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起底神秘的科信美德:從“巨頭棄兒”到九芝堂投資

  起底最神秘的“醫藥獨角獸”:從“巨頭棄兒”到九芝堂投資

  作者丨繆凌雲 

  來源 丨野馬財經

  最近一段時間,“獨角獸”無疑是市場中最令人矚目的概念。

  科技含量高、發展速度快、標的稀有的特性,不僅使之獲得了諸多資本的青睞,而且也站上了政策的風口。而富士康從報材料到掛牌上市36天創記錄、360開創式借殼上市等“獨角獸”企業的綠色通道也令業界側目,一條針對獨角獸企業的“定向注冊製”通道正在打開。

  兩會期間,《2018年政 府 工 作 報 告》中明確提出“支持優質創新企業上市融資”,上交所也已經頒布了一套以 “BATJ”類企業、“獨角獸”企業為對象的服務方案。

  那麽究竟哪些企業能夠被稱為“獨角獸”呢?科技部火炬中心2017年3月曾經發布了《2016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給出了明確定義:1.在中國境內注冊;2.成立時間不超10年;3.獲得私募投資尚未上市;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在這份獨角獸榜單中,絕大多數都是螞蟻金服、小米、陸金所、京東金融這些耳熟能詳的企業。

  但野馬財經也注意到,排名第40位的有一家名為北京科信美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科信美德)在明星企業雲集的榜單中顯得有些不為人知,這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呢?

  野馬財經近日專訪了科信美德CEO、首席執行官王錦剛,試圖揭開這家大健康領域獨角獸企業的神秘面紗。

  研究胰島素的更新替代藥

  在中學生物課本中,記載著這樣一件事情,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直到現在,這都屬於我國生物界不可多得的一項重要成就。

  而科信美德的核心技術——G蛋白偶聯受體抗體藥物共性技術平台(下稱“G蛋白偶聯平台”)所蘊含的意義,與之有著諸多可比之處。

  雖然名稱極為專業複雜,但它的運用領域卻和普通人息息相關,例如糖尿病治療(REMD477項目)。

  眾所周知,攻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一直是世界醫學界的一大難題。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2017世界糖尿病患者更是超過4億人,其中,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高達1.14億人,且患者數量還在不斷增加。糖尿病雖然不是惡性疾病,但卻會對日常的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特別是重度患者,不僅在飲食方面需要十分注意,而且還需要定期進行胰島素注射,十分繁瑣。

  而且,由於胰島素的作用原理,其具有副作用,不少患者會出現低血糖、胰島素水腫等一系列症狀……

  科信美德的核心技術簡單概括就是生產胰島素的更新代替品。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唯一可能代替胰島素的候選藥物,是在改善血糖的同時又能避免低血糖發生的治療方法。目前,科信美德基於REMD477項目的糖尿病原研藥,已經在國內經過1期臨床試驗。據王錦剛介紹,從1期臨床試驗來看,其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較少,且藥效周期更長,只需要7至14天注射一次即可。他提到,目前這一原研藥在美國已經進入二期臨床試驗。在全球糖尿病知名度最高的學術盛會——201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第77屆科學年會上,科信美德的主要研發人員還做了“主席特選大會報告”的演講,分享了這一原研藥的理論依據和研發最新進展。原本被冷落的理論假說,在中國人手中,終於獲得了這一領域世界頂尖科學家們的認可與重視。

  對於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的重度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糖尿病新藥研發成功,這無疑會極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免去繁瑣的治療流程;對於科信美德來說,則意味著廣闊的未來。中國投資谘詢網統計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胰島素市場約為35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254億元),市場太空巨大。

  巨頭“棄兒”的浴火重生

  如今來看,科信美德糖尿病原研藥項目的研發推進、臨床試驗皆比較順利,但它誕生的過程可謂歷盡波折,異常艱難。

  糖尿病的發病表現為血糖過高,這其實涉及到兩種分激素——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胰島素的作用在於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則可以提升血糖。目前糖尿病主流的治療方法即注射增加胰島素,降低血糖。但正如上文提及,這一做法會帶來諸多併發症。

