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選官制度與常見的官名釋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美好夢想。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一旦金榜題名,便可躋身官宦,光宗耀祖,福澤後代。

古代科舉考試的意義不在於教育,而是通過科舉考試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官吏。從古至今,選官用人是國之大事,為了保證人才選拔,不斷探索和完善選才制度。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古代各朝代的選官制度。

古代各朝代的選官制度

1.軍功授爵制度

在戰國時的秦國,當時戰國時期的國家,對官職的授予往往採用的是世襲製,就是父輩的爵位傳給子嗣,這些繼承了父輩爵位的人,不需要任何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優厚的待遇,長此以往就造成了整個官僚系統的腐敗,沒有才能的人處於國家的領導地位,最終使得國家走向衰敗。

而當時的秦國看到了這一點,通過依靠在戰爭中所立軍功的大小,授予相應的爵位和待遇,這樣就積極的調動起人民的積極性,國家的生產力就得到了發展。而那些不能建功立業的貴族勢力就慢慢的沒落下去。

2.察舉製

兩漢即西漢和東漢,察舉制度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自下而上的推舉人才,即所謂的“鄉舉裡選”,你所在在鄉或者裡,根據你的德行和才能,把你推舉到政府裡做官。

第二種是自上而下的選拔人才,即所謂的“征辟”,“征辟”中又分為兩種,如果是由皇上選拔人才,就叫做“征聘”,如果是公府、州郡選拔人才,就叫做“辟除”。

3.九品中正製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製隻從貴族中選拔人才,注重門第出身,後來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

這樣就完全阻斷了社會階級的流動,使得社會僵化,官僚體系趨於沒落,這就為了後面的科舉制度的發生,奠定了土壤。

4.科舉製

從隋朝到清朝,維持了1300年的選官制度。這一制度使得社會各階級流動,來自社會各階層的優秀人才都被網羅進官僚系統,大大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加強了國家的統治力。

另外一個層面也為眾多的底層階級提供了上升的通道,利於社會的穩定。當然科舉制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斷地完善和發展的。

(1)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製,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605年),始設進士科,標誌著科舉製正式的形成。

唐朝繼承和完善了隋後的科舉制度:李世民貞觀時期,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期,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也就是說這時候開始考試選拔武官,也是這一時期皇帝通過殿試直接的參與到官員的選拔中。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地位,後成定製。

(2)宋朝的科舉製比唐朝有了進一步發展:考試開始分級,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級,其中省試由禮部管理,殿試成為定製,錄取權由皇帝直接掌握。

建立了完善的彌封謄錄製,其中彌封就是把考生的名字糊名,而謄錄就是把派專人把考生的試卷重新謄抄一遍,防止改卷者識別考生字跡,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為了防止考試作弊,大大增加了考試的公平性。

(3)到了明清時期科舉制度開始走向沒落,不僅沒有成為選拔優秀官吏的有利工具,甚至成了人才選拔的障礙,只能挑選出一些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明朝沿襲了前代科舉取士制度。

為控制士人思想,科舉試卷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而且隻準用程、朱理學的觀點,稱為“八股文”。20世紀初,封建科舉制度已不適應形勢的需要。光緒31年(1905年),清政府廢除了沿用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

常見的官名釋義

皇帝: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之後,王綰、李斯等根據傳說中的三皇的名稱,上尊號為秦皇。嬴政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並論。從此,歷代封建君主都稱皇帝,俗稱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尊稱他的父親莊襄王為太上皇;漢高祖劉邦尊稱他的父親太公為太上皇,也尊稱為“上皇”。歷代皇帝未死時即傳位於太子,也就自稱太上皇。

駙馬:駙馬最早也只是一個官職,漢代武帝時設置駙馬都尉,意思是掌副車之馬,原為近侍官的一種,多由宗室及外戚、諸公主的子孫充任。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號,簡稱為駙馬,但並不是實際的官職,清代時則稱為“額駙”。

爵位:即爵稱、爵號,士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

宰相:封建時代對君主負責的人稱為宰相,其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總理”或“首相”。宰是主持,相是輔助的意思。歷代都另有正式的官名,其職權大小以及行駛權力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封建時代民間常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描述宰相的地位,但一般的說,由於君主集權的加重,宰相的權力也隨之而減輕,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明朝。明代為了防止權臣篡位,廢除丞相二以內閣大學士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後來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學士:在古代,學士不是指學位,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官名。魏晉時征文學之士,主管典禮、編纂、撰述等事物,通稱學士。因所屬機關不同,職權各異。宋代的觀文殿、資政殿、端明殿學士與大學士是專門為那些需要禮遇的大臣或文學之士而設,全是虛銜。而明清兩代的殿閣學士實際上掌握著宰相的職權,這是歷代地位最高的“學士”了。

博士:博士同樣是官名。六國時諸子、詩賦、方技都設有博士,秦、漢兩代都沿襲了這一官職。西漢時屬太常,稱太常博士,漢武帝建元五年設五經博士,晉代設國子博士,唐代有太學國子諸博士和律學博士、算學博士等,都為教授官,博士中不乏著名的文學家和學者,如唐代的韓愈就是貨真價實的國子博士。

太醫:周官中設醫師,主管醫務政令。秦、漢兩代設太醫令丞。漢代初期屬太常寺,後來改屬少府。魏晉南北朝時相沿設置。隋代設置太醫屬,宋代改稱太醫局,元代又改為太醫院,明清兩代不變,其職責都沒有大的變化。後世泛指皇帝的醫生為太醫或禦醫,把其“衛生部長”的職權反而忘記了。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淮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後都被追贈太傅。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上卿:周代官製,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為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呼。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後逐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

軍機章京: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

禦史:本為史官,秦以後設置禦史大夫,職權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禦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監都禦史。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勸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如:禦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官典籍、歷法、祭司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執掌範圍漸小,其地位漸低。司馬遷做過太史令。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如李斯曾任長史,相當於丞相的秘書長。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韓愈曾先後任職過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

入伍: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隻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行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如范曄曾任宣城太守。

都督: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於節度使或州郡刺史。

巡撫:眀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扶台“撫軍”。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裡正:古代的鄉官,即一裡之長。

裡胥:管理鄉裡事務的公差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行政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侍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稱尚書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職。

尚書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製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古建中國願萬千學子如願以償,前程似錦,迎接嶄新的人生!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古建世界,我們不僅僅隻做古建築!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互聯網+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