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討論:民間學練太極拳的七大問題及對策!

太極拳運動蓬勃、迅速發展,總的趨勢不錯,但也出現了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第一,急於求成,只顧拳架和套路的運動完成,而忽視了運動原則和練習原則。便偏廢了內功的鍛煉;

第二,對太極拳運動的研究和普及不夠,不配套,一般的輔導站只是流於形式,有一個放音機,有一套音樂,所有的練拳人跟著音樂打了一套又一套,打完一遍又一遍,而對於太極是什麼,根本不清楚;

第三,「瞎子牽瞎子」的教學模式普遍存在,有些老師隨便學上兩三個月,學完一兩個規定套路,即可獨立開場教學,精神雖可賀,然而對太極拳這種高雅的武術國粹卻是一種浪費;

第四,現在能教拳人的,有的對太極拳的原理、原則、行功、內養的研究、理解不夠,因而在傳授中,多只在外表姿式上面做功夫,學習者也多在套路、動作上進行模仿,簡單地把太極拳和一般體育運動等同看待,致使太極拳內涵質量越來越下降,根本收不到鍛煉效果;

第五,國家規定套路的普及推廣確實把太極拳運動的發展推向一個頂峰,然而隨之帶來太極拳運動質量下降,練拳的人隨著音樂練拳,沒有自身意識的支配肢體運動,而是變成音樂節拍支配,每一招每一式,不知道是為什麼去做,只是機械式的簡單地重複每一天的動作,內心的「敬」與「靜」根本不存在;

第六,國家目前對太極拳的競賽規定不盡完善,如對規定套路的比賽時間定得太短,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動作套路,這就迫使運動員為了競賽的需要,被迫放棄太極拳的內涵,而去追求近似長拳的規定套路比賽;

第七,集體團隊的比賽要求配音樂,也是太極拳教學質量下降的因素之一。

改進辦法

筆者建議採取以下補充措施。

一、政府體育部門應撥出一定的培訓經費、組織和培訓太極拳輔導員高級、中級專修班,培養真正的骨乾輔導員,發給專業證書,讓其到各縣各站去認真輔導,提高全體練拳者對太極拳的認識,弄清太極拳的鍛煉目的和要求,使之達到練拳的目的,收到練拳的效果,真正起到全民健身的作用。

二、地縣武協應在政府體育部門的領導下,制定相應的培訓、輔導計劃,有步驟、有措施、有方法地傳授和輔導出懂得太極拳的輔導員,切實認真地輔導廣大群眾打好太極拳。

三、建議今後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太極展示會的內容應充實,並進行改革,不要老是重複往年的模式,集體一套,個人一套規定套路就行了,而應百花齊放,多增加一些內容,如傳統太極拳的拳劍、對練、推手等都應倡導和推廣,並且建議今後的團體表演都不應配音樂,讓規定套路的時間放寬2分鐘,只有這樣,各個團隊才能充分自由發揮,真正體現太極的韻味。

四、建議各輔導站平常鍛煉時應分級別鍛煉,不要高低技術混在一起練,隻圖按音樂完成一遍套路就行了,而應是先高低水準分開練,然後高水準輔導低水準。只有這樣,太極的水準質量才能有望提高。

五、在提高普及質量的基礎,武協應多召開一些高峰座談會,邀請各派太極高手,共同揭去太極神秘的面紗,把太極真正解放出來供廣大群眾應用。為了促進太極運動健康發展,當前還應該強調提高練拳質量,也只有在提高質量的過程中求得發展和進步,同時擴大保健、祛病延年的效果,練太極拳不進入到提高內功的鍛煉,要想達到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找不到正確的路徑,就談不上提高,所以,弄清太極拳的真面目,揭示其內功秘密所在,對提高鍛煉質量,收到成效和發展太極是有巨大意義的。

我們應該搞清楚太極拳鍛煉的目的和意義,嚴格按照科學的嚴謹的態度來認識太極拳的特點和運動方式,把太極拳練拳原則貫穿始終,使這些原則成為日常生活的自然習慣,使自己的行動符合科學的道理,讓身心時刻處於舒適、安逸的健康狀態之中,從而真正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共享天倫之樂。

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誌

作者:嚴世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