  而早在40多年前,美國科學院院士、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院終身教授Roger H. Unger根據多年的臨床前動物模型研究和臨床觀察發現,通過干擾胰高血糖素的生成,同樣可以降低血糖,進而達到治療糖尿病的效果。然而,雖然有理論支撐,但是由於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能夠進行成功的實驗驗證,再加上注射胰島素降低血糖的主流思想,這一理論假說一直都沒有得到重視。

  直到嚴海博士的出現。

  嚴海,大學畢業於南京大學生物系,獲得了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之後,在紐約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並成為抗癌藥索坦專利發明人之一,1994年進入世界頂尖的醫藥研發公司Amgen(安進),從事大分子藥物研發。

  嚴海先是在內分泌代謝進行了7年的研究,而後申請轉到蛋白研究系,並擔任蛋白系科學總監。正是在此期間,嚴海創立了領先世界的G蛋白偶聯受體抗體平台,並借助這一平台,研製出了以降胰高血糖素為機制的抗體分子藥REMD477。為這一新藥,Amgen(安進)公司投資了5000萬美金。

  然而,雖然產品的研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在嚴海主導的試驗中出現了一個以前其他糖尿病藥品均難以攻克的一個問題。由於這個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安進公司失去了耐心,經過公司決策決定擱置這一項目。然而,已經為這一新藥傾注了十幾年心血的嚴海堅信,核心原理並沒有問題,應該只是某個環節出現了一個可以調整的問題。

  於是,在無法改變公司決策的情況下,2011年,在安進工作了18年的嚴海選擇買斷REMD477的糖尿病原研藥研究成果。按照慣例,國際巨頭安進公司幾乎不會將項目授權給規模小的製藥公司來進行研發,但出於對嚴海及其團隊的信任與尊重,安進不僅同意了項目的打包授權轉讓,而且價格也僅僅是象徵性的收了幾十萬美金。後來,不服輸的嚴海和他當時的團隊帶著這一成果創業,創辦了後來的科信美德的前身REMD生物製藥公司。

  2013年,時任北京市長王安順曾到美國訪問,接觸到嚴海團隊,希望將嚴海這個項目引入中關村。按照流程,如果藥物在美國上市後在引入中國,至少需要延後五年的時間。而為了使之順利進入中國,國家長官人都作出了重要批示,強調“好藥要用在中國老百姓身上,解決中國老百姓的問題”。

  但是,像糖尿病原研藥這種高科技醫藥產品的研發需要大量的投入,再加上風險高,變現慢,市場上很少有人願意投資。因此在嚴海團隊回國的最初的歲月,所有資金皆來自嚴海等幾位創始人的積蓄。

  王錦剛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介紹,嚴海總是說,自己畢竟在醫藥行業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對於這個糖尿病原研藥已經投入了十幾年的的精力,也有著較高的信心;而且新藥一旦研發成功,可以給糖尿病患者帶來極大的幫助,這種成就感對於醫藥人,那是世間一切無法比擬的。

  當然,令嚴海頗感欣慰的是,雖然研發方向與主流不同,但他並不是一個人在堅持。

  一方面,創業團隊6個人,除了他自己外,其他也都是在安進工作時期的從事蛋白和抗體新藥研發的同事。這些人不僅同樣對該項目充滿熱情與信心,而且皆有著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畢竟在科研領域,學識、毅力才是最寶貴的。

  “不瘋魔不成活”的製藥情懷

  所謂“不瘋魔不成活”,為了研發糖尿病原研藥REMD477,嚴海不僅放棄了安進穩定、高薪的工作,而且賭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

  但正如上文所述,情懷很重要,但高科技新藥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也是一個現實問題。幸運的是,很快,他又遇到了另幾位和他一樣為製藥傾注了半生的同道中人。

  一位就是接受野馬財經專訪的王錦剛。

  王錦剛早年是黑龍江一家藥廠的廠長,後來下海,創辦了北京科信必成公司,同樣作為一家醫藥製藥類企業,科信必成在醫藥緩控釋領域扎根研究近十年。2013年,在北京虹橋機場的一間咖啡廳裡,嚴海與王錦剛初次見面,短短二十多分鐘的聊天,二人卻一拍即合,當場達成了投資意向。

