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後金時期,異姓滿洲、蒙古、漢軍貴族最高能獲什麽爵位?

前幾日寫了一篇關於清初封爵的文章,由於篇幅有限,重點講了宗室封爵這一章節,有興趣的可以翻看。為了全面地展現清初分封的相關情況,本文就異姓封爵作一個較為詳細的說明。

清代封爵之製,大體采取的是“親親而外,次及勳臣,所以隆報功之典,廣世祿之恩也”。因而,除了宗室貴族外,清代還分封異姓。

異姓封爵始於努爾哈赤,其名稱和等級先後各有不同。天命五年三月,努爾哈赤效仿明製創設滿洲世職製,分為總兵官、副將、參將、遊擊、備禦五等,其中,總、副、參、遊又各分三品。由此,“世職”遂成為異姓貴族的等級標誌。

按照爵位的對應關係,總兵官相當於子爵,副將相當於男爵,參將、遊擊、備禦,分別相當與輕車都尉、騎都尉、雲騎尉等。天聰八年四月,皇太極將世職名稱改為滿語,並作出規定:

五備禦之總兵官為一等公,一、二、三等總兵官為一、二、三等昂邦章京,一、二、三等副將為一、二、三等梅勒章京,一、二等參將為一、二等甲喇章京,遊擊為三等甲喇章京,備禦為牛錄章京。

順治年間,又定世爵為八等:公、侯、伯、精奇尼哈番(昂邦章京)、阿思哈尼哈番(梅勒章京)、阿達哈哈番(甲喇章京)、拜他喇布敕哈番(牛錄章京)、拖沙喇哈番。由公至阿達哈哈番,皆分為三等。

由此可見,滿族統治者在其統治初期,雖然分封異姓,但與宗室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第一,宗室與異姓進爵分屬完全不同的兩個系統;

第二,爵位的等級與名稱迥然相異;

第三,異姓原則上不能封王,最高爵位是“公”,與宗室第五、六等大致相當;

第四,異姓授爵的主要依據是“敘軍功”、“所以隆報功之典”。

這表明,滿族統治者同歷代封建帝王一樣,實行分封主要是以宗室力量作為統治基礎來輔佐王室。但是,為了籠絡人心,招攬人才,擴大統治階級的力量,故在分封同姓的同時,又分封了異姓。

清代的異姓貴族,包括滿洲、蒙古、漢軍及漢人,但在入關以前,卻只限於八旗內有軍功的開國元勳和皇親國戚。特別是天命、天聰兩朝,異姓封爵雖人數不少,但爵位普遍偏低,且必須是有大勳者。

一,滿洲貴族的分封

滿洲貴族中,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扈爾漢、安費揚古,在天命年間並稱“五大臣”,參與軍國大事,跟隨努爾哈赤開創基業出生入死。但是他們的封爵也不高,費英東、何和禮、扈爾漢均授三等總兵官世職,列三等子爵。唯額亦都因跟隨努爾哈赤最早,屢建功勳,授一等總兵官世職。安費揚古,生前未得爵位。

五大臣之外,揚古利也是努爾哈赤時期的開國元勳,他馳騁疆場四十餘年,身經百戰,“凡在行間,率先破敵,克建奇勳,於國家宣力為多”。努爾哈赤念其多次征戰之勳勞,授一等總兵官世職,並準許他日後不必臨陣殺敵,列八貝勒之後,享有至高的榮譽,但其封爵仍然和宗室無法相比。

皇太極即位後,五大臣皆已過世,揚古利以元老勳臣,首獲三等公爵,天聰八年,又授超品一等公。此外,封公爵的還有何和禮四子和碩圖。和碩圖以和碩額駙的身份參與征討朝鮮、察哈爾和攻明寧、錦之功,於天聰二年進爵三等公。他於揚古利二人,成為天聰年間僅或公爵封號的異姓貴族。其余的25人,多為子爵、男爵。

二,蒙古貴族的分封

蒙古貴族比起滿族貴族來,其爵位等級稍遜一籌。如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的武納格,因軍功卓著,於天命十一年進封三等子爵,天聰年間,受皇太極寵信,令其朝賀班次居揚古利、李永芳之後,名列八大臣之上,天聰八年封三等公。他也是後金時期蒙古貴族中唯一獲公爵者。

其余封子爵者,有索納馬、古爾布什、莽古爾代、恩格德爾、明安五人;獲男爵者,有昂昆杜棱、圖爾齊業爾登、俄本兌、布當、把爾巴圖魯,亦五人。

三,漢軍貴族的分封

漢軍貴族的最高封爵是子爵。努爾哈赤僅賜予兩人子爵,一是佟養性,一是李永芳。佟養性是漢人中最早歸附者,故努爾哈赤甚為器重,以族人之女嫁之,賜號“西屋裡額駙”,授三等男爵。天命六年,又晉二等總兵官世職(二等子爵)。天聰五年,漢軍由八旗分立,佟養性為總理漢軍的第一任固山額真,但其爵位未變。

李永芳原為明朝遊擊,撫順守將,天命三年,努爾哈赤圍撫順,李永芳投降,為最早歸附後金的明將。努爾哈赤以孫女嫁與為妻,尊為“撫順額駙”,授三等副將(三等男爵)。天命六年,授三等總兵官世職(三等子爵),並以其忠心於後金,賜“免死三次”。

皇太極即位後,又於天聰八年封馬光遠一等子爵,王世授三等子爵。整個後金時期,漢軍貴族獲子爵者共四人,獲男爵者共八人。

總而言之,終天命、天聰兩朝,滿族統治者行分封以加強和鞏固統治,封爵時,在保持宗室貴族至尊地位的同時,首崇滿洲,次及八旗蒙古,再次為漢軍。漢人沒有封爵,異姓不得封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