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脂肪一直在分解,餓過頭了就不餓了又是怎麼回事,大家都經歷過

大家應該都經歷過,早上來不及吃飯,上半晌肚子餓的咕咕叫,到中午了卻又不太餓了。再或者是在一個夜黑天高的深夜,肚子餓的咕咕叫,但是身邊又沒有吃的(我太難了!)。早上醒了卻又沒有那麼餓了(昨晚是在做噩夢?)。難道是開始消化脂肪了(心裡略有些小興奮呢)?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知道你們晚上餓不餓,反正我餓!

先說說為什麼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雖然我們大家都是一日三餐,當然,大部分像我這樣的大學生除外(一日兩餐~),吃貨除外(一日N餐~),但是我們還是經常會有餓的時候。

這是因為此時胃裡的東西快被消化完了,但是胃液還在分泌,胃的收縮就逐漸擴大和延長,空胃猛烈收縮的衝動由傳入神經並送進至大腦,就引起飢餓感覺,我們將這種猛烈的胃部收縮運動,稱為「飢餓收縮」。所以這時候胃裡一直收縮擠壓的不再是未消化的食物,而是空氣,這樣導致空氣被胃整的上下逃竄,所以就會發出咕咕的叫聲了。

當然,如果你足夠懶的話,再撐一撐,餓過勁兒的就不餓了,這又是什麼原理?

當你餓的時候,血糖濃度是會下降的,當血糖濃度低於一定值的時候,大腦就會提醒你去進食(所以這就是餓的感覺了),如果你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直沒有去吃飯,那麼大腦就會啟動備用方案——釋放胰高血糖素!

釋放胰高血糖素之後,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的糖元就開始分解為葡萄糖,隨之,血糖的濃度提升,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血糖的濃度恢復到警戒值之上,警報解除,飢餓感消失。

我不要糖元,給我吃的就好!


然而,身體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我們人體的能量只有60%-70%是碳水化合物提供的,30%-40%的能量來源於其他,而通常情況下,蛋白質是不會提供能量的,所以,剩下的能量主要是由脂肪來提供了,也就是說,脂肪是無時無刻都是在分解供能的。


還不止這麼簡單

當身體處於飢餓狀態時,大腦除了讓你去吃飯(然而你並沒有聽話)、分解肝臟和肌肉中的糖元,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酮體。

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當血液中酮體的濃度升高時,同樣會引起飽腹感。

既然都說到這了,那就再說說蛋白質

我們呼出二氧化碳量和呼入氧氣量的比例=呼吸商,糖類的呼吸商為1,蛋白質的呼吸商為0.8,脂肪的呼吸商為0.71。也就是說,當我們身體所需的能量全部都由糖類供給的話,則呼吸商為1,全都由脂肪供給的話,呼吸商則為0.71。一般均值在0.85左右。也就是說,糖類和脂肪大概一半一半,那麼蛋白質乾什麼活呢(想偷懶?)?

我貌似看見了麻花?

長期飢餓的人呼吸商會趨進於0.8,說明當你長期飢餓的時候主要是由蛋白質供能,由於處於長期飢餓的狀態,蛋白質供應肯定是不足的,體重就會大幅度下降(想靠次減肥的人先別高興),損耗蛋白質的同時會流失3-4倍的水(即肌肉流失),同時基礎代謝也會降低。但是,當你停止節食之日,就是你體重反彈之時,而且你會變的比以前更胖(可能是身體為了迎接下一次飢餓,會偷偷儲存更多的能量吧)

課後總結

做一個課後總結:其實脂肪一直在分解,當你餓的時候,大腦提醒你吃飯,你不聽話就分解糖元(餓過頭了就不餓了),也有可能是大腦請來了酮體頂著,當你節食減肥時分解肌肉,當你停止節食時.......報復式反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