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廣東人吃蛇肉的習俗始於何時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生在杭州,死在柳州、穿在蘇州,食在廣州”,足見廣州的飲食早就蜚聲全國。羊城的諸多美食,“天下所有之食貨,粵東幾盡有之;粵東所有之食貨,天下未必盡有也”,其中頗有些令外人瞠目的食材,蛇肉稱得上就是其中之一……

  古人食蛇

  嶺南多蛇。這是因為蛇類屬於冷血動物,喜暖畏寒;而嶺南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冬暖夏長,氣溫高,溫潤多雨,利蟲蛇類生長。淮南王劉安諫漢武帝遠征南越就說,“南方暑濕,近夏瘴熱,暴露水居,蝮蛇蠢生……”偏偏以普通人的觀感而論,蛇類狀貌奇特,天生給人一種恐怖與厭惡感。唐代李德裕在《謫嶺南道中作》中寫,“愁衝毒霧逢蛇草,畏落沙石避燕泥”。區區兩句就寫出了作者在謫貶途中處處提心吊膽的感受。《廣東新語》也提到嶺南“蛇之類甚眾……蛇種類絕多……予不欲言,寧言猛虎,不欲言毒蛇也。”這種恐懼感反映在漢字上,就是連帶著產蛇的地方也跟著倒霉,比如漢代的《說文解字》就明確聲稱,“南蠻,蛇種”、“閩,東南越,蛇種,從蟲門聲”……

  

  但這也並不是說,古人就因此徹底對蛇類敬而遠之了。對於早期人類而言,蛇類與其他野生動物一樣,是一個尋常的食物來源。《山海經》裡就有食蛇的記載,譬如 “……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齒,食稻啖蛇”,“又有朱卷之國,食象。又有黑人,虎首鳥足,兩手持蛇,方啖之。”

  如果說,《山海經》尚且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的話,另一些古籍則確鑿無疑地顯示,嶺南的一些古代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就食用蛇肉。北魏的《水經注校》裡說,“(交趾)山多大蛇,名曰蚺蛇,長十丈,圍七八尺……山夷始見蛇不動時,以以大竹籖籖蛇頭至尾,殺而食之以為珍異。”南宋的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也提及:“深廣及溪峒人,不問鳥獸蛇蟲,無不食之……至於遇蛇必捕不問短長……悉取而燎食之。”同時代的《桂海虞衡志》也留下了土人捕蛇的珍貴記錄:“寨兵善捕之數輩滿頭插花趨赴蛇,蛇喜花,必駐視,漸近競拊其首,大呼紅娘子,蛇頭益俛不動。壯士大刀斷其首……數十人兒之一村飽其肉。”晚至清代,根據《粵西叢載》的記載,對於當時嶺南的“俚民”而言,蛇就是他們普通人家的平常食物,烹製蛇類食品的本領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技能,就像以面食為主的北方人必須會擀麵、做饅頭一樣。故而他們用“若修治水蛇黃鱔,即一條必勝一條矣”而不是“裁袍補”來誇耀姑娘的能乾。

  此類嗜蛇的情況,大概是與早期嶺南地區生產條件落後,民間生活條件艱苦,平時“至難得肉”有關。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邊徼荒涼之地海南島。“天涯海角”的肉食匱乏給這位發明了東坡肉的美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聞子由瘦》寫道,“土人頓頓食諸芋,存以熏鼠燒蝙蝠。”詩末自注雲:“澹耳至難得肉”。由此不難想象,食蛇同樣應是早期嶺南先民彌補蛋白質嚴重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

  另一方面,在進入了文明時代之後,一個民族或地區的人們吃什麽的選擇,卻在更大程度上決定於他們的文化風俗。例如動物的內髒,在中國“吃什麽補什麽”的傳統觀念下,受到人們普遍喜愛,售價很高。可是在西方,動物的內髒是低賤的,其地位與其在中國的地位就剛好相反。大約因為“龍崇拜”是漢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龍的形象則出於大蛇——這從古代服飾文化中也可見端倪:帝王著龍袍,王公大臣則穿蟒服,帝與臣,龍與蟒,僅有大小而無類屬的區別——由此食蛇也就成了禁忌話題。西漢武帝時期成書的《淮南子》裡總結,“越人得蚺蛇以為上肴,中國得而棄之,無用”。這就說明在食蛇方面,中原與嶺南在很早就分道揚鑣了。

