兒子,他既沒罵也沒打,而是罰兒子去跑步——取消一周坐校車的資格,跑步去學校。


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老爸開車在後面跟著,即使下雨,也不能上車,也得跑。

這個爸爸說,之前兒子在學校總是惹事生非,通過跑步,兒子更表現好了不少,連老師都誇。

這個爸爸還說,自己的作法沒防礙別人,是比較健康的懲罰方式,不用打孩子,只是給孩子一點教訓,讓他知道後果就好。

真心為這個爸爸點贊!

管孩子,無非讓孩子懂規矩、明事理、知分寸。

這個爸爸不打不罵,用了很有效的一招——「剝奪權利」:

讓孩子坐車的權利被取消,記住懲罰,不會再犯。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剝奪權利」,對於犯錯的孩子,是非常有效的。

為人父母,希望多動腦,不要總借教育的名義,肆意宣洩自己的壞脾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