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朝的親王、郡王、藩王有什麽區別?

先說藩王。所謂的“藩”就是“分封建藩,拱衛皇室”裡的“藩國”。所謂“藩王”就一定有自己的“藩國”屬地。凡是皇帝所封的諸王,不論親王和郡王,它們都籠統地稱為藩王,它本身並不是一級封爵。親王和郡王是同一王爵體系中的不同等級;藩王本身就是指的有藩國的親王或者郡王。

親王在傳統封建社會裡,處於第一等王爵,地位僅次於皇帝。清朝王爵中的第一級,稱為和碩親王,主要封皇子,但為了籠絡蒙古,也有蒙古貴族受封為親王的,比外晚清的僧格林沁。按清製,在清王前面,還要加以美字,才是正式的親王封號,比如豫親王,成親王,恭親王。

親王通常只有會在皇族的近支血脈裡傳承。但也有特例,比如清初的吳三桂和尚可喜,由於實力太強大,幾乎可以稱為清朝的“合夥人”。所以雖然他們是漢人,雖然他們不是皇族近支,但是清朝為了穩住他們,還是給了親王封號,享受親王禮節和待遇。

到了清朝的時候基本上在親王和郡王之下還有貝勒(就是王的意思),貝子(小王的意思)等爵位才輪到公侯伯子男這些爵位。而且在親王這個段位上還有八個加強版,叫“鐵帽子王”,可以享受世襲。郡王的成分也非常複雜,有宗室子弟,比如親王的兒子就可以成為郡王;但更多的是蒙古、新疆、西藏這些藩地的那些因為滿蒙聯姻而勅封的蒙古王公們。比如《大宅門》裡的詹王府裡的蒙古王爺詹王爺就是“郡王”。

《雍正王朝》裡胤禛和胤祥去江南籌賑的時候,胤禛是四貝勒,胤祥是十三貝子;回來後,胤禛成了雍郡王,胤祥成了十三貝勒。都升了一級。八大山莊被圍的時候,胤禛被封為了雍親王,而胤祥被打入大牢。最後雍正成了皇帝,胤祥成為了怡親王,死後被追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