  另一位是李振國。

  作為九芝堂(000989.SZ)董事長、友搏藥業創始人的李振國,對於製藥的執著與嚴海可謂如出一轍。1986年至1995年,十年的時間,原本只是一位奶牛場技術員的李振國,卻憑著不服輸肯專研的勁頭成功研發了疏血通注射液。“死也要死在創新的路上”,李振國對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表示。

  嚴海的公司新藥研發正在關鍵時期,越到後期投入越大。李振國聽說後很感興趣,立刻組織了多位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論證嚴海的糖尿病原研藥是否可行。但是,最終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這項投資風險過高。

  嚴海聽到結果,當時就流淚了。猶如一個父親堅信自己的孩子將來會取得多麽大的成績,但是卻沒有人願意相信。

  李振國看到流淚的嚴海,就想起了他這一生都不會忘記的一幕。當年他研發疏血通成功之後,興衝衝地拿著材料申請專利的時候,工作人員草草翻看資料,注意到李振國畢業於東北農學院(現“東北農業大學”),專業為動物飼養與動物醫學,也就是俗稱的“獸醫”這個專業之後,便不耐煩地將材料退了回來。“學獸醫的還能搞醫藥研發?”這也成為了此後刺激李振國發憤圖強的動力所在,無論遇到什麽難事,每到過不去,李振國就想到這一幕。

  如今,身為九芝堂董事長的李振國已經證明了自己,但是,如今命運流轉,不被相信的人卻變成了嚴海。

  李振國回憶說,雖然專家團隊評估後認為投資不確定性大,不建議投資,但他被嚴海執著科研的精神打動,最終還是做出了個人投資的決定,以女兒李鶴的名義投資了477項目。

  隨後在科研進展更為明朗的2017年,李振國旗下的上市公司九芝堂(000989.SZ)也注資2億元成為了科信美德的第三大股東,持股5.8704%。

  上圖截自九芝堂2017年6月公告

  如今從科信美德已經取得的成績來看,這筆投資不僅沒有打了水漂,還讓已經有30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九芝堂切入了生物醫藥高科技領域,為傳統醫藥的轉型探索出一條前景廣闊的路線。

  接觸過科信美德創始人嚴海的人都提到,他為之奮鬥終生的職業理想就是研製出一款真正由中國人自己完成的,且得到世界認可的新藥。畢竟在製藥領域,國內所做出來的基本是仿製藥,即便是一些原研藥,也只是在成熟的藥理基礎上改變一兩個分子組成而已,而類似REMD477此類原始性創新藥物,寥寥無幾。

  三個志同道合男人的惺惺相惜,以及科技部等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扶持,最終促成了科信美德進入“獨角獸”序列。

  上圖截自科技部《2016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

  王錦剛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介紹,實際上,除了糖尿病之外,原研藥使用的G蛋白偶聯這一平台還可以適用於心衰等其他嚴重疾病的治療,目前從實驗結果看,效果也挺理想。

  打一個比方,看過《三體》的朋友都明白,智子鎖死地球科技的方法是鎖死基礎物理,進而導致應用物理無法發展。

  而G蛋白偶聯就像基礎物理,其研發取得突破之後,就仿佛打開了一個寶庫,為製藥行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不過,科研的最基本態度在於嚴謹,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消息背後,潛藏的風險同樣不應該被忽視。目前,相關產品通過了1期臨床的驗證,正在進行2期臨床,未來還需要進行3期驗證。

  雖然從1期到3期,失敗的風險依次遞減,但畢竟臨床試驗失敗的風險猶在,而且醫藥類的新產品,一旦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在這一領域的應用基本就宣告結束,需要在其他領域展開試驗。

  即便在相關試驗一切順利的情況下,產品投入市場也至少還需要三年的時間,並需要大量資金的持續投入。這期間全球糖尿病的醫學研究能否取得其他突破性進展,也未可知。

  三位企業家,都是一生做藥之人,有著執著的信念和追求,在他們的推動下,“獨角獸”科信美德能夠真正鯉魚躍龍門,成為中國製藥行業的未來巨頭麽?歡迎在文末留下您的觀點。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