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洋團體的遮羞布:張勳醜劇失敗,為何一些軍閥為其求情?

北洋大時代道德篇(三百九十):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修德行的砥石。

在北洋史上,張勳上演的鬧劇一直是恨事之一。民國六年七月十二日,曾經氣勢洶洶湧入京師的“辮子軍”早已作鳥獸散,張勳發動的丁巳醜劇宣告失敗,在兩個洋人的幫助下遁走避難。張勳此舉如此昏聵,雖然與其性格相關,但是行動也曾得到包括“閣臣之首”段棋瑞、“長江三督”之首馮國璋在內的“北洋團體”的積極支持。可是一旦張勳陷入“普天同憤”的火海中時,這些北洋團體的袍澤們一看風頭不對,立即搖身一變,轉入到討伐張勳的行列之中。那個與張勳稱兄道弟積極支持的馮國璋,不僅果斷通電討伐張勳,而且借機坐上了北洋的頭把交椅,不過最大的受益者要數“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芝老”名利雙收,重返中樞,自然要收拾爛攤子。對於馮、段等北洋團體的袍澤首鼠兩端,翻臉不認人的行徑,張勳岔岔不平,立即發表通電揭露:“事關重大,非勳所能主持,去歲徐州會議馮、段、徐、梁諸公及各省督軍,無不有代表在場。”所以當北洋中樞向其發出“通緝”令,張勳毫不在意,因為他頗具心機隨身攜帶一本“實錄”,這份秘密文件包括四次“徐州會議”的記錄,以及各地軍閥支持其所為的函件計82件,張勳以這本實錄相威脅,揚言“我有大家簽字憑據宣布出來,讓天下百姓看看,是不是我姓張的一個人要這樣做”。段棋瑞、馮國璋等廟堂之上的的頭面人物,由於害怕張勳把他們參與其中的醜事抖露出來,因此對張勳采取了“通”而不“緝”,“引”而不“渡”的態度。

原來積極支持張勳的軍閥,如王佔元、張懷芝、張作霖等,也紛紛電請北洋中樞對張勳寬大處理,畢竟張勳掌握著北洋團體的頗為緊要的一塊遮羞布,張勳的老友陸中樞,甚至致函為張勳開脫罪責。正是由於許多北洋軍閥、宦海投機客為掩蓋自己的醜行,紛紛為張勳說情。民國七年,名義上的北洋掌舵人徐世昌,張勳及其同夥實行“特赦”,張勳亦能大搖大擺地出入自如,不久遷往天津定居。

民國十年,張作霖躋身北洋中樞的執韁人,曾任命張勳為“熱河林墾督辦”,不料自己這位親家並不領情,張勳以要過“隱居”生活為由,一直沒有赴任,並且在是年九月,完成了自己閉門造書的行動,自傳《松壽老人自敘》一書完稿,一度還被譯成英文。這種“不複與世相聞”的隱居生活,張勳仍沒有忘了要獵取一個好名聲,他在江西家鄉做了一些好事和善事,如興辦實業,興辦會館,築堤造田,鋪路架橋等,不過這些所謂的義舉之事,來源其實是張勳曾經“刮地皮”所得,所以為之不過是另一種損公肥私的遮羞而已。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史》、《菜根譚》、《人物志》、《晚年的張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