  殊途同歸

  至遲到宋代,中原漢人不吃蛇的傳統已經為周邊民族所知曉。《宋史》就記載了黎桓(越南前黎朝君主)接待宋朝使節時的一次帶有挑釁意味的舉動,“令數十人扛大蛇長數丈饋於使館,且曰:‘若能食此,當治之為饌以獻焉,一個“若”字就表明他心裡其實很清楚宋使是不會吃的。

  耐人尋味的是,秦朝統一嶺南後,隨著先進的中原文化帶入這片先秦時期的蠻荒之地,嶺南開始走向漢化;隨著“獨尊儒術”政策在漢帝國的普遍推行,嶺南又進入進一步儒化的時代;到了明清之際,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更是論證“粵人”“大抵皆中國種”,是中原移民的後代,與傜、僮等原住民明確區分開來;但嶺南食蛇的食俗卻並未因為此地的族群替換而消逝,而是頑強地延續了下來。

  廣東素來有三大民系之說,亦即廣府人、潮汕人以及客家人,三者對於熱衷食蛇這點倒似乎是不分畛域。北宋人張師正的《倦遊雜錄》裡就說:“嶺南人喜以蛇,易其名曰茅鱔”。周去非也在《嶺外代答》裡補刀,聲稱粵地“不問鳥獸蟲蛇,無不食之”,並且對當地人“遇蛇必捕,不問長短”深表驚異。廣州當然是廣府人的大本營。十三世紀的蒙古鐵騎打通了絲綢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得以來華旅行,留下了一本《鄂多立克東遊記》,他到達廣州口岸後,當地的食蛇風俗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專門記下了一筆:“廣州這裡有比世上任何地方更大的蛇。很多蛇被捉來當作美味食用。這些蛇很有香味,並且作為如此時髦的盤肴,以致如請人赴宴而桌上無蛇,那客人會認為一無所得。”

  而在傳統上,潮州人是潮汕民系的代表。潮州人崇拜韓愈,當地有韓江、有韓山、還有韓堤。這是因為唐代的韓愈曾被貶往潮州。但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實被潮州人吃蛇的習慣嚇了一跳,他在《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中就有“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開籠聽其去,鬱屈尚不平”這樣的感慨。韓愈先例舉了鱟、蠔、蛤等令他“莫不可歎驚”的食物,但他還能勉強吃下去。在潮州的各種“佳肴”中,只有蛇是韓愈過去所認識的,但他實在害怕蛇那猙獰可怕的樣子,便打開籠子聽任它離去,看它的樣子好像還有一點委屈不平。

  至於向來以“最純正的中原血統”自詡的客家人,同樣加入了嗜蛇的行列。客家人以蛇為珍品,其俗食蛇法,以煲湯為盛。這種習慣大概早在宋代就已形成。距離深圳不遠的惠州屬於客家人聚居區,蘇軾一度發配於此。當地“市中鬻蛇羹”。“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東坡先生當然可以泰然自若地吟唱“平生嗜羊炙,識味肯輕飽,烹蛇啖蛙蛤,頗訝能稍稍。”可其小妾就不是這麽豁然了,饒是與美食家朝夕為伍,平生也沒有吃過蛇。她買了一盞“海鮮”吃下肚去,當她知道是蛇羹後,馬上嘔吐出來,“病數月竟死”。蘇東坡之妾當獲知所食非海鮮而是蛇肉時,竟因此受驚嚇而病死,可見中原人是素來不吃蛇的,並視其為可驚可異可怖之蠻荒殊俗。

  這就頗值得玩味了,無論廣府還是潮汕、客家、這些原本不食蛇肉的中原人後裔為何南來後殊途同歸,采納了嶺南吃蛇的習俗?嶺南多瘴濕之氣,或許粵人嗜蛇有食療養生方面的原因,明朝萬歷年間曾奉命赴廣東審案的蘇州人王臨亨在《粵劍篇》中對此言之甚明:“慢帶蛇長五、六尺,粵人取以供膳,雲能辟瘴去瘋。”蛇肉能祛瘴毒去疫氣。《食療本草》就說蚺蛇之肉、骨“主溫疫氣”、“主皮膚間毒氣”;又說蝮蛇之肉“下結氣,除蠱毒”。

