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半月談》:俞敏洪道出教育盲區,你允許過孩子失敗嗎

作者:如心(爸媽精讀主筆)

前幾天,在《半月談》教育公益大講堂上,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講的一段話上了頭條新聞。

視頻中他直指中國家長總在意孩子的失敗點而不關注孩子的成功和努力。

他還舉例:“有個孩子高考考了638分沒有考到北大,後來被家長指責,不到一個星期孩子就精神分裂了。”

這使我想起曾經有一名福州男孩小斯(化名)成績一直優異,卻在剛剛高考結束後,選擇跳河自殺。

他信中寫到:“如果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算了,我不想重來,我寧願從未在這個世上出現過。”

男孩說自己小時候就經常遭到父親的無端打罵,因為吃飯打嗝、夾菜姿勢不對,因為考試只有98分等等,都是他挨打的原因。

好不容易考上了名校,期末考試考了全校第37名,媽媽卻說:“才37名啊。”

這句話扎傷了男孩的心,要知道這可是名校啊,不知道男孩背後付出了多少才能換來這樣的名次。

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正如俞敏洪說的,很多家長隻關心名次,卻不關心孩子的努力。

01

走不出失敗的孩子,背後是不允許失敗的家長

前段時間,一位曾經的高考狀元因為在大學掛科而不敢回家,竟然在外面流浪了十年,撿破爛為生。

乍一看這新聞,很多人認為這位叫小葉的高考狀元心理素質太差。仔細探究,抗挫力差背後的原因是他一直成長在一個不允許失敗的環境裡。

他考差了,首先父母會責罵他:

其次全村的人都會對他投來失望的目光:

總之,他是不可以失敗的。他可是從小到大都考第一名的人,是全家人以及全村人的驕傲。

小葉的心結是什麽?就是不可以失敗,必須每次都拿第一。而讓小葉無法接受失敗的不是別人,正是小葉的父母、小葉的村裡鄰居。

前不久,14歲的強強考入某市重點中學“火箭班”後,相比之前成績下滑,強強便背著書包從11樓跳下。

他的日記裡寫到:

來了重點中學以後,我再也不能像小學一樣考前三名了,每次老師在講台上念大家的考試分數,我就害怕得手心發抖。如果我沒考到好成績,所有人都會對我失望,我不想看到爸爸媽媽那失望的眼神。

小葉和強強的事情可能比較極端,但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導致孩子害怕失敗的事情卻很普遍。

據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課題組調查研究:32.5%的孩子害怕困難,34.2%的孩子膽小屈從,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19.5%的孩子認為自己經不起挫折。

而這些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允許他們失敗的父母。

我平時就讓你小心點;我平時就讓你細心點;你看高考這麽一輩子的機會進北大的機會你就失去了,我平時就告訴你不要粗心……

有時候,不是孩子抗挫力差,而是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

父母越不允許孩子失敗,孩子就越害怕失敗。越害怕失敗,心理承受力就越差。

使孩子終生走不出失敗陰霾的,正是你的不允許。

02

別忽視失敗的價值

“我上了7年才完成中學,人家用5年;

我想進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都失敗了,考大學失敗了3次;

然後申請工作我失敗了差不多30次,想在KFC找一份工作,24個人去我是唯一沒有被聘用的;

我試著去考警察,5個同學去,4個被錄取,我又是那個沒被錄取的”。

這段話是馬雲分享給年輕人的經歷,被問這麽多失敗經歷對自己有什麽影響?

馬雲回答:“影響就是習慣被拒絕。每一次被別人拒絕,都把它當作是一次訓練。

我們總是看到別人成功的高度,卻很少關注失敗的程度。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在經歷各種失敗的時候,擁有了強大的內心和堅持的力量。

魯迅曾說:“人生的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那些更大的格局和更深的智慧,往往藏在你經歷的失敗中。

《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在哈佛大學畢業演講中分享過一個故事:

在我畢業僅僅七年後的日子裡,我的失敗達到了史詩般空前的規模:

短命的婚姻閃電般地破裂,我又失業成了一個艱難的單身母親。

除了流浪漢,我是當代英國最窮的人之一,真的一無所有。

按照慣常的標準來看,我也是我所知道的最失敗的人。

然而正是這段時間,羅琳完成了她著名的兒童文學著作。

羅琳說:“失敗意味著剝離掉那些不必要的東西。失敗使我不再偽裝自己、遠離自我,而重新開始把所有精力放在對我最重要的事情上。”

經歷了失敗,才會深刻的審視自己,才會更清晰的聽到內心的聲音,也就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

03

提供"抱持"性環境,做足夠好的家長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提出“抱持”的概念,即好的父母會提供抱持性環境,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予認可,當孩子受到挫折的時候提供支持。

很多期待孩子卓越的父母,他們很少會真正地鼓勵和認可孩子,他們只是在批評孩子不卓越,想通過這樣的方式逼迫孩子變得卓越。

他們中的多數人會失敗,而另外少數人就算是表面上成功了,孩子真的在外在標準上變得卓越了,但內心深處卻會無比自卑。

而抱持性的環境就是如果孩子成功時,可以看到他的進步、努力和付出,肯定他的努力和認真而不是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應該的;

而當孩子失敗時,作為父母可以看到的是孩子的上進心,他想要努力可能還沒有找對方法,肯定他鼓勵他而非一味責怪他。

正如俞敏洪所說的,中國家長的教育要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也就是逆商,需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他一個正確的目標,讓他不斷努力達到。

要讓孩子意識到哪怕是失敗,哪怕考試不及格,這是他未來走向成功的基石,這個是特別重要的。

美國育兒暢銷書作家Paul Tough在《How Children Succeed》一書中寫到:

“所有家長都會為了孩子,提供任何所需,保護孩子不受任何傷害……但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成功,首先需要讓孩子體會失敗,再幫助他們從失敗中學習。”

為人父母,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斷學習。我們要讓孩子明白:

1. 失敗是人生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2.不經歷失敗,失敗就永遠擋在你前面,不允許小失敗,就有更大的失敗等在後面。

3.從失敗中學習,才能一點一點的向成功靠近。

就像愛迪生曾說的:“失敗也是我需要的,他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讓我們都做一個不怕失敗的父母,把失敗的權利還給孩子。

作者簡介:如心,富書專欄作者,喜歡心理學和中醫,愛好瑜伽和歌唱,前半生努力找尋自己,後半生看生活如何選擇我。一路成長,一路修行,一日一日,直至如心。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真正的教育就是拚爹拚媽。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