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法系車做錯了什麽?

法系車過得不太好。一線自主品牌向上,車市陷入滯脹,先感受到壓力的一定是二三線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就算雪鐵龍雲逸用10.98萬的低價入市,就算標致特意照顧中國市場的喜好設計出正經轎車版的508,也會被罵。積弱,銷量不佳,法系車究竟做錯了什麽?

1、沒有抓住發展機遇

“抓住發展機遇”這個短語,老是出現在新聞聯播裡,簡單來說,就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老三樣裡,雪鐵龍的“富康”佔據其一,應該說是佔據了中國汽車發展的先機,拿到了先發優勢。然而富康是一輛A0級車型,而在中國市場的A級、B級市場開始發育的時候,法國人並沒有合適的產品跟進。

那我們看一下“後老三樣”時代,大約是2000年左右,汽車市場發生了什麽事情。

先看看富康坐鎮的A0級轎車市場。雪佛蘭賽歐(也就是歐寶Corsa)以“10萬元家轎”的賣點一炮而紅,雖然車真的不怎地,越開油耗越高,但事實上,它撬動了中國低端家轎市場的需求。PSA當時也有206啊,帶著WRC光環,當年也火得一塌糊塗。然而PSA根本沒有後續動作,後續車型207和208沒同步跟進,搞了個206魔改繼續糊弄,現地化不好好弄,車價又降不下來,等於是自己丟掉了這個市場。

A級轎車開始從商用場合滲透到家用車的時候,拉皮“捷達王”快速跟進,再到後來的寶來、速騰,大眾順利地完成了A級車的新老交接。再到之後A級車中國特供化,大眾也都玩得相當順溜。

當大眾用“駕駛者之車”去包裝寶來的時候,其實標致307比寶來更適合這個稱號。奈何當時兩廂車在中國並沒有多大的市場,307就硬生生地接了一個車尾,變成了一輛無厘頭的三廂轎車,頂著媒體的口誅筆伐而來。標致的“中國特供”之路,一開始就吃了癟。

包括2012年開始的這一波SUV熱潮,日系RAV4、CR-V、奇駿,德系途觀、美系科帕奇、昂科威、翼虎,早早就佔坑了,法系車在幹嘛?到現在SUV市場飽和了,藍海變紅海了,4008、5008、天逸、雲逸才來。

是啊,法國人擅長造兩廂車、小型車,魔改、加車尾、拉皮,都是無奈的做法,但這恰好就反映出法系車不對國人口味啊。在中國汽車需求大型化的井噴期,拿不出對應的產品,老是踩不中中國市場的步點。

2、行銷和車型配置

如果說車型沒能緊跟中國市場的步調是輸在了戰略層面,那麽行銷手法和車型配置,就是輸在戰術的層面。

上一段文字裡,通用的“10萬元家轎”和大眾的“駕駛者之車”,雖然或多或少有那麽一點名不副實,但確實是提取到了當時中國汽車市場的痛點。不能小看行銷。就像打仗,即便單兵作戰能力和武器都不如對方,只要戰術運用得當,揚長避短,倒是可以一戰。然而法系車顯然喜歡正面剛,不喜歡揚長避短那一套。中國人喜歡三廂,法系車明明擅長做兩廂,也要魔改一輛三廂出來,法系明明才是操控王,卻沒有提煉出“駕駛者之車”這句話術。

而這句話對大眾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覺得大眾車的駕駛感就叫做操控好。

車型配置也是經常神經刀。多的我不說,就拿308S舉例吧:一個車型,三套動力單元(1.6、1.2T、1.6T)架起來,僅有6個配置版本,最應該走量的1.6只有低配和次低配,配置低得驚人。主打的1.2T車型,就算你掏出100萬,還是買不到帶無匙進入、定速巡航、前後雷達、電子手刹、倒車影像的車型。這些配置全都跑到曲高和寡的1.6T車型上去了。

所以不管308S開起來有多麽順心,這款歐洲年度車,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雖然308S的停產不僅僅是因為配置不合理的原因,但這種“買不下手”的感覺,一定是壓倒駱駝的稻草之一。

現在法系車學乖了,配置分配更合理了。網上肯定都有“配置不合理”的聲音,但這種聲音是廣泛存在於任何系別的車型上的,這不叫不合理,只是不合心意而已。

3、法國人和中國人民族性上的區別

不要小看汽車品牌所屬國的民族性對消費決策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有比較虛無的“品牌印象”,也有比較實際的產品層面的體驗上的差別。

“德國人嚴謹、有工程素養”、“日本人認真、追求細節”、“法國人浪漫、愛玩”,這些我們對一個國家民族性的樸素概括,未必準確,卻早已經深入人心。而這些民族性又會變成心理暗示,我們又會將它們套用到商品上去。“德國牙科”、“日本名匠”,甚至你都不用知道這都是什麽品牌,腦子裡就已經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了。

當然,這種分類是不嚴謹的,你不能說法國空客的飛機都是“浪漫、愛玩”吧。甭管這種遞推是否嚴謹是否正確,但這種心理暗示還是在我們消費的時候,尤其是對於自己不完全了解的產品,起到一定的引導效果。所以,法系車自然是“浪漫、愛玩”的。

而中國人普遍不認同“浪漫、愛玩”的。老師說:“你的孩子挺聰明,就是貪玩。”看,貪玩是一個缺點,甚至是一條“罪狀”。所以,浪漫主義法系車,天然地,不容易被接納。

這是比較虛無的印象層面。當然還有表現在產品的實際層面。

法國人會不會在設計一輛車時“很貪玩”我不確定,但我能確定他們至少是很注重設計美學的。但有的時候,這種對美學的追求,直接影響產品的使用。

例如法系車很喜歡將駕駛員視野裡多餘的東西剔除出去。問題是,他們認為轉向燈、雨刮、定速巡航控制器都當成“視覺汙染”。所以你會發現,坐在法系車的駕駛席,這些開關都要盲操作。這對於新上手來說肯定是不夠友好的。

還有貝殼形的坐墊形狀,在車外看著是很漂亮,玲瓏浮凸的,但實際上一坐下去就知道這個設計有多蛋疼了:貝殼形坐墊兩邊短中間長,這導致座椅看起來明明很大,可分列坐墊兩側的大腿,實際的承托卻很一般。

這些小細節,一個一個積累下來,就會變成一系列“人機工程學問題”,成為法系車的刻板印象之一。刻板印象是很要命的。

那麽法系車接下來應該怎麽辦呢?我不敢說給法系車開什麽藥方,我沒這個資格,我只能暢想一番。反正我就算在底盤、動力系統標定這塊再怎麽中國化,還是改變不了這輛車的氣質。與其不中不法的,還不如就不向中國消費者妥協了(但配置陣列還是要中國化的),全盤西(法蘭西的西)化,既然我改變不了大家的刻板印象,那我就將計就計,主打生活化、浪漫、自由的標簽。

現在還很喜歡法系車的人,難道不正是喜歡那股法蘭西風情嗎?大眾、豐田的成功,絕對不是靠跟風,而是自己來教育市場,開拓市場。跟風就沒有特斯拉什麽事兒了。市場的口味一直在變,一直跟風,還跟慢半拍,被牽著鼻子走,是破不了局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