  南國異饌

  無論如何,清代至今,正如魯迅先生所言,“或者他是廣東人,想吃蛇肉;是否四川人,還要辣椒。”正如辣椒是川菜的一大特色,蛇肉也已經成為廣東菜的一大特色。嶺南習慣秋冬季節吃蛇,所謂“秋風起矣,三蛇(指眼鏡蛇、金環蛇和眼鏡王蛇)肥矣,嗜蛇者,食指動矣”。這自然是蛇在冬眠之前要貯足脂肪故在秋冬之際長得最肥的緣故。從史籍的記錄看,早期粵人最喜歡吃的是蟒蛇,一來是這種蛇體長肉多,二來確實味美於其它蛇類。東漢人楊孚在《異物志》裡就稱讚,“蚺惟大蛇,既洪且長,彩色駁葷,其文錦章,食豕吞鹿,腴成養創。賓享嘉宴,是豆是觴。”但對於其他蛇類如今的廣東人也是來者不拒,就像清末民初的《清稗類鈔·飲食類》記載的那樣,“粵人嗜食蛇,謂不論何蛇,皆可佐餐……售蛇者以三蛇為一副,易銀幣15元,調羹一肯簋,須六蛇,需30元之價矣”。

  廣東人愛吃蛇,烹飪蛇饌的技術堪稱全國首屈一指。他們可以以炒、燴、煎、扒、扣、煲等烹飪方法,將蛇肉與其他配料配合,做出千變萬化的蛇菜來。正是在這本《清稗類鈔》中記錄了著名菜肴“龍虎鬥”——“以蛇與貓同食也。謂之曰龍虎菜”。這其實是清末民國的一道廣東招牌名菜,以毒蛇為原料,用三蛇配以老貓燴製而成,味道特別,滋補健身。據說本菜乃是廣東美食家江孔殷獨創。此公早年與家人下鄉遊玩,中途在佃戶家休息,無意看見佃戶製作“蛇饌”,香味誘人,略一品嚐,頓覺鮮美可口,讚歎不已,便向佃戶學得泡製的方法。日後他在同治年間為慶祝自己七十大壽,用蛇和貓加工成肉絲,用薑、蔥、鹽和酒煨熟,再把冬菇絲、木耳絲、陳皮、蛇湯及蛇、貓肉絲等放在一起燴製而成。在大壽當天,親友品嚐後覺得妙不可言,大為讚賞。從此,這道菜便流傳開來。因其主料是蛇和貓,故被江孔殷命名為“龍虎鬥”。官場中人,凡有在江府席上吃過者,都認為是不可多得的佳肴。

  舊時廣州有一個老字號蛇菜館名曰“蛇王滿”。其首創店主叫吳滿,少年時以捕蛇為生,兼能治療蛇傷,人稱“蛇王滿”。後來,由於求醫者甚多,他便在1885年開設了“蛇王滿”店鋪,既治蛇傷又賣蛇菜。當時已經有人感到貓肉鮮味不足,故將雞肉摻雜入“龍虎鬥”共同烹調,味道更佳,故又稱“龍虎鳳”。“蛇王滿”餐館在此基礎上,再配上菊花,人們吃蛇肴時還能嘗到菊花清香,頓覺十分舒暢,“菊花龍虎鳳”由此成名。

  龍虎風

  民國年間,“龍虎鬥”儼然已經成為粵菜的代表。1932年的《生活周刊》就曾發表了一篇題為《廣州的飲茶與吃蛇》的文章。其中寫道:“廣州的酒家也很多,好一點的菜,要四十塊毫洋一桌,吃的東西無奇不有,最大的菜是龍虎鬥,即狸貓與蛇,不過價錢很貴,而且非冬季沒有……”甚至在廣州解放之後,在五十年代初期主政廣州的朱光(廣西博白人)還常邀貴賓到“蛇王滿”吃蛇,並在《廣州好》中,熱情讚美了蛇饌——“廣州好,佳饌世傳聞,宰割烹調誇妙手,飛潛動植味奇芬,龍虎會風雲”。

  參考文獻:

  鄒衛東:《嶺南食蛇習俗考》,《嶺南文史》,2000年第1期

  周智武:《民國食在廣州的飲食特徵》,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12年第1期

  (郭曄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